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陆上石油工业安全术语SY6455-2000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03-31批准    2000-10-1实施

前言

  为石油工业在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准重能逐步走上科学化、法制化、标准化的轨道,规范陆上石油工业安全术语,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汉石油学院、胜利石油管理局、大庆石油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贻乡、罗芳、滕志文、王安山、熊蔡华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工业中劳动安全卫生、行业安全以及综合性的一般安全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石油工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187-1994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

  GB/T 4776-1984 电气安全名词术语

  GB/T 4968-1985 火灾分类

  GB 5817-1986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GB/T 5907-1986 消防基本术语 第一部分

  GB 8958-1988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T 12331-1990 有毒作业分级

  GB/T 15236-1994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

[NextPage]

 

  3 术语

  3.1 综合管理

  3.1.1 安全safety

  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发生疾病、死亡,或造成设备财产破坏,损失。以及危害环境的条件。

  3.1.2 安全生产safety production

  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顺利进行。[GB/T 15236-1994中2.3]

  3.1.3 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

  安全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它是当代科技开发与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人文伦理、文化教育的社会效力的体风;它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实现安全、舒适、高效活动的理论与实践指南;它是世界人民获得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国际规范及戒律标准。

  3.1.4 安全生产 方针 safety production policy

  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1.5 安全科学 safety science

  指研究安全生产规律的科学。

  3.1.6 安全工程 safety engineering

  为保证生产过程中人身与设备安全的工程系列总称。

  3.1.7 安全技术safety technology

  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3.1.8 本 质 安 全 jntrinsic safety

  通过设计等手段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GB/T 15236-1994中2.4]

  3.1.9安全操作规程 regulation for safety operation

  职工操作机器设备和调整仪器仪表时,必须遵守的程序和注意的事项。

  3.1.1.0 安全生产管理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管辖和控制。

  3.1.11 安全目标管理 safety objective management

  企业为实现安全生产,制定总体安全目标值,并展开总目标,发挥下属单位、领导和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以自我控制为主实现安全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

  3.1.12 安全生产责任制 safety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规定企业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职工个人应负的有关安全生产责任的制度。

  3.1.13 安全系统工程 system engineering for safety

  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去分析、评估和消除系统中各种危险,以实现系统安全的一整套工程方法和组织管理体系。

  3.1.14 安全控制系统 safety control system

  为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从控制的观点出发,运用控制理论设计的一套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可靠系统。

  3.1.15 安全信息系统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afety

  为定量安全分析所建立的一套关于数据的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的系统。

  3.1.16 安全评价 safety evaluation

  是对生产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评价。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3.1.17 石油工业安全标准化技术 safety normalized technology of petroleum

  为确保安全生产,在石油行业内部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条例、标准以及实施其过程的总称。

  3.1.18 四个体系 four systems

  指石油系统在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具体办法,即由人事部门负责的安全教育考核体,由总工程师和生产技术部门负责的安全工程体系,由安全、劳资、消防、卫生部门负责的安全、防火、工业卫生、劳保保护预防监督体系,由计划、财务、安全等综合部门负责的安全项目计划管理体系的简称。

  3.1.19 安全生产三标管理 three-objective control of safety production

  以生产班组为主体,以操作岗位为基点,以施工现场为环境条件,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确定的科学管理方法、操作规范和定置规则形成的标准化班组、标准化岗位位和标准化现场。

  3.1.20 运输车队安全管理措施十八法 eighteen safety management steps for motor transport corps

  动态分析法、任务分解法、路线限制法、时速控制法、整队督导法、天气优选法、车型固定法、长途施令法、跟车帮教法、单兵教练法、停车思考法、家访借助法、安全承包法、巡回检查法、事故分析法、定期培训法、评比奖惩法、安全升级法,简称"十八法"。

  3.1.21 安全检查 safety inspection

  指国家安全生产部门、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自身所进行的对企业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规情况、安全生产情况、劳动条件及事故隐患等的检查。

  3.1.22 劳动保护 labour protection

  劳动保护是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来消除劳动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3.1.23 劳动保护科学研究 scientific research in labour protection

  以改善劳动条件、减少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宗旨的科学研究工作,属于社会公益性研究。

  3.1.24 安全认证 safety authentication

  指劳动部门根据国家标准和劳动安全法规对特种设备、安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装置设备和仪器仪表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实施的监督检查制度。

  3.1.25 安全奖 safety prize

  以安全指标为考核条件,给予为安全生产作出贡献的单位、个人的物质奖励。

  3.1.26 安全活动 safety activity

  在企业内部或在企业之间开展的安全宣传、教育、检查等活动,是推进安全管理的一种工作形式。

  3.1.27 安全工程师 safety engineer

  指从事安全工程技术工作的专业工程师。

  3.1.28 特种作业 special work

  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潜在危害的作业。

  3.1.29 事故 accident

  人们在实现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由不安全的动作或不安全的状态引起的,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愿相反而未预料的意外情况,使人遭受伤、亡(包括急性中毒),致使人的行动暂时中断或永久性中断,或者造成财产损毁的事件。[GB/T15236-1994 中2.12]

  3.1.30 风险 risk

  有发生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以及事件结果的严重性。

  3.1.31 危害评价 hazard assessment

  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对危害分析结果做出判断的过程。

  3.1.32 直接经济损失 direct economic loss

  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3.1.33 间接经济的员失 indirect economic loss

  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3.1.34 伤亡事故统计 statistics of casualty accidents

  运用统计学原理对安全生产诸方面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从数量方面反映安全生产状况。

  3.1.35 故障树 fault tree

  是一种特殊的倒立树状逻辑因果关系图,它用事件符号、逻辑门符号和转移符号描述系统中各种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逻辑门的输入事件是输出事件的"因",逻辑门的输出事件是输入事件的"果"。[GB/T
3187-1994中8.4.10]

  3.2 劳动安全卫生

  3.2.1 防火防爆

  基本术语使用GB/T4968-1985及GB/T5907-1986中的定义。

  3.2.1.1 阻火器 flame arrester

  内装阻火材料以阻止火焰倒入的设备。

  3.2.1.2 防火堤 fire proof dike

  在原油储罐四周布设以防止着火油流流出的堤坝。

  3.2.1.3 工业动火 fire at industrial production

  使用气焊、电焊、铅焊、塑料焊喷灯等焊割工具,在油气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内的作业和生产,维修油气容器、管线、设备及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设备,能直接和间接产生明火的施工作业。

  3.2.1.4 一级动火 first-order fire

  a. 原油储量在10000m3以上(含10000m3)的油库、联合站,围墙以内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带压不置换动火;

  b. 在运行的不小于5000m3原油罐的罐体动火;

  c. 天然气气柜不小于400m3的石油液化气储罐动火;

  d. 不小于1000m成品油罐和炼化油料罐、轻烃储罐的动火;

  e. 口径大于426mm的长输管线,在不停产紧急情况下的动火;输油(气)长输管线干线停输动火;

  f. 天然气井井口无控部分的动火;

  g. 处理重大井喷事故现场急需的动火;

  h. 炼油厂正在运行的生产装置区:油罐区、溶剂罐区、气罐区、有毒介质区,液化气站;有可燃、易燃液体,液化气及有毒介质的泵房、机房、装卸区;输送易燃、可燃液体和气体管线的动火。

  3.2.1.5 二级动火 second-order fire

  a.原油储量在1001~10000m3的油库、联合站,围墙以内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带压不置换动火;

  b.小于1000m3的油罐(包括原油罐、炼化油料罐、油污罐、含油污水灌、含天然气水罐)的动火;

  c.1000~10000m3原油库的原油计量标定间、讲量间、阀组间、仪表间及原油、污油泵房的动火;

  d.铁路槽车原油装卸栈桥、汽车罐车原油罐装油台及卸油台的动火;

  e. 天然气净化装置、集输站及场内的加热炉、熔剂塔、分离器罐、换热设备的动火;

  f.天然气压缩机厂房、流量计间、阀组间、仪表间、天然气管道的管件和仪表处动火;

  g.炼化生产装置区的分离器、容器、塔器、换热设备及轻油罐、泵房、流量计间、阀组间、仪表间;液化石油气充装间、气瓶库、残液回收库的动火;

  i. 输油(气)站、石油液化气站站内外设备及管线上的动火;

  j. 油罐区防火堤以内的动火

  3.2.1.6 三级动火 third-order fire

  a. 原油储量不大于1000m3的油库、集输站,围墙以内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带压不置换动火;

  b. 不大于1000m3的油罐和原油库的计量标定间、计量间、阀组间、仪表间及原油、污油泵房的动火;

  c. 在油气生产区域内的油气管线穿孔正压补漏动火;

  d. 采油井单井联头和采油井井口处动火;

  e. 钻穿油气层时没有发生井涌、气浸条件下的井口处动火;

  f. 输油(气)干线穿微孔正压补漏,腐蚀穿孔部位补焊加固的动火;

  g. 焊割盛装过油、气及其它易燃易爆介质的桶、箱、槽、瓶的动火;

  h. 制作和防腐作业,使用有挥发性易燃介质为稀释剂的容器、槽、罐等处动火。

  3.2.1.7 四级动火 fourth-order fire

  a. 在天然气集输站(场)、输油泵站、计量站、接转站等生产区域内非油气工艺系统的动火;

  b. 钻井、试油作业过程中未打开油气层时,距井口50m以内的井场动火;

  c. 除一、二、三级动火外,其他非重要油气区生产和在严禁烟火区域的生产动火。

  3.2.1.8 现场监护 supervision of work site

  在动火作业中,由具有一定能力的专业人员,配备专用的安全检测仪器、仪表和消防器具,按照动火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和保护工作。

  3.2.2 设施与设备

  3.2.2.1 安全防护装置 safety protection equipment

  指配备在生产设备上,起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作用的所有附属装置,如防护罩、安全门、安全阀、限位器、联锁装置和报警器等。

  3.2.2.2 压力安全保护 pressure safety protection

  指压力容器在接受来自油井或其他输入源的流体,可能导致超压的事故时,用以切断流路的保护装置。

  3.2.2.3 锅炉安全装置 boiler safety device

  保证锅炉使用安全的监督器件总称。包括:锅炉安全阀、易熔塞、蒸汽压力表、锅炉水位表等。

  3.2.2.4 锅炉爆炸事故 explosion of boiler

  指锅炉主要受压元件,如锅筒、封头、管板、炉胆、集箱等发生破裂爆炸的事故。这种事故常导致设备、厂房损坏和人身伤亡。

  3.2.2.5 锅炉缺水事故 water-lack accident of boiler

  当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安全水位刻度线时,即形成锅炉缺水事故。

  3.2.2.6 锅炉腐蚀 corrosion of boiler

  锅炉钢材与腐蚀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被损害的现象,也称锅炉化学腐蚀。

  3.2.2.7 起重作业十不吊 the ten impermissibilities for hoisting work

  超过额定负荷不吊、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工件紧固不牢不吊、吊物上面站人不吊、安全装置失灵不吊、光线阴暗看不清不吊、工件埋在地下不吊、斜扣工件不吊、棱刃物体没有衬垫不吊、钢(铁)水包过满不吊,简称“十不吊”。

  3.2.3 电气

  基本术语使用GB/T 4776-1984的定义。

  3.2.4 防护与劳保

  3.2.4.1 工业卫生技术 industrial hygiene technology

  工业卫生技术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保护职工的健康,防止工业生产中有害因素对职工危害的一项综合性的应用技术。

  3.2.4.2 有毒有害因素 poisonous and injurious factor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者的健康和对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用的生产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3.2.4.3 生产性粉尘 industrial dust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GB 5817-1986中1.1]

  3.2.4.4 缺氧 be short of oxygen

  指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18%的状态。[GB 8958-1988中2.1]

  3.2.4.5 急性中毒 acute poisoning

  职工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有毒物质,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致使暂时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或死亡事件。[GB/T 15236-1994中2.15]

  3.2.4.6 生产性毒物 industrial poison

  在生产中使用和产生的、并在作业时以较少的的量经呼吸道、皮肤、口进入人体,与人体发生化学作用,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GB/T 12331-1990中3.1]

  3.2.4.7 高温作业 high temperature operation

  系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或2℃以上的作业。

  3.2.4.8 放射源落井事故 the accident of redioelement falls

  指石油放射性测井时,将放射源或带源仪器落入井中的事故。

  3.2.4.9 工业污水处理系统 industrial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将工业污水用化学、物理或生物等方式进行处理,以达到防污染排放要求的系统。

  3.3 专业安全

  3.3.1 井下事故处理工艺 downhole fishing techniques

  处理井下事故采用的方法及措施。

  3.3.2 井喷 well blowout

  当地层与井眼系统的压力平衡遭到破坏,地层流体(油、气、水)失去控制涌入井筒喷出地面的流动现象。

  3.3.3 井漏 lost circulation

  在钻井过程中由于钻井液液柱压力过大,开泵过猛或遇疏松地层等原因造成钻井液漏失的现象。

  3.3.4 井塌 well slough

  钻井时,由于井壁受泥浆浸泡等原因发生膨胀、剥落等原因造成井壁不稳固而坍塌的现象。

  3.3.5 井喷失控 out-of -control blowout

  发生井喷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控制井口而出现敞喷的现象。

  3.3.6 地下井喷 underground blowout

  井下高压层的地层流体(油、气或水),把井内某一薄弱层压破,地层流体由高压层大量流入被压破地层的现象。

  3.3.7 套管事故 casing trouble

  孔内套管因固定不牢或螺纹磨断造成的下移和脱节的事故。

  3.3.8 溜钻事故 not-well braked drill string

  钻井中操作失误,绞车制动装置失控,钻具突然下滑的事故。

  3.3.9 顿钻事故 drill string free-fall

  由于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使钻柱失控顿入井底。

  3.3.10 跳钻 bit jumping

  钻井中钻头在井底工作不平稳使钻柱产生明显振动的现象。

  3.3.11 卡钻 sticking of tool

  在钻井过程中,由于沉沙、落物、地层膨胀等原因引起卡住钻头的事故。

  3.3.12 钻具事故 drilling stem accident

  指钻杆、钻铤、各种工具接头及辅助工具在井下发生的断脱事故。

  3.3.13 落物事故 junk accident

  指钻头、牙轮、滚珠、刮刀片、钳牙等工具或物体掉入井内的事故。

  3.3.14 碰天车 run into crown-block

  在起钻过程中,由于故障或误操作而造成游动滑车碰撞天车的事故。

  3.3.15 钻井液污染 drilling fluid contamination

  外来物质侵入钻井液使其性能变坏的现象。

  3.3.16 危险品 dangerous articles

  指能引起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有害、放射性等性质的物质。

  3.3.17 物探爆炸事故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out-burst accident

  指发生在野外地震队作业过程中的炸药、雷管爆炸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

  3.3.18 殉爆 propagation firing

  一部分爆炸器材爆炸时,在一定距离之内,引起没有任何联系的另一部分爆炸器材爆炸的现象。

  3.3.19 绞车粘卡 winch sticking

  测井起下电缆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异常情况使电缆粘结或仪器卡死的情况。

  3.3.20 电缆打纽 electric cable wring

  电缆外皮铠装钢丝环绕力旋转的影响使电缆在某一位置扭成麻花状,若扭力过大或继续堆积电缆,则可能使电缆麻花扭成一团疙瘩,即为电缆打纽。

  3.3.21 电缆缠绕油管事故 electric cable coiled tubing accident

  在提升测井仪器过程中,由于电缆的铠装螺旋,使电缆与油管尾部发生缠绕的事故。

  3.3.22 误射孔 mistaking perforation

  没有按照地质设计(射孔通知单)要求的目的地层进行射孔作业,而错误地射到目的层以外的其他层位,称为误射孔。误射孔是射孔作业的重大技术质量事故。

  3.3.23 跑油事故oil leak accident

  油气不从正常流程流动,而从分离器的安全阀或水压套炉的用气管线流出。称为跑油。

  3.3.24 非控制泄漏 uncontrolled releasd

  指烃类、有毒及有害物质的事故性泄漏。

  3.3.25 (清蜡过程)跳、扭、顶、卡groove jumping、twisting、withstanding、sticking

  指油井在清蜡过程中钢丝跳槽、打扭和清蜡工具的顶钻、卡钻等。

  3.3.26 (抽油泵)液击 fluid hitting

  井下抽油泵在上冲程中,当泵腔未被液体充满时,泵腔顶部将会出现低压气顶。随后在下冲程中,游动阀一直处在关闭状态,直至与液体接触时的一瞬间,液压突然升高,阀被打开为止。这一工况称为液击。

  3.3.27 (抽油泵)气锁 gas lock

  抽油泵在上、下冲程中,如果泵腔内充满气体因不断受到压缩而膨帐,将使泵的游动阀和固定阀失去作用而产生的现象称为气锁。

  3.3.28 (热采井口)封隔器堵卡 packer plugging

  用封隔器隔热的井由于注汽后热管、封隔器热胀冷缩使它变形,或由于油井出砂在下泵起管柱中遇卡的现象

  3.3.29 (试井中)脱扣 dropout

  油井在测试时,下入井中的仪器、工具等,各联结螺纹脱落松掉的现象。

  3.3.30 (试井中)上顶 lifting

  在对高产稠油井进行测试时,由于井内的压力,使仪器、工具被顶住的现象。

  3.3.31 集输管线事故 gathering line accident

  指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发生积液。漏气、堵塞等造成的不能正常进行生产的事故。

  3.3.32 安全联锁 safety interlock

  安全联锁是利用机械或电气控制依次接通各个仪器及设备,并使彼此之间发生联系,当某关键参数达到极限值或误操作时,可互相展出协调动作,防止事故发生。

  3.3.33 窜气事故 gas blowby accident

  指天然气在净化过程中因停电等原因造成高压气窜至中、低压系统,导致闪罐、再生塔等中、低压设备超压、爆炸等事故。

  3.3.34 憋压 keeping down pressure

  脱硫再生系统停止运行后,如果富液继续进入,将在低压和余热下解析出大量酸气,使再生系统压力急剧上升,严重时使再生塔等低压设备 漏甚至爆破。

  3.3.35 管线水击 pipeline hydraulic impact

  天然气净化厂蒸气管线系统因气液混流时速差较大,流动时因液柱作用而产生强大的冲力,使管线剧烈振动,且使与之相连的设备跳动造成管线破裂、设备错位甚至拉裂事故。

  3.3.36 拦液发泡 holding back fluid foaming

  天然气净化厂脱硫吸收塔、再生塔因溶液酸气负荷的大幅度变化引起的拦液与发泡现象。

  3.3.37 液下喷射 subsurface injection

  是一种用于扑灭烃类储罐火灾的方法。将泡沫从储罐内燃烧液面以下的某一点注入,使泡沫升至液面而覆盖燃烧物蒸气。

  3.3.38 水沸溢 boilover

  指储存某些内储物的敞口储罐经过长时间安静燃烧后,火灾强度突然增大,伴随有燃烧油从罐中喷出的现象。

  3.3.39 油沸溢 slopover

  指向正在燃烧着的热油表面施放水流而引起的沸溢现象。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