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丙酮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2010-05-05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一、技术说明

  1.产品名称:丙酮、阿西通。

  2.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熔点(℃):-94.6

  沸点(℃):56.5

  相对密度(水=1):0.8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00

  闪点(℃):-20

  引燃温度(℃):465

  临界温度(℃):235.5

  爆炸上限%:13.0

  爆炸下限%:2.5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3.危险类别:

  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4.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5.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6.危害特性:

  本品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7.个体防护:

  (1)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护面具(半面罩)。

  (2)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3)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4)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5)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8.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严禁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品化学品混运。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线,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二、事故应急报告程序

  交通事故向交警“122”报告

  中毒事故向急救“120”报告

  火灾事故和泄漏事故向火警“119”报告

  危险品运营部电话:0432-5078017(调度指挥中心)

  安保部负责向九天公司领导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市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车种、车号、驾驶员姓名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交通事故应急处理

  1.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驾驶员和押运员报案后要在距来车方向150米外设置防护标志,以警示车辆,防止发生碰撞。

  2.在其他路段发生事故,驾驶员和押运员要监护车辆,保护事故现场。

  四、人员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各肥皂水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道顺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火灾事故应急处理

  1.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汇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2.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六、泄漏事故应急处理

  1.要求: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要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2.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静电工作服。

  3.方法:

  (1)卸料阀或呼吸阀泄漏:可用随车携带的堵漏棒将其堵住,如仍有液体泄漏,可用塑料桶接满后从罐口倒回。

  (2)大量泄露:可用塑料膜将罐口全部包起来,并用防静电绳子捆绑牢固或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使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3)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或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燃烧。

  七、防护用具和器材配备

  每车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一套、半面罩一个、干粉灭火器两瓶,安全防护箱一套,放料阀及呼吸阀堵漏工具。

  八、预案编制、审核、批准、发布

  预案编制人:范玉福

  预案审核人:王洪学

  预案批准人:王治安

  预案发布时间:2009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