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灾害学
2006-11-21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海洋环境指地球上海和洋的总水域,包括海水及其溶解物、悬浮物、海底沉积物、海洋生物等。茫茫海洋覆盖着全球70.2%的大地表面,中国濒临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有1.8万公里海岸线和广阔的陆架浅海及散布在东南沿海的许多海岛。海洋在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类鲜美食物和遍及各大洲的水上通道外,还制造着台风、风暴潮、海底地震、海啸、海底滑地等各种海洋灾害。无疑海洋灾害学正是研究各类海洋灾害的科学。
海洋灾害学研究主要从灾害调研人手。反映导致海洋灾害的自然现象变异方面的资料,由于多数有海洋预报、海洋资料部门,以及气象、水利部门的有关专门机构收集、贮存和处理分析,因此这部门资料应是全面而可靠的。本研究属于突发性海洋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的时间尺度从数分钟至数十天不等,如一次地震海啸灾害一般延续数分钟或几十分钟,而海浪和海冰灾害过程则可延续数小时、数天或数十天。具体讲应注意三个原则:
其一,突出主要,兼顾一般。我国海洋灾害中损失最严重的是风暴潮,且我国风暴潮灾害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研究的重点应是历年的灾害损失的统计特征;其二,以变度为基础,重视灾度。如沿海和海上经济及社会的发展,物价的变动,灾害发展的评估方法的不准确等因素也造成各年代间的差异悬殊,因此当前的研究必须以变度为基础,同时高度重视灾度资料的分析、研究、核实;其三,要在研究中注意发现各种海洋灾害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海洋灾害有海上灾害及海岸灾害,基本上是由于地球水圈变异活动引发的。但该类中各种灾种又在引起海洋水体变异原因上归屑于大气原因为主引起的,如风暴潮、海浪、海冰等;岩石圈活动为主引起的,如海啸;生物圈变异加入人类活动为主引起的,如赤潮等。
海洋灾害学所揭示的海洋灾害机理是:大气的强烈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寒潮及冷空气等;海洋水体本身的扰动或状态骤变,如海水结冰,海洋潮汐、地裂缝、地塌陷等岩石圈运动等。统计表明,海洋自然灾害主要威胁海上及海岸,有时还危及自岸向陆广大纵深地区的城乡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如强风暴潮所致的海浸即海水上陆,在中国少则几公里,多则20~30公里,甚至达70公里,一次海潮能淹没7个县,近百万人受灾。
以风暴潮灾害为例:风暴潮灾害居海洋灾害之首,全球绝大多数因风暴潮引起的特大海岸灾害都是由风暴潮造成的。历史上,荷兰曾不止一次地被海水淹没,又不止一次地从海洋里夺回被淹没的土地,它们约占荷兰全部土地的3/4。美国也是一个频繁遭受风暴潮灾的国度,既有飓(台)风的风暴潮,又有温带大风的风暴潮。美国东海岸以及墨西哥湾沿岸,濒临大西洋,在夏、秋季节多发生飓风风暴潮。仅20世纪上半叶,美国死于风暴潮灾有1万多人,经济损失大于25亿美元,现在美国每10年就发生1~2次较大飓风风暴潮,经济损失近5亿美元。
中国的风暴潮灾害更是触目惊心。1782年的一次强风暴潮曾使山东无棣至潍县等7县受害;1895年4月28日渤海湾的风暴潮,毁掉了大沽口几乎全部建筑物;1922年8月2日一次强台风风暴潮袭击汕头,据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考证有7万人丧生;1949年上海解放初期,强台风登陆,上海市区街道水深1~2米,死难者有1670人;1969年强台风使汕头受灾,毁良田10万公顷,使1554人丧生。
海洋灾害无疑是可以减轻的。中国在过去的30年内,在一系列主要海洋自然灾害的监视、监测、调研、分析预报及警报技术建设上做了工作,完成了“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研究”的攻关项目,其总体水平已接近国际水平,特别是正初步掌握海洋灾害(自然变异)的诊断分析科学技术等。概括讲我国海洋减灾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建立与国际相联系的海洋减灾体系,避免发生那种灾害经济损失随海上及沿海经济增长而急剧增加或翻番的情况,重点在减轻风暴潮、海浪;海冰、地震海啸、赤潮等主要灾种上下功夫。
海洋灾害学要求强化的海洋减灾研究方向是:由于海洋性自然变异过程和人类经济及社会相互作用,赋予了海洋自然灾害的综合特性及复杂性,所以对海洋灾害规律、机理、群发和伴生特性以及它们在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又不只是海洋科学单学科的问题,而是涉及气象、地球物理、生物等学科的综合性问题。现代海洋灾害学主要研究的关键性课题及重要分支学科有:(1)各类海洋灾害成灾规律研究,包括各种不同灾种之间相互影响;(2)海洋自然灾害变异强度与成灾灾度关系和海洋灾害社会经济学研究等;(3)重点海洋减灾示范区工程研究及海岸灾害区划研究;(4)某些海洋灾害(如赤潮)人工控制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5)重大海洋灾害及其灾后的综合性科技研究;(6)海洋监测网络及其海洋灾害立体监视预警学研究等。
——摘自《安全科学技术百科全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