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害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矿业集团公司目前共有生产矿井11对,随着集团公司的发展壮大未来将有更多的矿井投入建设和生产。由于井下生产和机电设备、易燃支护材料和油脂的广泛使用,存在着机电设备(胶带、电缆、变压器、开关、风筒等)火灾、易燃支护材料和油脂火灾、火药燃烧火灾、瓦斯燃烧火灾及煤的自燃火灾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安全优先”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坚持防止事故扩大优先的原则
4)坚持尽快恢复生产的原则
5)坚持抢救先活人后死人的原则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集团公司发生井下特大火灾事故后,在集团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在事故单位设立现场总指挥部,现场总指挥部由现场抢险及督察、抢险救护、抢险救灾设施供应保障、抢险救灾火情分析、抢险救灾调度、抢险救灾保卫、抢险救灾医疗、事故调查组和善后处理组等9个专业组构成。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指挥机构
集团公司成立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集团公司信息化调度中心。
总指挥:董事长第一副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生产副总经理、安全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成员:生产技术处、安监局、通防处、基建部、救护大队、机电运输处、物流中心、卫生生活中心、各直属医院、枣西分局、保卫处、总经理办公室、工会、事故单位等负责人
3.2.2指挥部职责:
1)井下火灾事故发生后,分析判断事故,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决定成立抢险救灾现场总指挥部;
3)批准或调整现场抢救方案;
4)根据事态发展,决定是否请求外部救助;
5)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信、后勤等工作;
6)负责组织集团公司井下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督查各生产、基建矿井的应急救援演练。
3.2.3抢险救灾现场总指挥部及其下设专业组职责:
事故发生后,及时到达事故单位统一部署协调事故的抢险救灾和人员抢救工作。现场指挥部下设现场抢险及督察、抢险救护、抢险救灾设施供应、抢险救灾火情分析、抢险救灾调度、抢险救灾保卫、抢险救灾医疗、事故调查组和善后处理组等九个专业组。
1)现场抢险及督察组(由各安全生产技术处室人员组成):
①24小时跟班督察抢险救灾工作落实;
②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③及时向抢险调度室汇报现场进展情况。
2)抢险救护组(救护大队、机电运输处、通防处等)
①负责按照抢救方案,组织现场的探险、紧急抢险和救援行动;
②对各抢险路线工作地点气体进行监测与分析;
③协助矿井通风部门为抢救事故地点提供通风保障;
④协助事故矿井制定防灭火方案;
⑤负责掌握矿井供电、停送电情况,协助矿机电部门分析和查找机电火灾着火点,为消灭机电火灾提供技术帮助,按命令协助矿井进行反风等工作;
⑥负责事故现场灾情的侦察工作,完成遇险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任务;
⑦如果与外单位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时,应成立矿山救护队联合指挥部,集团公司救护队队长担任指挥,协调各救护队的救援行动;
⑧按照总指挥命令负责向邻近矿山救护队的求援联络
3)抢险救灾设施供应组(通防处、物流中心):
①负责灭火物资的储备,为事故矿井提供应急救援所需材料和设备,并提供运输保障;
②负责抢险灭火设备的储备,为事故矿井提供灭火设备,并提供运输保障;
③按命令负责将材料、设备运送到指定地点;
④根据需要负责集团公司内部单位的灭火设备、材料及人力资源的协调。
4)抢险救灾火情分析组(通防处、机电运输处等)
①负责进行火情及原因分析;
②掌握矿井通风状况,协助矿井通风部门查找火源及分析火灾发展状况,为通风防灭火提供技术帮助;
③协助事故单位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技术指导工作;
④及时进行火情预测;
⑤协助矿通风部门搞好救灾通风保障工作,预防火灾事故的扩大;
⑥对照图纸和现场分析查找抢险各条路线;
⑦对照图纸和现场分析查找人员可能避难地点。
5)抢险救灾调度组:
a、根据总指挥部安排协助编制、发布现场抢险救灾方案和调整方案;
b、制定并发布抢险救灾各项制度
c、落实并调度指挥部碰头会、调度会议安排的全部工作;
d、传达指挥部下达的各项命令,通知抢险救灾人员赶赴事故现场;
e、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协调各专业组、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
f、每小时调度现场灭火进度、气体排放、巷道维护等抢险工作进展情况;
g、根据抢险工作不同阶段及时调整调度内容和各类调度记录表格;
h、及时填绘抢险救灾工作形象进度图表;
i、安排抢险救灾具体工作,并保证责任落实;
j、及时统计汇总各项工作进展情况;
k、统计汇总人员考勤、设备材料投入、灾情分析等资料;
l、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各项工作进展情况;
m、按照“快、准、靠、灵”的要求,实行精细化快捷调度;
n、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手段提高调度工作效率,建立调度工作电子档案;
o、落实上级有关指示和批示,对内通报事故抢救进展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p、组织分析任务不落实的原因;
q、及时安排落实各抢险地点的电话安装工作;
r、及时完成指挥部安排的其他工作。
6)抢险救灾保卫组(枣西分局、保卫处)
负责保证抢险救灾物资运输、救护车的道路交通畅通和矿区治安。
7)抢险救灾医疗(卫生生活中心、各直属医院)
负责调集药品和医护人员等,并指导组织现场抢救人员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及时进行现场急救;组织医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与治疗。
8)事故调查组(安监局等)
组织或协助对事故的调查工作,负责火灾事故损失的调查、评估、汇总和上报。
9)善后处理组(工会)
协助事故单位做好事故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严格按照《##矿业集团公司安全事故应急综合预案》相关内容执行。
4.2预警行动
矿井火灾根据发火机理和可燃物的不同,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如下:
4.2.1内因火灾
4.2.1.1发火预兆和可能发火的地点
煤炭自燃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自热期和自燃期。潜伏期,即煤的低温氧化期,该期煤氧化速度缓慢,煤温几乎不变,放出的热量很少;自热期,即煤氧化加速期,产生的热量较大,若来不及散发,则煤温逐渐升高,这一时期空气的O2含量减少,CO、CO2含量显著增加,出现烃类气体,空气湿度加大,并形成雾汽,巷壁或支架上有水珠凝结,可嗅到煤油味或煤焦油味等火灾气体;自燃期,当煤温升至着火点时,煤炭开始自燃,其特征是出现烟雾、明火,产生大量的CO、CO2气体,可嗅到浓烈的火灾气味。防治煤层自然发火,重点是在潜伏期、自热期采取措施改变供氧条件或散热条件,降低煤的氧化速度,而进入冷却阶段,使煤失去自燃化学活性。
井下自然发火地点一般为:(1)、回采工作面的“两道一线”;(2)、分层巷道的内外错巷段;(3)、煤巷顶板的冒顶区;(4)、假顶以下分层巷道行成的盲巷;(5)、断层煤柱的边缘;(6)、分层以下的回采工作面;(7)、假顶巷道内设置的通风设施附近;(8)、区段之间留设的小煤柱;(9)、与老火区相通的联络巷等。
4.2.1.2内因火灾预防措施
1)简化巷道布置系统。
2)合理安排开采顺序
3)规范巷道设计和布置
4)严格按设计和工艺要求采煤,提高回采率,减少人为丢煤量。
5)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特别是放顶煤工作面。
6)适时停采严禁盲目超采,要为实施有效封闭流出足够空间。
7)及时回撤。回采工作面回采后,要加快回撤速度,最大限度地缩小采空区供氧时间。
8)按要求及时采取洒、注、灌浆的防火措施。
9)完善现场各类气体的监测监控,做到超前预测预报。
4.2.2外因火灾
4.2.2.1可能着火的地点:
1)主副井口房
2)主扇风机房
3)井下皮带机巷
4)井下变电所
5)采掘工作面的移动变电站
6)井下烧火焊地点
4.2.2.2外因火灾预防措施:
1)加强皮带司机的责任心,严格按规程操作。
2)皮带机头、机尾及周围的溢煤必须及时清扫干净,使电器设备完好,机尾使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3)皮带机道要防尘管路每隔50米设置1个三通阀门,皮带机头、机尾各设两个手提贮压式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和半方砂子,六大保护应齐全可靠,皮带应进行阻燃验收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
4)井下电气设备一定要选用防爆型的,在安装使用中一定要达到防爆要求。
5)坚持使用继电器和煤电钻综合保护,坚持日检月检和远方试验制度,使之灵敏可靠。
6)井下高低压设备接地保护装置齐全,形成系统,井下总接地和局部接地规格和电阻应符合细则要求,并定期测试。
7)要有专人负责井下供电系统的设计、负荷审定、设备和电缆选型、短路整定计划,高压防爆开关和低压开关的继电器和其它开关熔断的灵敏系数符合细则要求。
8)井下电缆按规定悬挂整齐,全部使用阻燃电缆。
9)井下所有电缆一定要消除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和破皮漏电等失爆现象。
10)井下变电所和井底车场内的其它机电峒室及其它的采区变电所,应配有至少两个以上的手提贮压式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砂箱和消防材料,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11)主要运输巷内使用架线电机车时,巷道必须使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12)皮带运输机必须使用阻燃皮带,必须装有烟雾保护,温度保护和堆煤保护装置,皮带运输机液力偶和器,不准使用可燃性传动介质。
13)井下所有烧焊要严格按规程措施执行。
14)加强职工思想教育,杜绝人为因素而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
15)对皮带机道要及时清理、洒水冲尘。
5信息报告程序
集团公司信息化调度中心值班电话为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火灾事故灾难发生后,发生事故的单位调度室应立即向集团公司信息化调度中心报告,调度员接到电话后,迅速向集团公司值班领导汇报同时按照本预案“事故电话通知顺序”和“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通讯录”通知有关人员立即到集团公司信息化调度中心待命。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6.1.1响应级别
遇难3人以下启动矿预案,遇难3人以上(含3人)启动集团公司预案。
6.1.2预案启动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后,总指挥应按照制定的响应级别,立即启动本预案。
6.2响应程序
1)集团公司信息化调度中心接到矿井火灾事故汇报后,应立即向集团公司值班领导和集团公司总调度主任汇报。
2)当日集团公司值班领导应根据事故汇报情况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汇报。
3)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依据事故响应级别决定启动《火灾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后,立即向信息化调度中心下达启动预案命令。
6.3处置措施
1)救援工作由矿长负责统一指挥,发生事故后矿长要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救灾工作。
2)撤人
①井下发生灾害后,在救护大队及医护人员未到达之前,职工应迅速组织自救和互救,要迅速佩戴自救器,按照本工作区域的火灾事故避灾路线,撤至新鲜风流中直到地面。在撤离时要设法切断灾区电源。
②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情况,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力争在火灾初期把火扑灭。
③遇到无法撤退时,应迅速进入躲避硐中(或进入临时构筑避灾硐室)等候营救。
④矿调度室要迅速核查入井人员、上井人员和被困人员的数量及被困人员姓名。
3)侦察
救护队到达事故矿井后,首先应组织人员进行侦察工作,准确探明火灾事故的性质、原因、范围、被困人员可能所在位置,以及巷道通风、瓦斯等情况,为指挥部制定抢救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4)制定抢救方案
①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及时救助遇难人员,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②发生火灾后,先切断火区电源后再灭火。
③采用直接灭火和有效的通风等措施,控制火灾扩大。
5)抢救
①扑灭火灾时,人员必须站在上风侧,同时要注意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伤人。
②发生火灾后,现场人员应首先设法切断火区电源,采用与火灾类型相应的消防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③现场指挥部应根据火区所在地点、范围和通风瓦斯等情况,制定通风措施,选择最有效的通风方式,要确保火灾有害气体不向有人员的巷道蔓延和逆转,以便救人和灭火。
④为防止火灾扩大,需改变矿井通风方式或采用反风时,应在组织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安全撤离后再采取此项措施。
⑤各类地点发生火灾的通风原则:
a、进风井口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立即视情况进行矿井反风或关闭井口防火门,防止火灾气体及火焰侵入井下;
b、井筒中发生火灾时,必须视情况采取风流短路、反风等措施,防止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进入井下其它用风地点;
c、当进风井底车场和躲避硐室发生火灾时,必须视情况进行反风或使风流短路,确保火灾气体不侵入工作区;
d、回风井井底发生火灾时,应保持正常通风方向,在可燃气体不会聚集到爆炸限度的前提下,可减少进入火灾的风量;
e、为防止混凝土支架和砌碹巷道上面的木垛燃烧,可在碹上打眼,碹后注水泥;
f、设置水幕,并集中人力、物力防止火灾扩展而危及井筒、火药库、变电所、水泵房等地点;
g、井下硐室发生火灾时,应切断电源并关闭防火门,若无防火门,应采取挂风障控制入风,用水、灭火器、高倍数泡沫或沙子灭火;
h、倾斜进风巷道中发生火灾时,可视情况采取风流短路或局部反风,区域反风措施应防止火灾气体侵入采煤工作面等有人作业场所;
l、在掘进巷道发生火灾时,应保持通风状态,根据现场瓦斯情况,必要时可适当调整风量;
m、回采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应保持正常通风,从进风侧进行灭火;在进风侧灭火难以取得效果时,可采取局部反风,从回风侧灭火,但进风侧要设置水幕,并将人员撤出。
⑥采区内直接灭火无效时,应采取隔断灭火法封闭火区。要求救护队在进、回风侧尽量靠近火源,缩小火区范围,采用高倍数泡沫灭火机同时进行封闭作业,并争取同时结束,为了相互配合,两处必须在安全用电地点安设电话联系。
⑦采取隔断灭火法封闭火区时,要指定专人连续监测风流及瓦斯、煤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的浓度和温度,以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的安全。
⑧当发生巷道坍塌和损坏时,现场指挥部要及时组织抢险队伍恢复破坏的巷道和通风设施,以恢复正常通风。
6.4扩大应急
集团公司井下火灾应急处理指挥部要同事故现场保持密切联系,一旦现场情况恶化,应请求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进行增援。
6.5应急恢复
现场人员救出后,火灾已被扑灭,或火势得到有效隔绝和控制,指挥部可宣布应急恢复,除火灾区域外其它地方应按要求逐步恢复通风和供电,救灾人员可逐步撤离事故现场,善后处理及生产恢复工作由事故单位进行。集团公司有关单位按要求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
6.6应急结束
火灾被扑灭或达到有效控制后,由集团公司井下火灾应急处理指挥部宣布应急响应结束。为完善预案,生产技术处信息化调度中心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总结评审工作。
7应急保障物资准备
各矿井都要按照《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要求的设置井上下消防材料库,按照规定的数量和质量配备应急物资,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及时更新,同时要保证随用随取。
集团公司通防处和救护大队要根据有关规定按照需要列出计划并配备必要的灭火设备,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完好备有。
8记录
调度室及相关抢救单位要做好矿井抢救记录或演习记录。
上一篇:水灾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下一篇:瓦斯煤尘事故应急专项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