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氧气厂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011-01-18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因机械故障、操作失控、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突然性重大化学事故时,为保证企业、职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以最快的速度,有序、有效的抢险抢修实施救援,从而达到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损失的目地。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根据本厂具体情况,制定企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基本情况

  区域位置:

  厂址位于霸州镇东关五街津保公路南100米大洋模具城路向南路西。占地2666平方米,呈正方形。北邻汽车小修厂,距小修车间50米,东邻模具加工车间(宽度8米),车间东为模具城路(路宽15米)西墙外是田野南一墙之隔是保温材料厂,厂大门直对铁市路(路宽15米),厂区内铺设回形轧砖路,消防道路畅通(见厂区四邻图)。

  人员组成:

  现有职工10名。厂主要负责人,法人代表王德荣,负责全面工作。2003年取得河北省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书》、廊坊市《锅炉压力容器特种设备专业人员安全管理资格证》。另聘大学本科学历化工专业工程师温海军、企业管理干部吴俊杰,分别负责全厂技术、生产、安全、质量工作;气体充装负责人王智森,经培训考试合格,已取得廊坊市安全生产管理局颁发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资格证书》;四名充装人员,一名高中、三名初中生,均持有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核发的《气瓶充装操作检查员》资格证,廊坊市安全生产管理局核发的《特种作业资格证》,其中高中生一名被聘为厂兼职安全员;出入库检验登记及财经管理员两名。

  储充设备:

  厂低温低压液体储存设备有(一号危险目标)5m3工业用氮储罐、(二号危险目标)10m3工业用氧储罐、(三号危险目标)10m3工业用氩储罐、(四号危险目标)18m3二氧化碳储罐共四个。经廊坊市锅炉压力容器检测所检测,使用证照齐全;低温液体泵、空温式汽化器、充装排、防错装接头等充装设备四组套,技术状况良好;40L钢质无缝气瓶800个,按规定打压年检。

  危险目标:

  本厂的生产程序为:外购液化气体入罐储存(四个危险目标),经低温高压泵压入管道汽化后入瓶。气体从液态的储存到气态充装的整个过程:即从低压液体存储→低温高压泵→空温式汽化器→充装排→气瓶,构成了本厂的危险源(见厂区危险源分布示意图)。

  危害:

  气体意外大量泄漏会造成大面积扩散,较大浓度时会造成扩散区内的人员窒息甚至死亡。

  氧气泄漏时遇明火会发生火灾;遇可燃气体时会发生爆炸。

  错充(氧气充入可燃气瓶)会造成气瓶爆炸。

  外界危险来自四邻火灾、特别是北邻的汽车小修厂。

  自然灾害如雷击、地震等。

  安全措施:

  为了规范全厂安全生产工作,防止事故发生,制定了《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气瓶充装检验制度》、《危险源监测登记制度》、《设备运行安全检查制度》、《职工培训制度》等规章制度。为保证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充装台建筑采用砖混结构前敞式。氧气、二氧化碳充装台屋顶为钢架石棉瓦。

  氧气充装全部采用防错装接头。

  配置移动式可燃气体泄漏报警仪一部。

  厂区配置灭火器8个,分置充装台及要害部位上。

  消防沙2 m3。

  24小时值班、报警电话一部、

  生产、生活区分置,生产区内严禁烟火。

  生产人员经厂系统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二:应急救援组织

  领导指挥小组:

  组        长:   王德荣

  副   组   长:   温海军    吴俊杰   王智森

  应急抢救小分队:

  队      长:王智森

  副  队  长:李军维

  成      员:夏宝龙     许源泉    房继前    郭军舰

  闫 和      张法振     黄新华

  医疗救护组:张  培     王珍

  领导指挥小组职责分工:

  组    长:    王德荣    发布、修订本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现场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工作。

  副 组 长:    温海军    检查落实本厂安全工作,重点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并协助组长做好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副 组 长:    吴俊杰    制定厂安全规章及救援预案。事故现场负责外部事务联系:向110、119报警,向市、镇安全办机关汇报情况、协同指挥机关做好人员疏散、道路管制等工作。

  副 组 长:   王智森     带领应急抢险小分队现场排除险情、抢险抢修、灾情处置等工作。

  领导不在时由下一级领导代替指挥。

  医疗救护组:受伤、中毒人员的抢救、住院护送、后勤物资供应保证工作。

  抢险小分队:在抢险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抢险工作。

  抢险指挥部:设在厂长王德荣办公室(或临时指定地点)

  厂值班电话:7214129   7860510

  上级主管单位

  镇政府办公室:7212494

  安监局值班室:7230100

  市   医   院:120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本厂存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事故的主要部位为液氧、氮、氩、二氧化碳储罐四个危险目标。其泄漏量可因原因不同而不同。泄漏又会因季节,风向不同而波及范围也不一样,小的泄漏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厂内予以处理,但大的泄漏虽能及及时发现,可能一时难以控制,泄漏的气体会波及周边地区,对人员造成伤害或酿成火灾。需上级领导指挥及各单位多方救助联合行动。

  为在非常情况下便于抢险,保证职工人身安全,厂区内设多个应急避险逃生门,两个职工紧急结点(见厂区及四邻平面图),集结疏散方便。

  (一)一般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以下为气体充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例和处治方法,在充装过程中,如突发以下问题,按解决办法处置:

  突发问题之一:

  气瓶充装软管突然爆裂;

  防错装接头突然与瓶嘴滑扣脱落;气瓶瓶阀爆破片突爆。

  解决办法:

  迅速关闭充装排上该管开关,关闭该瓶瓶阀。爆破片爆裂气瓶,应扶稳,气流对准安全方向排放,严禁对人,防止再倒瓶。

  突发问题之二:

  充装一侧管道破裂;

  解决办法:

  打开另一排总阀,同时关闭本排总阀,关闭本排所有瓶阀。

  突发问题之三:

  气泵至充装排输气管道破裂;

  解决办法:

  关闭储罐气阀、液阀,停机同时关闭充装排两个总阀,再关闭正在充装中的气瓶瓶阀。

  突发问题之四:

  充装中的气瓶瓶阀着火:(因油污、开关瓶阀过快、压差大瞬间产生磨擦热,极易导致气瓶瓶阀着火)

  解决办法:

  关闭充装软管进气阀,卸下充装接头。(烟燃烧速度快温度高,能将整个瓶阀和卡具全部烧毁)严禁火焰对人及其它气瓶。必要时停机关闭储罐气阀液阀、充装排总阀。

  突发问题之五:

  储罐爆破片爆裂,大量液体泄漏;

  解决办法:

  厂有氧、氮、氩储罐,安全阀、爆破片均为复式装置,当爆破片爆裂造成气体泄漏释放内罐压力时,不能马上关闭该组装置而开启另一组,应打开排放阀排放内罐蒸发压力。待压力降至安全限度内,再开启另一组。排放时注意风向,站在上风处,以防中毒。

  (二)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突发情况之一

  一、三、四号危险目标中其一罐大量泄漏(因此三种均属不可燃气体但空气中含量过高会造成人员窒息)。

  处理原则:根据当时风向、风速判断气体扩散的方向和速度,对泄漏源下风扩散区域请环保人员进行监测确定结果并报上级领导,决定是否通知扩散区内的群众撤离。防止危害进一步扩大。

  处置办法:

  厂领导立即到事故现场,指挥抢险。

  如能终止泄漏的,以自救为主。如不能控制泄漏,及时向上级汇报,并请领导帮助通知下风向单位、居民向上风区域疏散。必要时拦截阻断交通。

  指挥职工撤离现场,气体蒸发后及时抢修。

  气体大量泄漏时职工及下风区域群众撤离方向:

  东风:下风向群众应向南、向北再向东撤离,本厂职工可出南门顺模具城路向北至112线集合。

  西风:迅速顺南大门向南至塑料厂集结。

  南风:向南、向东或向西。本厂职工转移路线同西风。

  北风:向东或向西,本厂职工转移路线同东风。

  突发情况之二:液氧储槽大量泄漏

  处置原则:疏散泄漏区人员到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和机动车进入泄漏区;切断、熄灭泄漏扩散区内电源火源;严禁明火、严禁吸烟,以防突发火灾。

  处置办法:

  当发现液氧储槽大量泄漏时,立即报告厂领导,进入紧急抢险状态。报警、在上级指挥和友邻单位配合下阻断交通、疏散人员多方行动。

  拉下供电总闸,切断厂区电源。

  迅速通知四邻切断电源熄灭火源、必要时疏散人口。堵住模具城路北口和铁市路南口,禁止无关车辆和人员进入泄漏区。

  下风区人员疏散及职工撤离方向:

  北风:向东向西再向北逃出泄漏扩散区。职工出西逃生门再向北至112线集合。

  南风:向东向西再向南逃出泄漏扩散区。职工出大门至塑料厂集合。

  东风:向南向北再向东逃出泄漏扩散区。职工向南至塑料厂大门口集合。

  西风:向南向北再向西逃出泄漏扩散区。职工向南至塑料厂大门口集合。

  突发情况之三:储氧罐北邻汽修厂失火,威胁到液氧储罐的安全

  处置办法:

  采取《紧急停止运行预案》停机,切断充装线路电源,关闭储罐气阀液阀,把余气倒入空瓶。

  报警119,讲明地址,火种、火势及危及储罐的危险程度,并在路上派专人接车引路。

  在救火车到来之前,用自来水为储槽洒水降温(必须确定确实已切断电源),尽最大努力扑灭火源。同时疏散现场已充装气瓶至远离火源的安全处。通知友邻救助或避让。视火势发展再决定是否上报。

  突发情况之四:地震或雷击

  如发生地震或雷击,重者可造成储罐倾倒,管道断裂,液体泄漏或燃起大火。如出现以上情况,可参照以上突发情况之处理方法进行处置。

  四:预案有关规定

  险情发生后,能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把损失降到最小,关键是平时做好救援的一切准备工作。

  1:组织落实。人员到位、职责明确。根据人员变化及时调整,位不虚设。

  2:物资落实。必要的指挥、抢险、消防、抢修等器材工具到位并由专人保管。

  3:定期培训。指挥、报警、自救、逃生、抢险、堵漏、救援、疏散等整体配合能力的训练和演习。

  4:定期检查。随时或定期对应急救援工作及器材落实保管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