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为正确、科学、快速、有效处置突发性重特大伤亡事故,防止伤亡事故扩大,减少损失而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二)科学性原则。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制定预案也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制定出严密、统一、完整的应急救援方案,使预案真正具有科学性。
(三)实用性原则。要讲究实效。应急救援预案应符合企业现场和当地的客观情况,具有适用性和实用性,便于操作。
(四)权威性原则。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工作,所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明确救援工作的管理体系,救援行动的组织指挥权限和各级救援组织的职责和任务等一系列的行政性管理规定,保证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保证预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法律保障。
(五)从重、从大的原则。以本单位可能发生最高级别的事故考虑。
(六)分级的原则。分级制定,分组管理和实施。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素
应急救援预案通常应该包括以下要素:
(一)对紧急情况和事故灾害的辨识、评价;
(二)对人力、物资和工具等资源的确认与准备;
(三)指导建立现场内外合理有效的应急组织;
(四)设计应急救援行动战术;
(五)制定事故后的现场清除、整理及恢复措施等。
应急预案除上述要素外,还应该实现下列要求:明确应急系统中各机构的权利和职责、建立培训及演习等准备程序、对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的论述、对特殊危险建立专项应急预案等等。
三、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本步骤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组,并进行分工,明确职责;
(二)收集有关资料:含收集水文、地质、基本情况,本辖区的地理、气象、环境、人口、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社会公用设施和应急救援力量现状。
(三)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对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来说,企业应系统地确定和评估危险因素、重大危险源,它们可能导致什么事故和紧急事件发生,即对危险源进行潜在事故分析。并且不仅要分析那些容易发生的事故,还应分析虽不易发生却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
企业所作的潜在事故分析应包括以下问题:
l、可能发生重大事故;
2、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过程:
3、非重大事故可能导致发生重大事故需经历的时间;
4、如果非重大事故被消除后,它的破坏程度如何;
5、事故之间的联系;
6、每一个事故可能导致的后果。
要分析重大危险源所存在的危险物质的危险性,以便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贮存管理和处置方面完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可从生产厂家附带的危险物质说明书中获得危险物质的特性。
(四)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的基础上,就可着手进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根据各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具体情况不同,应急救援预案也应有所区别。编写的内容要具体细致,落实到人:每一项任务要注明执行单位、负责人、配备器材、通讯方式、行动路线、实施步骤等。编制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都应编制一个现场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2、企业必须进行重大事故潜在后果的评估;
3、对于一个只有简单装置的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可安排工人在一旁观察并要求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报告应急机构,由应急机构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对于具有复杂设施的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更具体,应充分考虑每一个可能发生的重大危险,以及它们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1)对潜在事故危险的性质和规模及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可能关系进行预测和评估:
(2)制订与场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实施机构进行联系的计划,包括与紧急救援服务机构的联系;
(3)在存在重大危险设施的危险源内外,报警和通讯联络的步骤;
(4)任命现场事故的管理者和现场主要管理者,并确定他们的义务和责任;
(5)确定应急控制中心的地点和组成;
(6)在事故发生后现场工人的行动步骤、撤离程序等;
(7)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外工人和其他人的行为规定。
5、在存在危险设施的危险源内外,应制订事故现场的工人应采取的紧急补救措施。特别应包括在突发事故发生初期能采取的紧急措施,如紧急停车等:
6、预案应包含召集在危险源其它部位或非现场的主要人员到达事故现场的规定;
7、企业应确保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所需的人员和应急物资等能及时、迅速到达或供应;
8、企业应与事故应急服务机构评估可能发生的事故,并保证一旦事故发生以后有足够的人员和应急物资以执行应急处理预案:
9、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需要社会应急服务机构帮助的情况下,企业应弄清这些服务机构到现场开始进行抢救所需的时间,然后考虑在这个时间内工人能否抑制事故的进一步发展;
10、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充分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由工人生病、节日和危险设施停止运行期间工人不在岗位时,应配备足够的人员以预防和处理事故发生。
(五)形成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
应急救援预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应急行动的有效工具。一个完整的应急救援预案是包括总预案、程序、说明书、记录的一个四级文件体系。
l、一级文件——总预案。它包含了对紧急情况的管理政策、预案的目标,应急组织和责任等内容。
2、二级文件——程序。它说明某个行动的目的和范围。程序内容十分具体,例如该做什么、由谁去做、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等等。它的目的是为应急行动提供指南,但同时要求程序和格式简洁明了,以确保应急队员在执行应急步骤时不会产生误解,格式可以是文字叙述、流程图表或是两者的组合等,应根据每个应急组织的具体情况选用最适合本组织的程序格式。
3、三级文件——说明书。对程序中的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供应急组织内部人员或其他个人使用,例如应急队员职责说明书、应急监测设备使用说明书等。
4、四级文件——对应急行动的记录。包括在应急行动期间所做的通讯记录、每一步应急行动的记录等。
从记录到预案,层层递进,组成了一个完善的预案文件体系,从管理角度而言,可以根据这四类预案文件等级分别进行归类管理,即保持了预案文件的完整性,又因其清晰的条理性便于查阅和调用,保证应急预案能得到有效运用。
(六)对预案进行评估:
预案编制出来后,要通过演练、收集同类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救援中的经验教训,检验预案每一方面的实效性,便于预案的进一步修改、补充和更新。
(七)预案的修订和完善:
要定期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维护,根据演练、检测结果完善应急计划。
(八)将应急救援预案分送有关政府部门备案,下发相关执行单位。
四、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本格式和内容
应急救援预案编写的基本格式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基本内容应该包括:
(一)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含企业的概况,主要包括企业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以及企业的平面图。
(二)周边环境、社区的基本情况。
(三)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
1、危险源的事故特征
分析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导致事故发生的过程,事故可能导致的后果。
2、危险源的地理特征。
企业所处的具体位置和气象条件,发生事故的扩散范围,扩散路线和模式,周边人口分布情况,重要目标及设施。
3、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图。
(四)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含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建立、人员配置、职责任务、人员安排、指挥权限、预案的启动、报告报警方法、通讯联络方式、对外信息报告和发布规定等。
(五)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建立、任务和训练:含应急救援人员配置,任务职责,抢救程序,抢救目标定位,个人防护设施,训练及管理措施等。
(六)应急救援装备配备:含与事故类型相适应的救援设备设施的配置数量、品种、分布及存放位置,平时的保养和维护。
(七)事故现场应急抢险的方案和处理程序:含与事故类型相适应的处置方法、技术措施、工程抢修、处置程序等。注意:每一个危险源要有一套现场处理方案和处理程序。
(八)紧急安全疏散方案:依据对可能发生重特大事故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1、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
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主要包括现场指挥,撤离路线与方案,撤离中的防护方法及设施;周边人员的疏散组织及方案,事故外围的工作组织和人员行动准则。
(九)现场医疗救护方案:含事故应急救援的医疗救护方案,医疗服务机构的联系,简单救护设施配备,伤亡者抢救方案和分工,抢险专业队伍的救助技能、自救和个人防护技术知识。
(十)专家咨询系统:由与事故有关的各个领域的专家直接组成,包括专家名单和联系方式。
(十一)社会救援预案的联系协调:含了解当地救援机构及救援力量,救援设施能力,当地政府救援预案,与当地救援机构的联系方法。
(十二)事故后的恢复程序:明确事故后检测、检查受影响地区的办法,应急状态的取消程序和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十三)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含预案的培训范围、时间和演练要求。
(十四)应急救援预案的维护和修订:
l、明确每项计划更新、维护的负责人。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与修订方法、程序。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以下内容:
1、基本情况
(1)地理、气候情况;
(2)危险源情况;
(3)本地域或企业灾情预测;
(4)救援力量分布等。
2、组织机构的构成及职责
(1)组织机构的组成,包括各种队伍的编制;
(2)各类人员的职责。
3、各种应急程序及其他文件
(1)应急程序;
(2)各种说明书;
(3)记录表格;
(4)有关图表。
4、各种制度
(1)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制度。
(2)对预案演练、修改的一些制度规定。
[NextPage]
五、危险源辨识和评价
重大危险源评价是编制预案的重要依据,所以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是预案编制的基础工作。通过搜集整理初步的信息,确定了本地域或企业的危险因素后,必须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系统的分析,界定出系统中的哪些部分、区域是危险源,其危险的性质、危害程度、存在状况、危险源能量与物质转化为事故的转化过程规律、转化的条件和触发因素等。最后确定重大危险源以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后果的严重程度等。
(一)危险源普查
在危险源辨识和评价之前,应对危险源进行普查。
(二)危险源辨识概述
根据国家标准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火工、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看,某个车间仓库可能是危险源;从一个车间来说,某工序的一部分可能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危险源的危险程度决定于三个要素: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者危险物质的大小,危险源能量强度越大,潜在危险性越大。因此,潜在的危险性是危险源的固有属性,决定着事故的规模和程度。
一定数量的危险物质或一定强度的能量,由于存在条件不同,其现实的危险性不同,被触发转换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也不相同。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存在条件分析包括:存储条件(如堆放方式、盛装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的障碍物、通风及其他物品情况),物理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化学稳定性,设备状况(设备完好程度、设备缺陷、维修保养情况等),防护条件(如防护措施、故障处理措施、安全标志等)。
触发因素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如操作失误、不正确操作、粗心大意、漫不经心、心理因素等)和管理因素(如不正确管理、不正确的训练、指挥失误、判断决策失误、设计差错、错误安排等)。自然因素是指引起危险源转化的各种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如气候条件参数(气温、气压、湿度、风速)变化、雷电、雨雪、地震等。
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因此,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是危险源辨识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危险源评价时,应全面考虑这三项因素。
危险辨识是辨识出危险因素,即潜在和固有的危险性、触发条件、存在条件,危险性评价是对辨识的结果做出科学的分析,以确定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程度。
(三)辨识的原则
危险源的辨识原则: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前期的搜集信息工作已经为危险源的辨识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经过整理后的资料基本确定了危险源的范围,哪些是重大危险源,即哪些可定为预案编写的依据,要经过辨识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上的原则,因为细小的遗漏也可能对导致重大事故因素的忽略,酿成灾难性的后果,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四)危险辨识的内容
在危险源调查之前,首先确定所要分析的系统。例如,是对整个地域、企业,还是某个车间,或某个车间的其中一个工艺过程。然后要从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性)和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两个方面着手对所分析的系统进行调查。
危险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区域平面图:总图,包括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有毒、有害、危险物品(或物质)分布;建筑物、构筑物分布;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运输路线等。
•区域的环境条件:周围环境;气象条件;抢险救灾的支持条件等。
•区域的危险源分布,包括:危险源的种类数量、危险程度、危险源的所属者或管理者等。
•生产工艺过程:物料的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生产工艺设备及材料情况:工艺布置;设备名称、容积、温度、压力;设备性能;设备本质安全化水平;工艺设备的固有缺陷;所使用的材料种类、性质、危害;使用的能量类型及强度;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油库、危险品库)等。
•作业环境情况:安全通道情况;生产系统的结构、布局;作业空间布置等。
•操作情况: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工人接触危险的频度等。
•事故情况:过去曾经发生的事故及危害状况;事故处理应急方法;故障处理措施。
•安全防护:危险场所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标志;燃气、物料使用安全措施等劳动组织、管理措施。
(五)危险辨识方法
危险辨识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因此危险辨识有两个任务:第一是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第二为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特征的过程。
事故后果可分为对人的伤害、对环境的破坏及财产损失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可细分成各种具体的伤害或破坏类型。可能的事故后果确定后,可进一步辨识可能产生这些后果的材料、系统、过程或工厂的特征。
在危险辨识的基础上,可确定需要进一步评价的危险因素。危险辨识的方法主要有:
•分析材料性质的方法;
•分析生产工艺和条件的方法:
•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
•利用安全评价和分析方法;
•利用经验。
下面对以上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分析材料性质
了解生产或使用的材料性质是危险辨识的基础。危险辨识中常用的材料性质应分析:急毒性、慢毒性、致癌性、诱变性、致畸性、反应性、暴露极限、生物退化性、水毒性、环境中的持续性、气味阈值、物理性质、自燃材料、稳定性、燃烧、爆炸性。
初始的危险辨识可通过简单比较材料性质来进行。如对火灾,只要辨识出易燃和可燃材料,将它们分类为各种火灾危险源。然后进行危险评价工作。
有关材料性质的数据可来源于供应商、制造商或行业协会、专业组织及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按照GB一16—87《建筑设计防水规范》(97修订版)进行分类。毒性物质可参考国家标准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性危害程度分级》。
以下列出易燃、爆炸、有毒物质和活性化学物质的名称及临界量:
表2.2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序号 |
物质名称 |
临界量(t) | |
生产场所 |
贮存区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雷(酸)汞 硝化丙二醇 二硝基重氮酚 二乙二醇二硝酸酯 脒基亚硝氨基脒基四氮烯 迭氮(化)钡 迭氮(化)铅 三硝基间苯二酚铅 六硝基二苯胺 2,4,6一三硝基苯酚 2,4,6一三硝基苯甲硝胺 2,4,6一三硝基苯胺 三硝基苯甲醚 2,4,6一三硝基苯甲酸 二硝基(苯)酚 环三次甲基三硝胺 2,4,6一三硝基甲苯 季戊四醇四硝酸酯 硝化纤维素 硝酸铵 1,3,5一三硝基苯 2,4,6一三硝基氯(化)苯 2,4,6一三硝基间苯二酚 环四次甲基四硝胺 六硝基一1,2一二苯乙烯 硝酸乙酯 |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5 5 5 5 5 5 5 5 5 5 10 25 5 5 5 5 5 5 |
1 1 1 1 1 1 1 1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100 250 50 50 50 50 50 50 |
表2.3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序号 |
类别 |
物质名称 |
临界量(t) | |
生产场所 |
贮存区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闪点<28℃的液体 |
乙烷 正戊烷 石脑油 环戊烷 甲醇 乙醇 乙醚 甲酸甲酯 甲酸乙酯 乙酸甲酯 汽油 丙酮
上一篇:影响气体泄漏扩散的因素 下一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指南——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