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煤矿防火用阻化剂通用技术条件MT/T700—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7—12—30批准    1998—07—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哲、丁武昌、罗德孝、李家君、任伟。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防火用阻化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除高硫煤外的煤矿井下煤层和井上采落煤炭的防火。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1—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10.2—88  化学试剂  砷测定通用方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GB/T 672—88  化学试剂  氯化镁

  GB/T 6388—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阻化剂  inhibitor

  阻止煤炭氧化自燃的化学药剂。

  3.2  阻化率  inhibitory rate

  在实验室特定条件下,检验阻化剂阻化效果时原煤样和阻化煤样产生的CO体积浓度之差与原煤样产生的CO体积浓度的百分比。

  3.3  阻化寿命  life of prevent oxidize

  在实验室特定条件下,阻化剂能够有效阻止煤炭氧化自燃的时间。

  3.4  腐蚀率  erosion rate

  在实验室特定条件下,阻化剂对规定尺寸的金属试片日浸渍失重值。

  4  技术要求

[NextPage]

 

  4.1  阻化率:

  阻化剂对褐煤、烟煤的阻化率应不小于40%。

  4.2  阻化寿命:

  阻化剂对褐煤、烟煤的阻化寿命应不小于200min。

  4.3  腐蚀率:

  阻化剂对普碳钢的腐蚀率应不大于3mg/d•20cm2。

  4.4  砷含量:

  阻化剂中砷含量应不大于0.3mg/kg。

  4.5  重金属含量(以铅计):

  阻化剂中重金属含量应不大于2.0mg/kg。

  4.6  阻化剂在使用时,应无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无腐蚀性伤害。

  5  检验方法

  5.1  阻化率测定

  5.7.1  仪器设备

  a)检验装置如图1;

  b)圆盘粉碎机;

  c)标准筛:孔径0.35mm~0.56mm;

  d)鼓风干燥箱;

  e)托盘天平:感量0.5g;

  f)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

  5.1.2  检验前的准备

  a)原煤样的制备

  将采集的新鲜煤样(采样规程见附录A)5kg,用圆盘粉碎机粉碎,通过0.35mm~0.56mm标准筛,放入瓷盘中,置于鼓风干燥箱内,在温度为45℃~50℃条件下干燥,每隔1h称重一次,待煤样恒重后,取出装瓶密封备用。此样适用于阻化率和阻化寿命的检验。

  b)阻化剂水溶液的制备

  称取阻化剂试样20g±0.5g,放入100mL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进行溶解,待全部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标线,充分摇匀后备用。该水溶液的浓度为20%,适用于阻化率和阻化寿命的检验。

  c)阻化煤样的制备

  称取原煤样25g±0.5g,放入瓷盘中,量取阻化剂水溶液15mL,倒入原煤样中,搅拌均匀后,放入鼓风干燥箱内,在45℃~50℃恒温下进行干燥,每隔1 h称重一次,压碎结块,待煤样恒重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备用。

  5.1.3  检验步骤

  将称取的原煤样25g±0.5g和已制备好的阻化煤样分别装入反应管中,盖好联结塞,用玻璃浆糊密封连接处。把两个反应管同时放入恒温器中,用乳胶管联结检验系统,检查系统气密性。以100mL/min的流速通入空气,恒温器以2.5℃/min的速率升温,同时启动计算机,待命。当原煤样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体积浓度达到3×10—6时,给计算机指令,开始自动采样(1次/min)记录。恒温器升温至100℃±1℃时保持。每次共检验150min。最后打印曲线和阻化率总体计算结果。

  同一试样的检验平行误差在土3%之内。

  5.2  阻化寿命

  阻化剂的阻化寿命检验与阻化率检验步骤基本相同,但制备的阻化煤样不经烘干恒重,直接将阻化煤样装入反应管中,封好管口,下面检验步骤同前。每次检验要进行300min。然后打印曲线,计算阻化寿命。

  同一试样的检验平行误差在土6min之内。

  5.3  腐蚀率测定

  5.3.1  仪器、材料及试剂

  a)电热干燥箱;

  b)天平:精度为0.1 mg;

  c)游标卡尺:精度为0.02mm;

  d)Q235—A钢片试片:72mm×12.5mm×1.5mm;

  e)阻化剂:20%水溶液;

  f)柠檬酸氢二氨:10%水溶液;

  g)无水乙醇。

  5.3.2  测定步骤

  用120~140号木砂纸打磨金属试片,除去表面金属氧化物。然后用硬毛刷在自来水中洗去试片表面附着的研磨粉,用无水乙醇脱水、擦干,用游标卡尺测量试片表面积。

  将上述试片放入60℃电热干燥箱中,恒温30min后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用天平称量试片重量,精确到0.000 5g。

  将处理好的金属试片完全浸泡在装有阻化剂溶液的密闭容器中,在温度20~25℃环境中保持21d后取出试片。

  将取出的试片用硬毛刷在自来水中冲刷干净,用无水乙醇脱水,在60℃电热干燥箱中恒温30min后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用天平称量试片重量(精确到0.000 5g)。

  若试片在自来水中冲刷不掉腐蚀生成物时,用10%柠檬酸氢二氨水溶液浸泡,除去腐蚀生成物。

  5.3.3  测定结果

  腐蚀率计算公式:

  C=(W/21)•(20/S)    ……………………(1)

  式中:C——试片平均腐蚀率,mg/d.20cm2;

  W——试片平均失重值,mg;

  S——试片实测表面积,cm2。

  5.4  砷含量的测定

  按GB/T 610.2规定的方法进行。

  5.5  铅含量的测定

  按GB/T 672规定的方法进行。

  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a)每批产品出厂前要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见表1。

 
  b)出厂检验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或委托技术归口单位进行,检验合格并发给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6.2  型式检验

  6.2.1  由煤炭工业部指定的单位负责进行。检验合格并取得产品检验合格证后方可生产使用。

  6.2.2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定型鉴定时;

  b)正常生产后,若是原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动,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正常生产时,每年应进行一次;

  d)停产1年后再次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6.2.3  型式检验的样品由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每次取样量不少于0.5kg。

  6.2.4  型式检验包括本标准全部项目。

  6.3  判定规则

  在检验项目中,若有一项不合格时,抽取双倍的试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如仍有不合格时,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

  应符合GB 191和GB/T 6388的规定。

  7.2  包装

  a)阻化剂产品用玻璃丝编织袋(内衬塑料袋)或者用塑料桶等包装。

  b)包装内应附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

  7.3  运输

  产品可采用铁路或公路运输。

  7.4  贮存

  贮存时应放置在干燥通风处,防止日晒和雨淋。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煤阻化剂检验用煤样采集规定

  A1  采取新开采的新鲜煤样。

  A2  采样前,先把煤层表面受氧化部分剥出,再将采样点前面的底板清理干净,铺上油布或帆布等物,然后经过整个煤层沿与煤层层理垂直方向划两条线,两条线之间的距离为20cm,在这两条线之间采出厚度为20cm的一层煤作为初采煤样。

  A3  将初采煤样应在铁板上粉碎成20mm~30mm大小的块度,仔细混合后,用圆锥四分法缩分至10kg~20kg为最后所选试样。

  A4  将所选煤样立刻装入罐(铁质、塑料等)内,密封好,以防漏气氧化变质。

  A5  每个煤样备有二张标签见表A1,一张用防潮纸(或蜡纸)包好,随同煤样装入煤罐中,另一张纸贴在煤罐外壁上。

  A6  采样时,防止矸石或夹石混入煤样内。

  A7  勿在地质变化(如断层、褶曲等)处附近采样,如果特别需要采样时,必须说明。

  A8  必须要专业采样人员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