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龙蛇崇拜中的安全寄托

2008-01-03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在中国,有一个最常见、最受敬畏的偶像,那就是人们最熟悉的龙。龙是影响最为深广的远古图腾,它诞生于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标志。因此,中华儿女,无论居住在地球上的哪一个地方,都以“龙的传人”自称,都以“龙的传人”而自豪。

    龙在一般意义上,是吉祥与全能的象征,它不属于生物学的物种范畴,也不具备哲学意义上的物质性,但它是人们观念与幻想外化的产物,换言之,是意识的一种物态表现。从历史科学的角度看,它是先民们与大自然斗争和取得斗争胜利的图像记录,是一种概括性极强的关于人神合一的符号。对它的崇拜,形成了一种以此为标志的文化体系,“龙文化”在人类文化的雄伟殿堂里,一直毫无愧色地端坐其中。它既代表了人类对大自然独有的征服能力,又表现出大自然对人类的横暴与肆虐。就是这样一个什么都不像,又什么都像的神物,亘始以来,人们在它面前虽然诚惶诚恐,又不得不顶礼膜拜、由衷致敬。

    先民们用自己的双手制造的这尊连生命都不存在的形象,在他们的心中又为何那么被视为至尊呢?神话学家蔡大成对此做了精辟的解释:“龙在文化含义中是一种生命的符号,象征着古人对生命的循环、死而复生的愿望。”从这点上人们不难看出,古人把生命,也就是把自身的活着看得多么重要,以至寄希望于长生不老或死而复生。这虽是一种混沌的生命观念,但它毕竟表现出了一种对生存、活着的强烈要求。正是这种要求,才造出了龙的形象——蛇身、马头、鹿角、鸡爪等。因为在古人看来,蛇老了,脱一层皮就年轻了;鹿角每年都萌生鹿茸;鸡爪的“鸡距”表明鸡的老嫩;马的“牙口”可断其岁龄,等等。这些都是生命体的生命信号,尤以蛇身为本,反映了古人祈求长寿的心愿。可见神话学家的解释非常接近安全文化。

    人类在初始阶段,自然灾害、万物险恶层出不穷,尤其是从亚洲东部这个地势很高的青藏高原上淌出的,涂染着黄色的大河,给华夏先民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千难万险,也正是因为有此万难千险,才造就了至今都闪着光辉的民族精神,才强烈地刺激着一种文明的生长。因为要真正摆脱险恶,在那个极端荒蛮浑噩的状况下靠什么?靠群体的力量,靠部落间的联盟,汇成强大的人力与自然抗衡,方能征服自然。所以,闻一多先生曾在《伏羲考》中指出,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形成的。这可能意味着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氏族部落,为战胜自然灾害和防御远方部落的侵扰,而不断联合附近其他部落,即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步演变而为“龙”。

    以上两种观点说明,上古之人已认识到“活着是美丽的”,并有意识地开始了对保全生命的追求,以及为实现这一追求采取了行动,概括地说就是,在那个以“龙”为图腾的时代,以及在这一时代形成过程的漫长岁月里,先民们就已经懂得了珍惜生命,并且找到了以汇聚人力来战胜灾祸、实现生命安全的方法。

[NextPage]

  中国的文明,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非常早熟的文明,这是举世公认的,而这种早熟的现象,在历史学家看来,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有关。改变环境、消灾避祸的强烈愿望,刺激着一种积极力量的产生,幻化出无穷的与万物险恶斗争的创造力,于是文明产生了,简而言之,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发祥之间,存有一座极易被人忽略的壮美金桥——安全。安全作为人生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需求,在通往文明的路上,起到了动力的作用,在文明的曙光照亮人类之后,又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以消灾防害、避险躲祸为特征流传下来,它的符号就是“龙”。

    尽管民间也流传着有关龙是兴风作浪的、不能得罪的、横暴的神异之物的说法,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作为吉祥之物的伟大名声,因为它形象的凶暴与兴风作浪的习性,并不是不可降伏的。人们的顶礼膜拜正是为了祈求它别发怒,求它与人为善。我国自古就以农业立国,气候与水情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龙,水物也”。(《左传·昭二十九年》)治水,也就是降龙,但这一人类的壮举,在当时多是以求它别发怒为托辞的。与之相关的如历算、土地丈量等都先于西方千余年被开创出来。这些都是早熟的文明,作为文化遗产,至今仍呈现着它永世不衰的辉煌;作为与龙有关的文明,它为人类最终适应自然奠定了基础。

    关于龙与人的关系,需要重视的是,继燧人氏钻木取火之后,女娲补天和伏羲画卦的故事也是与龙有关的珍贵的历史传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说的是她为拯救人类改造自然的事;而伏羲用线段、圈点画卦作河图洛书则是以记号的方式,来表明事物的变易和变易的规律,也即寻求改变现实事物的途径来为人类消灾避祸,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用科学和理性改造大自然。这一史实有《太极八卦图》和《河图》、《洛书》为证。然而女娲、伏羲氏到底又是什么?不是别的,他们是巨大的龙蛇,这在真正的远古人们的意识中,是绝对真实的。有文献作证:“燧人之世,……生伏羲……人首蛇身。”(《帝王世纪》)“女娲氏……承庖羲制度,……蛇身人首。”(《帝王世纪》)另据《竹书纪年》载,伏羲氏系统是由一大群龙蛇组成。除此之外,在《山海经》和其他文献中记载的好些神人如“共工氏”、“轩辕”、“盘古”等,或人首蛇身,或人首龙身。为什么这些在人类交明史上做出伟大贡献,产生巨大影响,为人类摆脱灾难的具有超常智慧的人物,都是人首蛇或龙身呢?这正是人对生命的一种寄托,对自身智慧的可贵肯定,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是蛇变成了人,而是人们幻想着把人的智慧与龙蛇的长寿合在一起,求得一种身心的完全和无危无损。因为古人不知道人的正常的老死是自然法则,把这也看成如同灾祸(包括人的夭折等)一样需要消除,于是就塑造了那么多的人首蛇身的人物形象。

    当然,蛇与人类确实有着斩不断的缘分。当初也是在亚洲,在其西部,在两河流域的伊甸园里,要不是蛇对亚当和夏娃说明了上帝为何不让他们吃辨别善恶之树上的果子,人类今天还不知是什么样子呢。

    由此可见,在整个东方的远古文明里,龙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以至成为东方文化尤其是华夏文化的代表。在倡导安全文化的今天,不溯源便罢,若要为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安全文化寻找本源的话,龙蛇文化本身,就是人类团结祈安、消灾避祸的产物。我们不能因为这一产物在后世派生了更为广博的意义而看不到它的最为本质的内蕴。让我们在龙的旗帜下,为生命放歌,努力为龙蛇文化里所象征的蒙昧的生命意识添加科学的内容,使之成为科学的生命观,给当代“龙的传人”们的文化寻根,和对龙图腾的虔诚膜拜带来切实有用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