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K1435—1986《硫化钠》,对GB10500—1989《工业硫化钠》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JISK1435—1986相比存在以下主要差异:
本标准将产品分成三类。1类为普通硫化钠,与JISK1435—1986中1种相同;2类为低铁硫化钠,与JISK1435—1986中2种对应;3类为高含量硫化钠,JISK1435—1986中未规定。
1类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个等级。其中优等品指标基本达到JISK1435—1986指标要求,同时增加一项水不溶物指标。2类分一等品、合格品二个等级。
主含量试验方法与JISK1435—1986相同,但本标准计算主含量时扣除了硫代酸钠和亚硫酸钠,实际含量高于JISK1435—1986。
本标准中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铁、水不溶物、碳酸钠含量均采用原国标方法,与JISK1435—1986相比,快速、准确、简便。
本标准与JISK1435—1989相比作了如下重要修改:
重新划分了产品类型,将产品分为1类、2类、3类,增加了低铁硫化钠和高含量硫化钠品种,取消了原国标乙种产品。
修改补充了铁含量试验方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ISK1435—1989。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亿利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富川化工公司、内蒙古远兴天然碱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参加单位:云南一平浪盐矿。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国强、郭凤欣、吕红霞、赵增坤、王尚君、吕永明。
本标准于1989年12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委托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硫化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块状、片状和粒状工业硫化钠,该产品主要用于造纸、染料、选矿、印染等行业。
分子式:Na2S•xH2O。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l90—19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601—1988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2一1988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1988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3049—1986 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邻菲哕啉分光光度法
(neq ISO 6685:1982)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ISO 3696:1987)
[NextPage]
3 产品分类
本标准将工业硫化钠产品分为三类:1类为普通硫化钠(俗称红碱);2类为低铁硫化钠(俗称黄碱),
3 类为高含量硫化钠。
4 要求
4.1 外观:黄色或红褐色块状、片状和粒状。
4.2 工业硫化钠应符合表1要求。
5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之规定制备。
安全提示:本标准中使用的强酸强碱均具有腐蚀性,操作时应谨慎,避免溅出;挥发性有机溶剂有害人体健康且易燃,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并防止与明火接触。
5.1 试验溶液的制备
5.1.1 对于全溶取样:用已知重量的称量瓶,称量约30g全溶试样,精确至0.01 g。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不含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为试验溶液A。
硫化钠固体试样质量(m)按式(1)计算:
式中:m1——制得全溶液体的质量,kg;
m2——整桶硫化钠净质量,kg;
m3——用称量瓶称取的全溶试样质量,kg。
5.1.2 对于包装过程中取样:称量约10g固体样品,精确至0.01g。放入400mL烧杯中,加100mL水,加热溶解。冷却,移入1 000mL容量瓶中。用不含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为试验溶液B。
试验溶液A或试验溶液B用于硫化钠、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铁、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5.2硫化钠(Na2S)含量的测定
5.2.1 方法提要
在弱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碘标准溶液,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反滴定,测出总还原物。另取一份试液,加入碳酸锌悬浮液,沉淀硫离子。以碘量法测出硫代硫酸钠和亚硫酸钠含量。两者之差即为硫化钠含量。
5.2.2 试剂和材料
5.2.2.1 冰乙酸溶液:1+10;
5.2.2.2 碘标准滴定溶液:c(1/2I2)约为0.1 mol/L;
5.2.2.3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约为0.1 mol/L;
5.2.2.4 淀粉指示液:5g/L。
5.2.3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25mL碘标准滴定溶液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25mL水,10mL冰乙酸溶液。在摇动下用移液管加入10mL溶液A或溶液B。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2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5.2.4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硫化钠(Na2S)含量X1按式(2)计算:
式中:V1——加入碘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2——滴定中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3——5.3.3滴定中消耗的碘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1——碘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c2——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固体试样质量,g;
0.03903——与1.00mL碘标准滴定溶液[c(1/2I2)=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硫化钠的质量。
5.2.5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
5.3 亚硫酸钠(Na2SO3)含量的测定
5.3.1 方法提要
在试液中加入碳酸锌悬浮液,沉淀硫离子。取一份滤液以碘量法测定硫代硫酸钠和亚硫酸钠含量,另取一份滤液,加入甲醛掩蔽亚硫酸钠后测定硫代硫酸钠。二者之差即亚硫酸钠含量。
5.3.2 试剂和材料
5.3.2.1 95%乙醇;
5.3.2.2 碳酸钠溶液:100g/L;
5.3.2.3 硫酸锌(ZnSO4•7H2O)溶液:100g/L;
5.3.2.4 冰乙酸溶液:1+10;
5.3.2.5 碘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同5.2.2.2;
5.3.2.6 淀粉指示液:5g/L。
5.3.3 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200mL溶液A或溶液B,置于500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40mL碳酸钠溶液、80mL硫酸锌溶液、25mL乙醇,加水至刻度,摇匀。干过滤,弃去前10mL滤液。用移液管移取100mL滤液(剩余滤液用于硫代硫酸钠含量的测定),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冰乙酸溶液、2mL淀粉指示液,用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溶液出现蓝色即为终点。
5.3.4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亚硫酸钠(Na2SO3)含量X2按式(3)计算:
式中:V3——滴定中消耗的碘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4——5.4.3滴定中消耗的碘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碘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固体试样质量,g;
0.06302——与1.00mL碘标准滴定溶液[c(1/2I2)=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亚硫酸钠的质量。
5.3.5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
5.4 硫代硫酸钠(Na2S2O3)含量的测定
5.4.1 方法提要
在试液中加入碳酸锌悬浮液,沉淀硫离子。在滤液中加入甲醛溶液掩蔽亚硫酸钠。用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硫代硫酸钠。
5.4.2 试剂和材料
5.4.2.1 甲醛;
5.4.2.2 碳酸钠溶液:100g/L;
5.4.2.3 硫酸锌(ZnSO4•7H2O)溶液;100g/L;
5.4.2.4 冰乙酸溶液:1+10;
5.4.2.5 碘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同5.2.2.2;
5.4.2.6 淀粉指示液:5g/L。
5.4.3 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100mL 5.3.3干过滤后的滤液,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5mL甲醛溶液、10mL冰乙酸溶液、2mL淀粉指示液,用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溶液出现蓝色即为终点。
5.4.4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硫代硫酸钠(Na2S2O3)含量X3按式(4)计算:
式中:V4——滴定中消耗的碘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碘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固体试样质量,g;
0.158——与1.00mL碘标准滴定溶液[c(1/2I2)=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硫代硫酸钠的质量。
5.4.5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
5.5 铁含量的测定
5.5.1 方法提要
用过氧化氢将硫化物氧化成硫酸盐,赶净多余的过氧化氢,用盐酸酸化溶液,再用抗坏血酸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在pH2—9范围内,二价铁与邻菲哕啉生成红色络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510nm)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5.5.2 试剂和材料
同GB/T 3049一1986第3章,并符合以下要求:
5.5.2.1 30%过氧化氢;
5.5.2.2 无水碳酸钠溶液:100g/L。
5.5.3 仪器、设备
同GB/T 3049—1986第4章。
5.5.4 分析步骤
5.54.1 工作曲线的绘制
按GB/T 3049—1986的5.3的规定绘制工作曲线。
5.5.4.2 试验溶液的制备
用移液管移取10mL溶液A或溶液B(对于低铁硫化钠,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1g,加20mL水溶解),置于150mL烧杯中。滴加过氧化氢(加入量为固体样品量的5倍再过量1.5mL),摇匀,放置5min。加入0.5mL无水碳酸钠溶液,加热沸腾5min。加入0.5mL(1+1)盐酸溶液,继续加热1min。冷却,用少量水将溶液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
5.5.4.3 空白试验溶液的制备
除不加试样外,其余同试验溶液的制备。
5.5.4.4 测定
按GB/T 3049—1986的5.4的规定,从“必要时加水至约60mL”开始对试验溶液和空白试验溶液进行操作。
5.5.5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铁(Fe)含量X4按式(5)计算:
式中:m1——根据测得的试验溶液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铁质量,mg;
m0——根据测得的空白试验溶液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铁质量,mg;
m——固体样品的质量,g。
5.5.6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1类、3类为不大于0.008%,2类为不大于0.0006%。
5.6 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5.6.1 试剂和材料
5.6.1.1 盐酸溶液:1+6;
5.6.1.2 酚酞指示液:10g/L;
5.6.1.3 酸洗石棉:取适量酸洗石棉,用盐酸溶液煮沸20min。用布氏漏斗过滤并洗至中性。再用氢氧化钠溶液(50g/L)煮沸20min,用水洗至中性。用水调成糊状,备用。
5.6.2 仪器、设备
古氏坩埚:25mL。在古氏坩埚筛板上、下各均匀地铺约1mm-2mm厚的处理过的酸洗石棉,用热水抽滤洗涤至滤出液内不含石棉毛絮为止。将此坩埚烘干,冷却、称量。再用热水洗涤,于105℃~110℃烘干,冷却、称量。如此重复直至坩埚恒重为止。
5.6.3 分析步骤
用已知质量的称量瓶称取全溶试液约30g[按式(1)计算固体样品质量],或固体试样约10g,精确至0.01g,置于400mL烧杯中。用200mL水溶解,加热至沸腾。澄清,用古氏坩埚抽滤,用热水洗至中性(以酚酞指示液检验)。于105℃-110℃干燥至恒重。
5.6.4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水不溶物含量X5按式(6)计算:
式中:m1——古氏坩埚质量,g;
m2——古氏坩埚质量和水不溶物质量,g;
m——固体试样质量,g。
5.6.5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5%。
5.7 碳酸钠(Na2CO3)含量的测定
5.7.1 方法提要
用过氧化氢将硫化物氧化成为硫酸盐。加硫酸使碳酸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以乙醇、丙酮混合液吸收,以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5.7.2 试剂和材料
5.7.2.1 乙酸铅试纸;
5.7.2.2 碱石棉;
5.72.2.3 硫酸溶液:1+3;
5.7.2.4 30%过氧化氢溶液:1+3;
5.7.2.5 混合溶剂:将1份乙醇与1份丙酮混合;
5.7.2.6 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c(KOH)约为0.05mol/L。
a)制备:称取约3.5g氢氧化钾,置于烧杯中,加150mL丙三醇,加热溶解。用少量混合溶剂溶解0.2g百里香酚酞和0.005g百里香酚蓝,加入到烧杯中。用混合溶剂稀释到约1000mL。贮于棕色瓶中,放置24h,备用。
b)标定:用移液管移取25mL无水碳酸钠标准溶液,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与碳酸钠分析装置系统相连后,按5.7.4之规定进行操作。
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KOH)]按式(7)计算:
式中:c1——无水碳酸钠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V1——移取无水碳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滴定中消耗的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5.7.2.7 无水碳酸钠标准溶液:c(1/2Na2CO3)约0.04mol/L标准溶液。
称取2.1g于270℃~3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烧杯中,用水溶解。全部转移到1 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7.2.8 称取约0.1 g氢氧化钾置于烧杯中,加150mL丙三醇,加热溶解。与用少量混合溶剂溶解的0.2g百里香酚酞和0.005g百里香酚蓝共同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混合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
5.7.2.9 吸收液:按5.7.4分析步骤,在吸收管(7)中加入2/3体积(约80mL)的参比溶液。于圆底烧瓶中用移液管加入10mL无水碳酸钠标准溶液。当加酸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后溶液颜色变黄时,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至与参比溶液相同的颜色后使用(吸收液连续使用数次后,溶液颜色发暗时应重新更换)。
5.7.3 仪器设备
碳酸钠测定装置见图1。
5.7.4 分析步骤
按图1装好碳酸钠测定装置。用移液管移取100mL溶液A或溶液B,置于250mL圆底烧瓶(1)中。加入15mL过氧化氢溶液,连接好装置。加热并打开水真空抽气。控制吸收管中气泡间断冒出的速度。加热片刻后从分液漏斗(3)中加入10mL硫酸溶液。分解放出的二氧化碳在置于光照的白色背景前的吸收管(7)中吸收。随即用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与参比溶液相同的颜色。3min内不变色为终点。如吸收管(8)的颜色比参比溶液有明显变化,表明二氧化碳未完全被吸收管(7)的溶液吸收,应重新进行测定。
5.7.5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碳酸钠含量X6按式(8)计算:
式中:C——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V——滴定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m——固体试样质量,g;
0.0530——与1.00mL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c(K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碳酸钠的质量。
5.7.6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
6 检验规则
6.1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项目为出厂检验项目。
6.2 每批产品不超过60t。
6.3 取样方法
6.3.1 全溶取样:对于桶装块状产品,从每批中随机选取一桶。剖开桶皮,将硫化钠击碎,迅速倾入已知重量的溶解槽中,称得硫化钠质量后加水溶解。为加速溶解可用蒸汽加热。溶解完全后继续加水,配成20%(m/m)的溶液并称其质量。混匀后在不断搅拌下,用内径10mm~15mm带有梢口的玻璃管,以管内外液面相平之速度插至2/3处,取出不少于300g的液体样品。立即装入清洁、干燥的广口瓶中密封,瓶上粘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名,供当日检验用。
对于袋装片状、粒状硫化钠,从每批中随机选取3袋(50kg装)或6袋(25kg装),按上述方法溶解取样。
6.3.2 生产厂可在产品包装过程中取代表性液态样品,冷却后制成固体样品。按5.1.2的规定制备试液或将所取固体样品全部溶解再制备相当浓度的试液进行检验。当供需双方发生质量争议时,以全溶取样检验结果为准。
6.4 工业硫化钠由生产厂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规定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每批出厂产品都符合本标准要求。试验结果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采样复验,复验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家?螅?蛘???肺?缓细瘛?BR>6.5 使用单位有权按本标准的规定对所收到的工业硫化钠进行验收,验收应在货到之日算起的一个月内进行。
6.6 检验结果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采样复验,复验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6.7 采用GB/T 1250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
7 标志、标签
7.1 工业硫化钠包装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商标、净含量、等级、本标准编号及GB190—1990规定的腐蚀品标志。
7.2 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商标、净含量、等级、批号或生产日期、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证明和本标准编号。
8 包装、运输、贮存
8.1 1类、2类工业硫化钠采用铁桶或根据用户要求并符合贮运安全要求的包装,3类工业硫化钠采用铁桶包装。每桶(袋)净含量为25kg、50kg或150kg。
8.2 铁桶包装应保证桶盖密封牢固;其他包装方式应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符合贮运安全的有关规定。
8.3 工业硫化钠产品贮存时应通风良好,防止雨淋、受潮、受热,不得与酸及腐蚀性物品接触。
8.4 工业硫化钠产品运输时应注意防止日晒、雨淋、受热,保持包装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