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生态灾害学

2006-11-21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目前人类所能探测到的宇宙范围内地球是惟一具有生命活动的星球。生物一方面依附于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也在改造着周边的环境。所谓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研究对象包括生物群落、自然循环、某种生物体与他种生物体之间关系等。因此有理由认为生态学研究是现代灾害学及环境科学的基础研究内容之一。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态灾害学是现代生态与灾害学的交叉科学。
  一般地看生物与自然灾害有如下关系:(1)有害生物对人类构成直接危害;(2)有害生物对农牧渔业的危害;(3)有益生物的被破坏往往带来严重后果;(4)生物多样性锐减使种质资源受到破坏,将给人类利用生物资源带来极大的困难。系统地、历史地看,人类对自然灾害和减灾途径的认识是“吃一堑,长一智”,这些认识包括:人类是自然灾害的受灾体;人类是能够认识并逐渐减轻自然灾害的;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及制造活动会诱发并加剧自然灾害;事故及灾害的教训告诫人类不能只是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夺。这里有三个生态灾害学法则:其一,频发的灾害周期与人口限度法则;人口增加超出生产条件的限度,→过度垦伐,破坏自然生态→生产条件进一步恶化,灾害增加→自然资源的承载力急剧下降,人口被迫迁移,形成“限度”法则周限;其二,灾害治理的工程法则,纵观中外古今历史,开发水利,治理水害已成为任何一个民族生存攸关的大事,但不利于水利建设的人和事,史书更有颇多的指斥。为此灾害治理的工程法则为:治理水害、开发水利工程→水旱危害度降低→农业持续性发展;水利工程停滞、间断或弃毁→水灾肆虐危害增高;其三,灾害的惩罚及自然的补偿法则:人类与自然的物质交换,破坏了自然生态规律→自然灾害惩罚;生态条件的恶化→新的物质交换条件形成;人口随之转移。如我国人口正向渤海湾黄河三角洲,东海岸长江三角洲和南海岸珠江三角洲等地迅速集结,任其发展,这些地区的可持续之路是难走的。
  纵观我国生态灾害的国情有如下基本危机性国情:(1)土的问题,中国现有耕地面积不足15亿亩,人均只有1.3亩,其中贫瘠缺水、盐碱类的低产田有6亿亩,可灌溉面积不足7亿亩,旱涝保收田仅5亿亩,再加上工业建设,城市化发展及农村劳力转移,可耕地面积每年骤减,生态失调问题严重;(2)水的问题,中国是贫水国,人均占水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当前面临的几大问题是:主要河流流量下降,内河湖泊蓄水量下降,城市洪水频发、水污染严重等;(3)森林问题,中国人均森林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分布极不均匀,如华北占4.5%,西北2.5%;(4)人口问题更成为加剧生态灾害的重要因素。从上述分析发现,人类很难在地球上找到一块未经人类染指的“净土”,从而导致了生态灾害中人为因素比重的增大。
  值得注意:生态灾害是一种慢性或积累性灾害,在初发期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甚至此类活动能显现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仅从人类对土地利用不当造成的生态灾害类型作一归纳:(1)水土流失是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与损失的生态灾害;(2)森林锐减,统计表明到2005年我国70%的林业局将无林可采;(3)草场退化,由于过度放牧和开发等因素而导致全国草地生产能力降低和退化问题十分严重;(4)土地沙化,近50年来我国土地沙化之速度大大超过对其治理速度;(5)渔业捕捞过度,使渔业资源枯竭等。
  生态灾害学强调的控制对策是要更新观念,全面调整人类的不当行为,具体讲要勾画出一个总体的减灾框架:第一,土、水构成的平面生态,土、水构成的立体生态,土、水、林、人构成的社会生态;第二,发展生态工程和以水、土为主的生存工程,以林为主的调适工程,以土、水、林、人四者为中心的资源配置综合工程;第三,总体讲,平面生态的生存工程主要减少现实的灾害危害;立体生态的调适工程主要是调查潜在性灾害,使之由恶性循环过渡为良性循环;而社会生态的综合工程主要是协调工农业的资源配置,尤其是调整人力,以考虑建立自然生态的减灾协调模式。总之,这些都是对建立大生态观下的防灾减灾有指导作用的思路。
  
  
  ——摘自《安全科学技术百科全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上一篇:减灾救助学

下一篇:客运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