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水厂有毒有害物品泄漏处置方案

2010-06-19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一、水厂液氯基本情况

  ㈠使用状况:水厂现有液氯瓶5只,制水生产时,通常24小时连续使用2只充装量为500kg的液氯钢瓶,加氯系统对清水进行消毒,其余3只备用。如果使用、运输、储存和管理不当,都极有可能使液氯大量泄漏而无法控制,造成事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水厂加氯间和加药间为同一生产岗位,都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实行24小时值班。该岗位员工均经过了安全培训,掌握了基本的操作要领,通常能够确保了加氯设备安全运行。

  液氯泄漏后,迅速挥发成剧毒气体,因浓度的不同对人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详见下表:

  氯气的剂量——效应关系 (1ppm=3mg/ m³)

  氯气浓度(ppm) 效 应

  0.2—3.5 闻到气味(可产生一定的耐受性)

  1—3 轻微的粘膜刺激,可忍受1小时

  5—15 中度上呼吸道刺激

  30 立即产生胸痛、呼吸困难、咳嗽、恶心呕吐

  40—60 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

  430 30分钟以上死亡

  1000 数分钟内死亡

  ㈡安全设施、防护用品及用具:水厂安装了液氯泄漏报警装置,出现泄漏,能够及时报警,安装了液氯泄漏自动回收装置,出现一般性泄漏,能够及时回收、中和,确保安全。

  防护用品和用具:水厂有正压式氧气呼吸器和2套过滤式防毒面具、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正常情况下完全能够满足生产操作、维护维修的需要,防护工具日常要保持完好,出现少量氯气泄漏时可随时使用。除此之外,按规定加氯间还常备一定数量的抢修器材,见下表:

  加氯间常用抢修器材表

  器 材 名 称 常备数量 器 材 名 称 常 备 数 量

  易 熔 塞 2—3个 克 丝 钳 1把

  六 角 螺 帽 2—3个 竹签、木塞、铅塞 5个,Φ6

  专 用 扳 手 1把 铁 丝 20m

  活 动 扳 手 1把 铁 箍 2个

  手 锤 1把 橡 胶 垫 2条

  密 封 用 带 1盘 浓度10%氨水 200mL

  另外根据防护等级应配备防护服和防护面具。见下表:

  级别 形式 防化服 防护服 防护面具

  一级 全身 内置式重型

  防化服 全棉防静电

  内外衣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二级 全身 封闭式防化服 全棉防静电

  内外衣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三级 呼吸 简易防化服 战斗服 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

  ㈢危险警戒区的确定及警戒:按泄漏地点上风500米,下风1000米的范围确定危险警戒区;事故现场警戒区以液氯泄漏点为中心,半径100米划定;事故波及区域应根据当时的气候条件和具体的监测结果划定。事故现场警戒区域由安全警戒组负责警戒,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危险警戒区的警戒工作。警戒人员要佩有明显的标志。如果危及周边的居民群众,及时通知公安、消防、安全监督、卫生、环境保护等部门,按所划定的范围进行必要的封锁。

  ㈣液氯泄漏应急处置:一般情况下液氯钢瓶存放在加氯间,其泄漏量由于漏点的不同而不同,泄漏又可因季节、风向等因素波及范围也不一样。事故的原因也很多,如操作失误、设备失修、腐蚀或设备本身的原因而引起。最严重的是氯瓶破裂、氯瓶阀门断开而引起的大量液氯泄漏。

  如果出现液氯微量泄漏,由自动报警系统、岗位操作人员巡检等方式及时发现,并按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可以避免事故范围扩大,减少环境污染。

  如果出现出氯瓶阀门断开或瓶体开裂,出现大量液氯溢出,自动报警系统或值班人员虽然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和处置,液氯泄漏后以456倍的体积进行蒸发扩散,极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并波及厂区周边范围。此时水厂和氯库可关闭门窗、打开液氯回收装置进行吸收中和,尽量减少氯在空气中的残留量;应确定员工紧急疏散点,由一名负责人负责组织,按照指挥部的指令,随时参加救援工作。

  二、液氯大量泄漏的处置方案

  ⒈处置原则:现场人员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至上风500米外,应急处置人员配戴正压式呼吸器,穿全封闭化学防护服。迅速将泄漏的氯瓶放置于事故水池中,进行分解中和,氯库打开液氯回收系统,进行强制中和,待液氯浓度降低至安全排放标准后,进行强制通风,进一步消除操作间内的余氯。

  ⑴值班人员发现加氯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周围布满了黄绿色烟雾时,应立即佩戴呼吸器,检查具体的泄漏地点,并向公司报告。

  ⑵值班人员视泄漏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如果是氯瓶瓶体泄漏,应带防毒面具或呼吸器,将泄漏处转至上方,使之处于气态空间;易熔塞处泄漏,应用竹签、木塞做堵漏处理;瓶阀泄漏时,拧紧六角螺母;瓶体焊缝泄漏时,应用内衬橡胶垫的铁箍箍紧。

  ⑶要迅速报告总经理,由总经理下达企业内部启动应急预案的指令,同时通知各指挥部成员和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⑷公司根据事故状态,命令应急救援队伍立即展开救援工作。如果自身力量难以完成救援工作或救援时有可能会出现更大的人员伤害时,要即刻拨打求助电话(6799200),请求专业抢险队伍援助,公司应向区供水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总指挥发布启动应急救援指令,进行总体救援。通讯联络部门向市公安、安监、卫生、环保等部门进行报告和求援。

  ⑸当外部救援人员到达后,事故处置组应全力做好协调配合工作,详尽地提供出泄漏地点的基本情况,以便救援人员做出快速判断,制订、实施救助方案。消防救护人员佩戴好呼吸器,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中毒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将中毒人员脱离现场,同时由消防队员身着防化服对现场泄漏的液氯钢瓶进行挖坑掩埋、投石灰、放水等紧急处理,严禁向泄漏的液氯钢瓶直接喷水。应向泄漏点周围喷雾状碱液(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或水,吸收已经挥发到空气中的氯气,防止其大面积扩散,导致隔离区外人员中毒。处在下风向区域内职工立即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以湿毛巾、口罩等物品捂口鼻,到集结地点,按统一安排,协助抢险抢修队进行工作,一定要注意对自身眼睛和面部的防护,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⑹伤员抢救,在120急救人员未到达前,应根据现场人员中毒情况,对严重的中毒者,要设法迅速将其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的禁止进行人工呼吸,应使吸入氧气;如果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术;雾化吸入5%碳酸氢钠溶液;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0.9%NaCl溶液)洗眼、鼻和口;对粘膜皮肤损伤者,应及时大量清水冲洗患处等治疗措施,来赢得最佳的救护治疗时间。待120急救人员到达后,积极协助配合救护人员做好抢救工作,提供详细的病人资料,重伤员及时送往天津化工厂医院进行抢救。

  ⑺环境检测,应根据当时风向、风速,判断毒气扩散的方向和速度,进行监测尽快查明氯气浓度和扩散情况,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告指挥部;安全疏散组根据指挥部决定通知扩散区域内的居民群众撤离,事故处置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面的扩大,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向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⑻安全警戒,按指挥部指定地点集结人员,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回检查,阻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当氯气扩散波及周边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按指挥部确定的路线、集结点安全疏散、撤离,同时周边街道由交警进行管制。

  ⑽当事故得到控制,事故处置部门对设备系统进行详细检查,确认事故隐患已消除,总指挥根据环境监测的监测结果,发布救援队伍撤离现场,恢复生产,解除交通管制的指令。

  ⒉染毒区人员撤离现场的注意事项

  ⑴做好防护再撤离。染毒区人员撤离前应戴好合适的防毒面具,同时穿好防护服或雨衣(大外套),尽可能少的将皮肤暴露在毒气中。

  ⑵迅速判明事故当时风向。可利用风标、旗帜、风向袋等辩明风向,向上风撤离。

  ⑶听从指挥。染毒区人员在撤离时,不要慌乱,要听从指挥部的指令和安全疏散组的安排,按指定路线,向指定的集结点撤离。

  ⑷防止继发伤害。尽可能向侧、逆风向转移,并避免横穿毒源中心或危险地带。

  ⑸掌握一些简单的防护方法。在氯气泄漏而无防护器具时,用湿手巾等物捂住口鼻撤离染毒区。

  ⒊救援人员进入染毒区域及实施救援的注意事项

  ⑴救援人员进入染毒区域前必须清楚了解染毒区域的地形、建筑分布、有无爆炸和火灾的危险、毒物种类及大致浓度,佩带好各种防护器材,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

  ⑵避免单独行动,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互相监护照应,所用的救护器材应具有防爆功能。

  ⑶进入染毒区的救援人员必须明确负责人,指挥协调在染毒区域内的救援行动,利用手机或对讲机等随时与指挥部及其他救援队伍取得联系,同时所有参加救援人员必须听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⒋开展现场急救工作时的注意事项

  ⑴做好自身防护。伤员抢救组在救护过程中要随时注意风向的变化,及时迅速做好现场急救医疗点的转移及伤员的防护工作。

  ⑵分工合作。当事故现场有大批伤员的情况下,伤员抢救组应分工合作,做到任务到人,职责明确,团结协作。

  ⑶急救处理程序化。为了避免现场救治工作杂乱无章,医务人员应事先设计好液氯泄漏时所应采取的现场急救程序。

  ⑷注意防护好伤员眼睛。在为伤员作医疗处置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护好伤病员的眼睛,切记不要遗漏对眼睛的检查和处理。

  ⑸处理污染物。要注意对伤病员污染衣物的处理,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特别是对某些毒物中毒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要谨防救援人员再次引起中毒,因此不宜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⑹交接手续完备。对现场急救处理后的伤病员,应做到一人一卡,将基本情况初步诊断、处理措施记录在卡上,并挂在伤病员的胸前或手腕上,便于识别及下一步的诊治,移交伤病员时要手续完备。

  ⑺做好登记统计工作。应做好现场急救工作的统计工作,做到资料准确、数据准确,为日后总结经验教训积累第一手资料。

  ⒌转送伤员的注意事项

  合理安排车辆。在救护车辆不够用的情况下,对危重伤病员应在有医疗监护的情况下,安排急救型救护车转送,对轻度伤病员可安排大型客车集体转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