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炼钢厂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2011-09-21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1火灾事故的原因

  1.1可燃物。能在空气、氧气或其它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可能发生火灾。

  1.2助燃物。凡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如空气、氧气、氯酸钾、过氧化钠、浓硝酸、浓硫酸等都能促使火灾的发生。

  1.3着火源。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的热能源,如闪燃。闪燃是指在液体表面上发出足够而有限的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它是由可燃液体的性质所决定,因为这种液体在该温度下蒸发的速度较慢,液体表面上聚集的蒸汽有限,瞬间即燃尽,而新的蒸汽未能及时补充,故火一闪即灭。

  1.4着火。着火是最常见的发火现象,它是在可燃物受到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而开始的持续燃烧现象,燃烧点越低越易着火,不同的可燃物质有不同的燃点。

  1.5自燃。自燃现象是指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点火源的作用下由于受热或自身发热、蓄热所产生的自燃烧;自燃点越低越易引起自燃现象,不同的可燃物质有不同的自燃点。

  1.6爆炸。爆炸又为动力燃烧,它是在可燃物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压力骤增或两者同时骤增的现象;其特点是反应高速、产生高热、形成高压、发出震耳的响声,具有很大的力量,常见的有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与空气混合的爆炸。

  2火灾事故的现象

  2.1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的特性可分为以下五种着火现象:

  2.1.1 A类火灾现象:指固体物质火灾,固体物质往往具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

  2.1.2 B类火灾现象: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2.1.3 C类火灾现象: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火灾;

  2.1.4 D类火灾现象: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铝镁合金火灾等;

  2.1.5 E类火灾现象:电气火灾,如电气线路、电气开关、电气设备等短路或电火花引起的电器火灾。

  3火灾事故的危害性

  3.1在社会生活中,火灾是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灾害之一。当今,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灾难性问题;它给人类社会造成过不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火灾损失上升及火灾危害范围扩大的总趋势是客观规律;严峻的现实证明,火灾是当今世界上多发性灾害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灾害,也是时空跨度最大的一种灾害;火灾的危害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3.1.1火灾会造成惨重的直接财产损失;

  3.1.2火灾会造成更为严重的间接财产损失;

  3.1.3火灾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3.1.4火灾会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3.1.5火灾会造成不良的社会政治影响。

  4火灾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4.1广泛开展防火宣传,普及消防常识:

  4.1.1宣传的必要性:火灾大多数是由于思想麻痹、违章或缺乏常识引起,因而需要大力宣传,普及消防常识;

  4.1.2宣传内容:消防安全意识——解决认识问题;消防知识——知道应该做什么;消防技能——知道如何做,会做、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

  4.1.3宣传方法:通过媒介、宣传资料、板报等多种活动,要结合典型案例开展;

  4.2建立、健全防火组织。两个职能部门:一是安全技术部门,侧重技术方面的工作;二是保卫部门,侧重管理方面的工作,抓好宣传教育、防火检查、火险隐患整改等工作,负责组建义务消防队等;

  4.3建立防火规章制度,落实防火责任。建立用火、用电、易燃爆物管理制度和防火安全责任制度;

  4.4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切实整改火险隐患:

  4.4.1安全检查的内容有查思想:消防意识、重视程度;查制度: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严格;查隐患:有无不安全因素、火灾苗头;查措施:严密落实、隐患整改;

  4.4.2安全检查的种类:日常检查、季节性检查(如火灾高发季节)、节假日检查、专业性检查;

  4.4.3火灾隐患整改:边查边改、限期整改、督促整改、纳入计划解决;

  4.5加强重点部位的管理。重点部位:发生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后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的要害部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配好消防器材,经常检查;

  4.6灭火的基本方法具体有:

  4.6.1窒息法:隔绝空气或稀释燃烧区空气中的氧浓度,使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浓度降低至不能助燃,燃烧因缺乏助燃物而自行熄灭的灭火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水蒸汽、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稀释燃烧区空间中的氧浓度,破坏燃烧必须具备的助燃条件,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采用窒息方法扑救火灾的具体措施有:

  a.覆盖、埋压燃烧物和封闭燃烧空间:可以使燃烧物和燃烧空间与外界空气隔绝,使燃烧因没有新的氧气补充而熄灭;

  b.稀释燃烧区空气中的氧浓度:将水蒸汽、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充入燃烧区,降低燃烧区空气中的氧含量,燃烧因缺氧而窒息;

  c.水淹没:燃烧物质遇水不会产生化学反应或造成其他不良后果的,在无法采取更佳灭火方法的情况下,可将水灌入燃烧区,用水淹没燃烧物或燃烧区,使燃烧因缺氧而熄灭;

  d.采用窒息灭火法之前,必须确定燃烧区内物质不是自身能供氧的物质,否则,窒息法非但无效,还可能因封堵孔洞造成的密闭,使自行供氧燃烧的空间内压力不断增加,最终造成爆炸。在采用窒息法之后,必须确定火已熄灭时,才能打开封闭的房间和装置,否则,会因新鲜空气流入燃烧区引起烟雾中未燃尽物质的爆燃;

  4.6.2冷却法:冷却法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到燃烧物上,使之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液体降至闪点以下),直至燃烧终止的灭火方法;在火场上采用的冷却灭火方法有:

  a.水冷却:水是天然灭火剂,它可以大量吸热而降低燃烧物、燃烧区的温度,最终使燃烧停止,因此,就地取水灭火是最常见的一种灭火方法;

  b.二氧化碳冷却:将二氧化碳等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着火物体表面进行冷却降温,直至火熄灭。

  4.6.3隔离法:是通过隔离可燃物将火扑灭的方法;其灭火机理是隔离和疏散可燃物,限定燃烧终止,具体方法有:

  a.打防火带。拆除与火场相连的可燃、易燃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阔地带;或用水流、水帘形成隔离带,将燃烧区与其他未燃烧区分开,以阻隔、控制火势,直至燃烧终止;

  b.阻断可燃液、气体。关闭流入燃烧区的可燃、易燃液、气体的阀门,或用物理方法阻截液体流入,使火场没有新的可燃物补充,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c.疏散可燃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泄除火场内设备或容器中的可燃、易燃液体、气体,或将火场内可燃、易燃的物质转移到安全地带,使火场内可燃物数量减少,直至没有新的可燃物参加燃烧;

  d.抑制法。抑制燃烧连锁反应的进行,进而使燃烧反应终止的灭火方法,可以采用卤代烷等灭火器材、设备,将卤代烷灭火剂准确喷射到燃烧物上,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产生抑制作用,破坏燃烧的连锁反应面灭火;

  4.7各类灭火剂的性能、特点:

  4.7.1水。水是不燃液体,为最廉价的天然灭火剂,无论是液体或气态,对人体均无害,也不会腐蚀灭火器及其它物品,因此是一种既简便、经济又有效的灭火剂,其作用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a.水的冷却作用。水在与燃烧物接触后,就会通过物理作用和化学反应,从燃烧物摄取大量的热,迫使燃烧物及其周围的温度大大降低而最终停止燃烧;

  b.对氧的稀释作用。水遇到炽热的燃烧物后汽化产生的大量水蒸汽,能够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并能稀释燃烧区中氧的含量,使燃烧区逐渐缺少氧而减弱燃烧强度;

  c.对水溶性可燃、易燃的液体的稀释作用。水与水溶性可燃、易燃的液体混合后,可降低可燃、易燃液体的浓度和燃烧区内可燃蒸汽的浓度,使燃烧强度减弱;在水溶性可燃、易燃的液体的浓度降低到可燃烧浓度以下时,燃烧即停止;

  d.水力的冲击作用。高压水强烈冲击燃烧物和火焰,可以冲散燃烧物,使燃烧物强度显著减弱;

  4.7.2泡沫灭火剂。凡能够与水混溶,并可通过化学反应或机械作用产生灭火泡沬的物质;主要用于扑救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及一般固体火灾;当泡沫注入燃烧区域后,能迅速流散,漂浮在燃烧着的液面上,形成严密的覆盖层,将燃烧着的液面与空气隔绝;并阻断火焰的热辐射,阻止燃烧的液体本身受热而连续蒸发,泡沫析出的液体和吸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汽还起着冷却和降低燃烧区域内空气中的氧含量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使燃烧停止,将火灾扑灭;

  4.7.3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是一种干燥的、易于流动的细微固体粉末,从干粉灭火器中喷出,以粉雾的形式灭火;具有效率大、速度快、无毒性、不导电和久储不变质的特点;按使用范围可分为普通干粉灭火剂和多用干粉灭火剂两大类。多用干粉可以扑救A、B、C类火灾;D类火灾要选用7150干粉灭火剂扑救,此外,干粉灭火剂不可用于扑救带电火灾,即E类火灾;主要表现在它参与燃烧反应,从而抑制燃烧的进行;干粉在燃烧区,增加了粉末的表面积,有利于抑制反应的进行;同时,干粉可以降低热辐射,稀释燃烧区氧的含量,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火焰熄灭;常用干粉有:BC干粉[钾盐(碳酸氢钾)、钠盐(碳酸氢纳)];ABC干粉[铵盐(磷酸二氧铵,俗称通用干粉)];

  4.7.4卤代烷灭火剂。俗称海龙、哈龙,它是碳氢化合物的氢一部分或全部被卤素代替而形成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蒸发力极大,一般称之为蒸发性液体灭火剂;卤代烷蒸发时,不但具有稀释作用,同时能吸收相当的热量,所以也有冷却效果;常用于可燃性液体火灾及电气火灾,因其带有毒性,所以在使用中应注意防毒;常用的卤代烷灭火剂有1211、1202、2402等,命名中4位阿位伯数字依次代表化合物分子中所含碳、氟、溴原子的数目;

  4.7.5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用于扑救B类液体火灾、C类和带电火灾,不能用于扑救D类金属火灾,若扑救D类火灾,应选择惰性气体灭火剂扑救;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不燃烧、不导电、稳定、易液化的气体,它是最普遍的气体灭火剂,且其应用范围有扩大的趋势;二氧化碳的最大优点是灭火后不遗留痕迹,适用于扑救贵重仪器设备、电气设备、图书资料、办公设备和计算机等火灾;还可用于扑救可燃性液体火灾,也可用于扑救木材等可燃固体物质火灾,但效果不大,而对金属钾、钠等火灾,因其能氧化金属,故不能使用;主要作用有:一是稀释作用,二是冷却作用;当二氧化碳喷入燃烧区域后,可降低空气中氧的含量。实验表明,空气中氧的含量低于12%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35%时,绝大多数物质燃烧都会熄灭;同时,喷出的二氧化碳迅速蒸发气化而吸收热量,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

  4.8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应先控制后扑灭;应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扩大,在具备了扑灭条件时,再展开全面进攻;在扑救力量充足的情况下,控制和扑灭可同时进行,但应以控制为主,切不可任火势肆意蔓延;

  4.9在火场上有人被火势围困,生命受到威胁时,扑救工作首先要抢救火场被困人员,即救人重于救火;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根据扑救力量和火势情况,同时展开救人与灭火行动;但是,无论何时,灭火行动也要为救人提供条件和方便,当不控制火势、不排除险情就难以解除对人员威胁时,应集中力量控制火势排除险情;

  4.10火场情况复杂多变,扑救工作应分清主次;一般可根据以下几种情况来判断火场的主要方面:

  4.1受火势威胁的贵重物资比一般物资重要,应优先抢救;

  4.2火势蔓延迅速的地带、部位与蔓延缓慢的地带、部位相比,前者为主要方面,应优先控制;

  4.3有爆炸危险物的地方较无爆炸危险物的地方为火场的主要方面,应首先清除火势对爆炸物的威胁,为灭火工作创造安全条件;

  4.4一般高大厂房和大空间建筑物,由于跨度大易受火灾影响而发生坍塌,应及早采取措施,防止大面积坍塌;

  4.5有毒害物质泄漏危险的,应重点采取措施防止毒害物质的泄漏,确保被困人员和救火人员的安全;

  4.6火场的下风方向与上风、侧风方向相比,下风方向为火势的主要方面,应加强火势控制,及时阻止火势蔓延;

  4.11火灾初期,应快速、准确;愈迅速出击准确靠近起火点,愈有利于抢在火灾蔓延扩大之前控制火势,消灭火灾,也就愈能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遵循这一原则,各类灭火力量应分秒必争,迅速行动,勇于靠近火场,找准起火点,果断采取扑救措施;特别是离火场近,有条件最先到达火场的基层义务消防队员,更应抓住时机,不等不靠,正确、迅速地扑灭火灾或有效控制火势,为全面深入开展扑救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12发生煤气、压力容器等爆炸事故引起火灾,或一般火灾难以立即扑灭时,应立即起动以下应急措施:

  4.12.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相关车间、厂调度室报告,并采取一切办法迅速切断事故源;

  4.12.2火灾区域的车间接到报警后,立即向厂主要领导、厂调度室报告详细情况;

  4.12.3厂调度室接到报警后,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上级部门报告,迅速通知各专业救援队伍赶往事故现场,并视情况及时通知医院、消防、相关车间、事故区域内各相关方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求查明事故点及事故原因,并发出相应高炉休风停机指令,下达应急救援预处置指令;

  4.12.4发生事故的车间应立即通知相关车间及事故区域内各相关方采取紧急措施,车间主要领导立即组织查找事故点及事故原因,组织对现场受伤人员抢救,清点现场人数,设立临时警戒,组织本单位人员进行现场勘查抢险,相关单位也要配合事故发生单位组织抢险、救援,并清点本单位在事故现场可能受伤的人数;

  4.12.5指挥部各成员接到通知后,按对口专业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到达事故现场,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开展救援,如事故扩大,应请求支援;

  4.12.6通讯联络中心设在厂调度室,负责信息传递、指挥、联络及对外信息发布;

  4.12.7安全生产技术科到达现场后,会同事故发生单位,查明事故点及事故原因,视事故控制情况,做出高炉休风停机决定,并对事故状态进行跟踪监测;

  4.12.8治安队到达现场后,设置警戒区,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配合事故单位对现场人员进行疏散、撤离和人数清点;

  4.12.9医疗救护队到现场后,配合事故发生单位立即救护伤员,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4.12.10抢险抢修队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进行设备抢修,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扩大化;

  4.12.11当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两个专门工作小组:

  ①在生产副厂长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生产技术科、设备环保科、厂长办公室、事故发生车间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及事故处理意见;

  ②在设备副厂长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生产技术科、设备环保科、厂长办公室、事故发生车间、二建公司参加的事故抢修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