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因氮气泄漏能引起人员氮气窒息,为有效的预防氮气泄漏窒息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正常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2、指挥机构:
2.2、职责
队长:及时向领导汇报事故情况,并负责对事故全盘指挥,组织人员分析,预测事故的发展和后果。
队员:服从和落实组长下达的工作任务,避免事故的扩大化。
3、氮气窒息事故介绍
3.1、氮气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臭无味的惰性气体,加压后可呈液态;
3.2、常压下氮气中毒表现为单纯性窒息作用。氮约占空气的五分之四,当空气中氮含量增高时(>84%)可排除空气中氧,引起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0.16ATA),人感觉呼吸不畅,窒息感;
3.3、高浓度氮(>90%)可引起单纯性窒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胸痛、四肢麻木、肌张力增高,阵发性痉挛、紫绀、瞳孔缩小,对光反应减弱等危象症状,严重者迅速昏迷,甚至死亡;
3.4、高气压下氮气首先可致减压病,其次当吸入气中氮分压超过3.2ATA时可产生氮麻醉,主要影响神经系统,产生精神活动障碍和神经肌肉协调障碍,这种状态通常是可逆的;
4、事故预防:
4.1、首先停用所使用的容器,打开通气孔进行通风,并可靠关闭所有有害气体来源,并严格执行检修挂牌制度,挂好正在检修标志牌。
4.2、进入容器前首先进行氧气、煤气等气体检测,检测时首先用绳将检测仪放至容器底部死角进行检测,确认合格并填写作业许可确认单后,佩戴空气呼吸器方可工作。
4.3、进入容器工作必须戴好空气呼吸器、系好安全带(安全绳),并严格检查其安全性必须达到使用要求,同时现场应当备好救护时必须的救护器材。
4.4、设专人现场监护,现场监护人严禁脱离监护现场,并随时观察现场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4.5、在人孔处安装轴流风机向内吹气,布袋除尘箱体在下人孔处向外抽气,并保持轴流风机正常运行,未经负责人允许严禁关闭风机。
4.6、检修完毕,由主要负责人、班长等人员检查确认容器内无人、工具,并填写确认单后,由主要负责人发出指令方可封堵箱体。
5、氮气窒息事故报告程序
5.1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目击者应迅速报告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厂调度室),抢救队员在佩戴空气呼吸器后可进入事故现场,使窒息人员以最快的时间离开事故现场(以未被氮气污染的区域为准),争取抢救时间。
5.2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如果最先接到事故报告后首先要确认事故地点、受伤人数,确认后迅速组织最近抢救小组成员,严格按照应急抢救措施组织有效抢救,避免事故扩大。
5.3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组织救援的同时根据事故发生、进展情况,依次通知医院、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公司安环部、环保部、公司生产部、公司机动部、公司总调度室、保卫部等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员。
5.4 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安排熟悉厂区域分布情况的有关人员到厂区比较醒目的路口接迎救护车等事故救援队伍。
5.5 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保卫部门未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应当组织人员做好事故现场警戒和有关人员的安全疏散工作。
5.6 应急响应部门和有关人员接到报告后,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5.7 援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按照应急救援措施,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实施有效抢救,避免事故扩大。
6、事故处理措施:
6.1 氮气中毒(窒息)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胸闷、乏力、烦躁、呕吐、腹痛、恶心;严重者出现昏迷(意识模糊)、失去知觉、抽搐、大小便失禁,呼吸和心跳停止等。
6.2 由于发生氮气中毒后,特别是高浓度氮中毒,受害者受到伤害要比煤气来得更快,更难抢救。因此,能够及时发现,然后争分夺秒对中毒者实施有效救援是抢救能否成功的前提。
6.3 发现有人氮气中毒(窒息),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在保证抢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将中毒者救出危险区域,判断受害者的中毒程度。若中毒者轻微,可以立即供给吸氧,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6.4 若中毒者已经失去知觉,呼吸、心跳停止,应当在救出危险区域后,现场给以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抢救,等医护人员来到立即送往医院供给高流量吸氧(高压氧舱),送入医院途中不得停止供氧。
6.5 需要注意的是,在抢救中毒(窒息)者的过程中,抢救人员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方可进行施救,否则将会导致事故的扩大。
6.6所在车间应作好事故记录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并及时上报厂部。
上一篇:钢渣煤气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下一篇:煤粉着火与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