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重大危险隐患的安全评价与安全文化建设

2005-09-22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摘要】科学地实施危险隐患(重大事故隐患、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评价,发现重大事故隐患,运用实际检测数据进行量化评估与分级,与此同时,认真注意有针对性的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达到对危险隐患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危险隐患 安全评价 安全文化管理
    面临着事故高峰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变被动的事故处理、分析为主动的事故预测、重大危险隐患安全评价是适时的、必要的。面临的任务是:深人工矿企业、危险作业场所,通过科学的检测和计算分析,查出重大事故隐患,研究事故致因的条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针对各种重火危险隐患建立相应的“模型”,以系统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溢散的综合观点,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使之达到“开展事故预防工作,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组织好安全生产,在保证职工安全与健康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安全文化素质”的目的。
    1.重大危险隐患安全评价的概念
    所谓危险隐患是事故发生的潜在环境、或潜在的事故致因根源、或潜在的事故发生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产过程的流转,一旦时期成熟,这些潜在的环境、根源、条件就会在其特有时间、场所显现为造成人员伤亡、设备破坏、生产停顿的事故。
    重大危险隐患安全评价的作用在于不仅要检测、分析、判断出危险隐患在哪里?有多大的潜在危害(分级)?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些危险隐患的“基质”,即通过对劳动对象、生产设备、生产工具、劳动产品、作业环境、工作过程、自然条件、安全文化和安全行为素养等的综合性评价;研究危险隐患的发生、发展和突变显现的条件、致因根源和过程,找到恰如其分的试验、改造(技改)、教育培训和管理等措施,来抑制、转化这些危险隐患,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2.危险隐患分级
    评价人员可以根据危险隐患潜在的危害能量、程度的大小,致因转化的紧急程度以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波及范围、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程度、恢复生产时间长短等)综合进行量化分级。
    通过分级可以引起领导、职工的重视,强化整改、管理防范措施;可以列出先后次序,明确重点、要点和紧急点,有利于着手抑制和转化这些危险隐患的显现。
    根据国情和当前经济投人、安全文化素质的状况,将危险隐患分为以下5级:
    第1级:安全级—虽有隐患,但不会酿成事故;
    第2级:临界级—处于事故发生的边缘状态,动态分析认为,暂时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的事故。但应予以排除和控制;
    第3级:危险级—极易触发事故,而且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破损,应立即采取措施;
    第4级:破坏级—会发生灾难性事故;
    第5级:重大破坏级—会给当今社会造成不稳定的灾难性事故,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在5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万元以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难以治愈的灾难。
    3.危险隐患评价步骤
    按照对危险隐患评价的性质、作用和目的,笔者认为危险隐患的评价工作是一项技术性、科学性十分严谨的安全科技工作,它既区别于危险源预知活动(要深刻的多),也不同于过去我们所进行的综合性安全评价(应该强调实测量化的数据)。一般的评价步骤应为:
     1)调查了解本企业的生产历史,生产设备状况,生产工艺流程以及过去发生过的事故或预兆过的事故苗头。按照过去的经验和类似系统发生的事故情况,形成评价对象的完整的概况;
     2)编制安全检查表,查找危险隐患。应强调的是针对生产设备、作业环境动态地分析生产过程中应达到的安全参数、防护装置的配置和安全报替设施来编制安全检查表;
     3)进行危险性辨识,确定导致初始伤害的危险隐患。以检查表的结果为依据进行危险性辨识,应当确定出属于第2级(临界级)以上的危险隐患;
     4)检测、计算与评价。在诸多的危险隐患中,通过检测(包括测厚、探伤和工业卫生危害因素测定与分级);计算出各危险隐患的危害量级;进行综合安全评价,给出危险隐患级别;
     5)提出消除和控制第2级以上危险隐患的措施。当然首先要对于隐患危险级别较高者提出整改措施,其中包括“立即停车”的紧急建议;笔者认为,对于安全防护设施,特别是单回路的安全防护设施应慎之又慎,应当研究并提出“一旦失控、失效”时的保护措施;
     6)提出防止“二次事故”的整改措施。特别对于第4级(破坏级)和第5级(重大破坏级)应明确“一旦失检,酿成事故时,应如何把伤亡和损失,减少到最少的措施”,政府行政部门应组织评审确认,采取行政措施,落实监 督、整改部门;
     7)提交“危险隐患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应当由省级劳动部门认可的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单位,按照自身的评价质量控制体系运转、逐级审核后生效。
    4.安全评价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危险隐患评价的全过程应当有企业的安技干部、企业领导参加。整改中应增加或改进若干设备和安全防护装置。为抑制人因失误强化了的管理制度与规程,这本身就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活动模式。因此对整个危险隐患安全评价的过程,不要认为仅仅是专家们的事,而应当重视以人为核心的安全文化建设:
    1)宣传对危险隐患进行安全评价的目的、作用,以及评价结果的整改活动,提高安全评价的效应,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观念;
    2)应广泛开展生产岗位安全检查和危险源预知活动。安全检查表是评价组编的,但是应该为全体员工所运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在生产岗位上组织自查,并形成制度,每3个月或每半年按安全检查表的内容查一遍(甚至会发现、补充、更正检查表的内容),变成工人、干部自己的检查表,最后养成“心中的检查表”和造就一支“永远不走的评价组”。
    另外,结合公布“危险隐患”,动员员工查找自己岗位上可能的致因根源,可能发生的伤害。形成多样、灵活、主动开展危险源预知活动。尽管对全企业是第1级危险隐患,但对工人是岗位伤害隐患,从而养成:“上岗时不是先想如何去完成任务,而应当先看一看、想一想、问一问岗位能否引起伤害,怎样做到安全生产”。这就是安全文化建设,就会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
    3)每个员工以主人翁的态度投人整改,学会防止二次事故的安全科学知识,终生有益。
    安全文化建设的活动模式,包括物态安全文化活动模式、制度安全文化活动模式、心态安全文化活动模式、行为规范安全文化活动模式和彩色标志安全管理系统活动模式等等,都可以酌情选择,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危险隐患整改活动进行,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