1、基本概况:
氯乙烯车间位于公司的南部,东部为氯碱车间,西部为乙炔车间。东西间100米,南北间100米。人员构成:管理人员:4人;工人62人;日勤为:2人;倒班:60人。最高气温:37.6,最高气温:37.6,平均气温16.5---18,平均风速为0.5---2.0米/秒
2、生产装置规模
投产时间:2004年9月, 生产能力:4万吨/年PVC
3、主要工艺技术及生产设备
3.1工艺技术简述
该车间氯乙烯的生产采用的是电石乙炔法:用电石发生的乙炔气和用氢气、氯气合成的氯化氢气,在氯化汞触媒的作用下合成氯乙烯单体,经加压精馏提纯后供PVC车间使用。
3.2工艺流程特点
该工艺技术成熟,流程简单,但是成本较高,有待于向石油乙烯法转换,降低原材料消耗、降低成本。
3.3主要工艺设备
氯乙烯生产过和中,主要有流体的输送、吸收、精馏、传热等化工单元过程,主要设备有各种泵、反应器、压缩机、塔、炉、换热器等,具体设备如下:
合成炉4台,块式石墨冷凝器4台,混合器1台,酸雾捕集器2台,转化器24台,泡沫水洗塔2台,氯乙炔气柜1个,压缩机3台,尾气冷凝器2台,全凝器2台,粗VC贮槽1个,低沸点塔1台,高沸点塔1台,,精单体槽2台。
4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4.1主要原料、中间产品、产品的数量、理化性质及危险、危害特性见表一、表二
表一 主要原料、中间产品、产品的数量
序号 物料名称 分子式 介质代号 规格 数量万吨/年 主要存在工序 备注
1 氢气 H2 ≥98% O2≤0.4% 0.064 合成 原料
2 氯气 Cl2 Cl ≥88% 4.48 合成 原料
3 氯化氢 HCl 90~95%游离氯≤0.02% 2.336 合成、转化 中间产品
4 乙炔 C2H2 ≥98%不含S、P 1.664 转化 原料
5 氯乙烯 C2H3CL VCM ≥99.9%% 4 转化、加压、压缩机 产品
6 氯化汞 HgCL2 含汞量10~12% 0.006 转化 催化剂
表二 主要原料、中间产品、产品的理化及危险危害性:(见附表)
物质名称 物态 闪点℃ 燃点℃ 沸点℃ 熔点℃ 危害性 爆炸极限% 燃爆性 火灾危险分类 最高允许浓度mn/m3 毒物分类 危害性分类
氢气 气态 <-50 400 -252.8 -259.2 在很高的浓度时,由于正常氧分压的降低造成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可出麻醉作用. 4.1-74.1 易燃易爆 甲 第2.1类易燃气体
氯气 气 / / -34 -101 对眼和呼吸粘膜有刺激作用 / 助燃易爆 乙 1 II级
第2.3类有毒气体
氯化氢 气 / / -85.0 -114.2 对眼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 不燃 / 15 第2.2类有毒气体
乙炔气 气 <-50 305 -83.8 -81 具有弱麻醉作用 2.1-80 易燃易爆 乙 IV级
第2.1类易燃气体
氯乙烯 气 -78 415 -13.4 -159.8 对人体有麻醉作用 3.6-31.0 易燃易爆 甲A 30 II级
第2.1类易燃气体
氯化汞 固 无意义 无意义 302 276 可使含疏基的酶丧失活性,失去功能,还能与氨基、羧酸、基以及细胞膜内的磷酸基结合,引起相应损害。 无意义 无意义 0.1 III级
第6.1类毒害品
4.2主要危害因素
由表一、表二、GB505160-99《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析》、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可知,乙炔,氯乙烯、氢气是甲类易燃气体,氯气、氨气有强烈刺激作用,且许多生产单位为高温作业,由此可见,本装置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一火灾爆炸事故,主要有害因素是中毒事故。
5事故危险源
氯乙烯车间的恶性事故,以单体流失,空间爆炸,混合脱水游离氯、乙炔混合爆炸为主要方面。由于单体流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爆炸场所也不一致,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表三 危险生产单元
序号 生产单元名称 危险特性
1 精单体贮槽 单体贮槽本体裂缝、下料管、送料管、放水管液位计及相应阀门损坏、造成单体外溢,遇明火,着火、爆炸。
2 转化岗位 氯化氢中含游离氯在混合器中与乙炔相遇发生爆炸。
3 压缩机岗位 压缩机入口抽负压或因压力过**兰口垫老化泄漏及机器本身出现异常造成单体喷出,遇明火发生着火爆炸。
4 加压岗位 精馏中间槽放水时,放出单体排入地沟,遇明火发生着火爆炸。
6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预案:
6.1事故报警措施
当发生火灾、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火灾事 时,现场当班人员应视事故性质(危险品外泄、火灾、爆炸)类别,及时向车间主任或当班值长、调度报告,并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检查事故发生的部位,联系生产有关单位进行通告。
报警人员在报警时应讲清事故的单位、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的性质、化学品名称和泄漏及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等。
6.2事故紧急疏散措施
事故发生后,视氯乙烯、氯气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泄漏扩散的具体情况,及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范围,应立即组织人员在周边设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严禁各种机动车辆及非消防应急处理人员进入警戒区内,设专人把守警戒,在事故现场内严禁各类火花产生,所有转动机器设备维持原状,以免在开关时产生火花。
由有经验人员带领紧急向外撤离无关人员,必要时佩带好防护用品,撤离时应注意向上风口转移,不要在低洼处长时间停留,并认真清点人数,以免遗漏中毒人员在事故现场。
6.3现场急救措施
在事故现场泄漏的化学品(VC、氨、氯等)对人体可能造成各种伤害,如中毒、窒息、冻伤、灼伤、烧伤等,需立即进行急救,不能延误,以免造成更大更多的伤亡,抢救时应视伤害类型和程度的不同采取具体不同的救护措施。
迅速将伤患者脱离事故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中毒、窒息、休克、昏厥人员立即进行输氧或人工呼吸。
皮肤烧、冻伤者,立即脱去被毒害化学品污染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注意起泡的皮肤不要弄破)后,再进行救护。
口服者,根据物质性质不同对症处理。
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
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明,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名称 中毒症状 急救措施
乙炔 接触10-20%乙炔,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乙炔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眩晕、头痛、恶心和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停止吸入,症状可迅速消失。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氯乙烯 轻度中毒:出现眩晕
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
严重中毒:神志不清或呈昏睡状,甚至造成死亡。
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出现红斑、水肿坏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中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就医。
氯气 轻者:眼红、流泪、咳嗽。
中度者:胸痛、头痛、恶心、较重于干咳,呼吸及脉搏增快,可有轻度紫绀等。
重者:可发生昏迷和休克甚至窒息死亡。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按酸灼伤处理。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睛,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困难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氯化汞 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口腔炎、发热等全身症状,病人可有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泻等,部分患者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睛,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催吐,就医.
氯化氢 出现头痛、头昏、恶心、眼痛、咳嗽、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有的有咳血。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睛用流动清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盐酸 接触其蒸汽或烟雾,引起眼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血、齿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误服食可引起消化道灼伤等。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和吸入:氯化氢。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6.4泄漏控制措施:
当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时,当班人员应迅速查明泄漏部位,并判断泄漏原因,
有关人员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检修处理,当本单元无能力解决时应马上通知公司应急指挥部门,救援处理,视泄漏程度物质和地点的不同应采取具体的控制措施。
6.4.1精单体贮槽出、入料管、放水管、液位计相关的阀门损坏或冻裂造成单体大量外泄时,首先立即停止向泄漏的精单体贮槽内入料,并关闭与该槽相连的所有阀门,如有空槽则通过相关料管进行倒料,同时打开通往VC气柜阀门进行回收,通知压缩机岗位增开压缩机注意VC气柜高度,对精单体贮槽泄漏处用沙、石、水等物质进覆盖封堵,减少泄漏量。
6.4.2当VC气柜超高造成单体外泄时,立即通知转化岗位、值班长、调度等生产有关单位联系降量,通知压缩机岗位增开压缩机,如压缩机能力不够,则联系有关单位进行紧急停车,待气柜高度下来时,查明气柜超高原因后,方可提量、开车。
6.4.3氯气泄漏时,可用氨水喷雾方式进行系统查漏,查出漏点后检修人员配带好防毒面具,站在上风口处进行处理,如泄漏量较大,联系氯碱单位停送,关闭氯气阀,做降量或停车处理,待断决气源及现场氯气散尽后,组织检修人员进入现场检修。
6.4.4当单体压缩机出现故障造成大量单体外泄时,应立即停机,迅速关闭出、入口阀,
6.5火灾控制措施:
氯乙烯生产所用原料及产品多数属于易燃易爆性质物质,在生产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因素也较多,因此做好“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减少现场生产设备的化学有毒、有害的物质的泄漏点,严格执行现场动火作业检修和审批制度,及各位岗配备好足够的消防器材等措施,如发生火灾事故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好不同的措施进行扑救。
6.5.1转化混合防爆膜炸引起火灾时,首先转化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紧急停车、报警、汇报的同时,应立即关闭乙炔自动切断阀,关闭乙炔自控阀,通知乙炔车间停送乙炔气体,压缩机岗位停机,氯化氢岗位继续单通高纯度氯化氢气体,待灭火后排空,往转化器系统内排N2。
6.5.2氢气管线因泄漏着火时,灭炉紧急停车,通知H2站停送H2,排N2置换后检修处理。
6.5.3乙炔管线因泄漏着火时,紧急停车,关闭乙炔电动阀、自控阀、截止阀,通知乙炔车间停送乙炔,并从乙炔车间往回返N2进行清扫外管线,从转化旋风分离器处排出,待灭火后分析合格进行检修处理。
在处理火灾事故过和中应做到早发现、早救灾的原则,当火灾处于初始期时,可关闭可燃物料与火灾现场的管道阀门,用可移动的灭火器材消灭火源,对周围设备用冷水进降温保护措施,如火灾较大时,应立即报警通知消防专业人员扑救,在灭火后要专人负责对火灾现场进行彻底检查,消除余火。
6.6事故后抢修措施:
事故发生后,车间救援组织机构成员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认真检查,制定抢修方案,当确认无再次发生危险后组织专业检修人员进抢修,尽快恢复生产,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点。
7事故调查措施:
首先确认事故的类型,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调查,直到找出事故原因,事故的责任人、事故的直、间接损失价值,并制定出相关的整改措施后,整理上报上级部门,事后组织车间职工对事故教训进行安全教育。
8防止发生事故的预防措施:
8.1安全组织机构:
车间级安全组织机构: 组长:主任
副组长:生产副主任
成员:车间安全员 各班长
8.2严格贯彻落实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制,并定期组织学习安全生产的有关知识.以公司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为准则,去指挥执行生产工作,并组织各级人员学习、伟达和落实。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岗位安全操作培训,严格检查各岗工艺安全指标的完成情况。在易发生事故的主要岗位开展安全无事故竞赛活动,提高促进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8.3严格控制工艺指标(安全控制指标)
可能发生事故名称 有关的生产单元(设备) 重点安全控制指标
混合脱水系统爆炸 混合器、石墨冷凝器 混合器温度≤50℃HCL纯度90-95%游离氯含量<0.02%
VC气柜抽瘪或跑气 VC气柜 气柜高15-85%
VC贮槽安全阀 粗VC贮槽 压力≤0.7MPa
起跳泄漏 精VC贮槽 压力≤0.2MPa 液位≤85%
压缩机系统爆炸 VC压缩机 入口必须正压
8.4制定预案进行培训演练:
首先由车间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所属生产辖区内易发生为灾、爆炸、泄漏事故的工序和岗位制定出防范预案,利用“周一安全活动”时间组织广大职工对预案进行学习、教育,使现场操作职工掌握本岗位易发生事故的原因,及正确处理的方法,培养提高职工的应急能力,遇事不慌乱,正确、及时的把事故处理在初始段,使损失降低到最小范围。
8.5应急救援系统:
建立(车间)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指挥:主任
副指挥:副主任
成员:安全员
各班长
8.6救援组织机构人员的职责
指挥:负责对突发事故抢险工作的指挥
副指挥:(生产)负责对事故处理及开停车的具体工作的布暑
负责对事故设备抢修的具体工作的布暑
成员:直接参与事故抢修的具体工作。
下一篇:车间安全生产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