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2011-07-19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一、目的:

  为提高火灾消防的应急能力,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火灾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针对项目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应于项目施工和生活中各类火灾事故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由项目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其职责是当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时,负责现场火灾抢救工作,向各职能小组下达抢险指令、协调各小组之间的工作,随时掌握火灾动态并做出新的决策;根据情况第一时间向公司当地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灾情或请求支援。发生火灾时,在应急小组成员未到达现场前,值班者为临时小组长,负责抢险工作。

  2、各职能小组职责参照项目应急综合预案。

  3、义务消防队。队长:周存山,队员:靖守斌,程伟,王光亮,杨新伟,徐亮。

  四、消防器材的准备:

  1、项目部及分部的办公和驻地应配备足够用的消防灭火器;在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区域(如油库、材料库房、修理间)除配置灭火器外,还应配备足够的消防沙。

  2、应急物资和设备

序号

 

规格型号

 

 

现在何处

性能

1

消防锹

5KG10KG不等

50

施工现场

良好

2

消防镐

 

30

施工现场

良好

3

消防斧

 

10

施工现场

良好

4

 

10

 

 

5

对讲机

 

6

项目部

良好

6

医药箱(含药品)

 

2

项目部

良好

7

担架

 

3

项目部

良好

8

自卸翻斗车

红岩金刚

10

一、二工区

良好

9

交通车

越野车、轿车

3

项目部

良好

10

灭火器

10L的干粉式

40

项目部

良好

11

防火服

 

50

项目部

良好

12

应急灯(手电筒)

 

30

库房

良好

13

消防沙

 

100

料场

良好

  五、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步骤:

  1、火灾报警:当接到现场的火灾报警后,接警人首先确定火灾的类型和程度,并立即报告项目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2、组织扑火救灾:当发生火灾时,应急领导小组除及时报警外,还应立即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和职工扑救火灾;救火时应选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扑救火灾时应按照“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战术原则进行。首先切断电源,组织抢救伤员,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点物资,充分利用项目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⑴、灭火组:在火灾初期利用水、消防沙、灭火器等进行火灾的扑救;在消防队到来时积极配合进行火灾的扑救。

  ⑵、疏散组:根据情况确定疏散通道,组织人员撤离,并清点人数。

  ⑶、救护组:根据伤员的情况确定救援措施,并协助专业医生进行伤员救护。

  ⑷、保卫组:做好现场安全保卫工作,设立警示牌,密切观察火灾现场,防止二次火灾的发生。

  3、协助公安消防队灭火:当火灾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联络组拨打119电话求救,并安排人员到主要路口接应,专业消防队员到达现场后应急小组应简要向消防队指挥人员说明情况,并指挥人员协助消防队灭火。

  4、火灾现场保护:当火灾发生时和扑灭后,保卫组应保护好现场维持现场秩序,发生火灾的分部应采取措施做好善后工作,火灾造成的垃圾应分类处理,避免火灾事故对环境造成影响。

  5、调查处理:依据公司事故调查处理规定,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并编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采取预防纠正措施,并对本预案进行评价和改进,上报公司安全生产技术部。

  六、加强消防管理:

  ⑴、项目部各分部应安排专人对消防器材进行管理,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在消防通道内不允许对方其他杂物。

  ⑵、动用明火作业需办理动火手续,在林区动用明火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批,动用明火应有专人看护,做到现场不清理不烧,无人看护不烧;安全用电,禁止在宿舍内乱拉电线,严禁使用电炉、电饭煲等。

  ⑶、规范木工车间、钢筋间、材料库房、危险品仓库、职工食堂等临时设施的搭设,落实其防火责任人。

  ⑷、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使消防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分解,提高人人关注消防安全的责任心。

  七、培训和演练:

  1、救助知识的培训:各分部每年组织一次消防、救护知识的培训,必要时邀请消防专家进行授课。

  2、使用和维护消防器材的培训:通过对各类消防器材正确维护和使用知识的培训,教会人人能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3、项目每年组织一次现场消防演练,并对演练进行评价。

  八、评价与改进:

  项目每年和项目结束后组织相关人员对原进行一次评价,针对预案中的缺陷不断的更新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