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探讨

2009-10-20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摘要: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应急救援队伍是化学事故现场救援行动的主体。笔者概括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主要内容,以及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发展历程,指出了我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以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应急救援队伍

  随着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重特大化学事故发生频率逐年上升。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我国发生了41起因应急管理水平低、应急人员素质低、应急装备水平低、指挥施救不当造成伤亡扩大的事技,导致157人死亡、42人受伤。其中,救援人员97人死亡、38人受伤。因此,整合现有救援力量,组建我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一、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主要内容

  (一)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政府领导,分级管理,统一指挥,部门协作,区域为主,企业负责,社会救援,社区配合的原则。

  (二)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形式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单位自救一般是指化学事故规模较小,依靠事故单位本身的救援力量即可完成,无需动用社会力量的应急救援行动。社会救援一般是指化学事故发生的规模所需救援力量已超过事故单位自身救援力量,或事故危害超出事故单位区域,其危害程度较大需要动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应急救援行动。

  发生化学事故时,由于事故单位最了解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可以尽快控制危险源,实施初期扑救。所以,事故单位实施自救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救援形式。

  (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1. 控制危险源

  及时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及时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特别对发生在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的化学事故,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堵源,控制事故继续扩展。

  2. 抢救受害人员

  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重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3. 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

  由于化学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因此应及时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并向上风方向迅速撤离出危险区域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4. 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

  对事故外逸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可能对人和环境继续造成危害的物质,应及时组织人员予以清除,消除危害后果。

  (四)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注意事项

  预防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平时加强救援人员与救治技术的储备,构建行之有效的应急救援网络体系,保证救援装备及设施及时到位,发生事故时才能做到有条不紊,高效、快速、及时地实施救援。在救援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和应急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可能性。当本单位抢险抢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指挥部必须立即向上级和相邻单位通报,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援助。社会救援队伍进入本单位时,指挥部应责成专人联络,引导并告之安全注意事项。

  2. 要对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气的含量进行检测。可以使用检测仪器也可采用动物(如白鸽、白鼠、兔子等)试验方法或其他简易快速检测方法作辅助检测,根据测定结果采取加强通风换气等相应的措施,在有限空间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

  3. 救援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抢险过程中受到伤害。救援所用的工具应具备防爆功能。救援人员进入危险区应以2至3人为一组,有限空间内抢险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二、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及任务

  军队是我国最早参与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队伍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起,消防部门逐步承担起化学灾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作了重大调整,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设置和职能更加科学合理,有了更宽泛的群众基础。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报警阶段、组织指挥阶段、现场救援阶段。应急救援专业队是事故发生后,接到命令即能火速赶往事故现场,执行应急救援行动中特定任务的专业队伍。应急救援队伍主要包括消防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力量、志愿者队伍及有关救援力量等。各队的主要任务为:通讯队:确保各专业队与总调度室和领导小组之间通讯的畅通,通过通讯指挥各专业队执行应急救援行动。

  治安队:维持厂区治安,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地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

  消防队:对火灾、泄漏事故,利用专业器材完成灭火、堵漏等任务,并对其它具有泄漏、火灾、爆炸等潜在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有效实施应急救援、处理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二次事故。

  抢险抢修队:该队成员要对事故现场、地形、设备、工艺熟悉,在具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必要时深人事故发生中心区域,关闭系统,抢修设备,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抑制危害范围的扩大。

  医疗救护队:对受害人员实施医疗救护、转移等活动。

  运输队:负责急救行动中人员、器材、物质的运输。

  防化队:在有毒物质泄漏或火灾中产生有毒烟气的事故中,侦察、核实、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范围,并掌握其变化情况;或与医疗救护队相互配合,混合编组,在事故中心区域分片履行救护任务。

  监测站:迅速检测所送样品,确定毒物种类,包括有毒物的分解产物、有毒杂质等,为中毒人员的急救、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方案以及染毒的水、食物和土壤的处理提供依据。

  物资供应站:为急救行动提供物质保证。其中包括应急抢险器材、救援防护器材、监测分析器材和指挥通信器材等。

  由于在应急救援中各专业队的任务量不同,且事故类型不同,各专业队任务量所占比重也不同,所以专业队人员的配备应根据各企业的危险源特征,合理分配各专业队的力量。主要力量应该放在人员的救护和事故的应急处理上。

  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目前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系统的应急队伍,在救援能力以及整体综合协调能力上仍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制约了有效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急救援的装备落后

  救援部队的很多技术装备落后,缺乏配套的救援装备。队员在侦查中,,往往要靠救护队员背负呼吸器直接接触作业,风险程度相当高;特别是对具有爆炸危险的灾区进行搜救时,缺乏有效的先进设备,很多设备地面能用,地下不行,地下直线通讯距离不能超过一百米;许多企业危险化学品救援队伍的技术装备只能用于场内事故救援,而在参加社会相关事故的救援时,移动成套设备不足。

  (二)救援信息保障技术落后

  应急救援力量,面对跨领域、跨地域的重特大事故灾难,指挥信息资源分割、共享困难。

  (三)合作与协调困难

  在应急体系建设上,特别是在基础地理信息、信息通讯、救援队伍和救灾装备的建设方面,存在着部门分割、资源闲置、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启用临时性指挥机构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但由于缺乏经常性的沟通磨合,在危机状态下仍然容易出现衔接不够、协调困难、反应迟缓等问题。

  四、应急救援队伍的发展方向

  (一)重视救援人员的培养,提高队伍素质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救援人员对事故危害特性的了解深度和控制技术的掌握程度。要确实保证应急救援人员顺利执行任务和自身安全,平时要进行必要的防护训练和教育。主要内容应包括:

  1. 明确化学事故现场可能遇到的危险类型,可能产生的伤害和不采取防护措施可能的后果。

  2. 研究呼吸道防护器材、皮肤防护器材的类型和选用的依据及方法。

  3. 掌握呼吸道防护器材、皮肤防护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4. 野外科目训练和应急救援作业演练。

  5. 定期研讨以往参加应急救援行动的收获和教训

  6. 学会选配防护面具、检查气密性等。

  救援专业队伍根据“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和“险时搞救援,平时搞防范”的原则,在做好事故救援工作的同时,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和参与事故防范工作。

  (二)增加安全投入,改善技术装备,增加救援作战部队技术含量

  企业应重视救护队和消防队等应急队伍建设,增加应急体系的整体投入,购置先进的应急救援车辆、应急装备、消防装备、防护器材与通讯设备等。提供充足的通讯器材、救援器材、防护器材、药品、应急电力和照明等器材保障。做好各项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为事故的应急抢险提供物资保障,保证灾时应急专家和应急设备能够及时到位。

  对救援装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校验,保证正常使用,确保在应急救援中发挥作用。

  (三)加强现场救援技术支持,扩大救援群众基础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还应该促进各种救援力量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总参防化部队的作用,完善防化设备,增强应急力量。充分发挥公安消防、特警以及武警、解放军、预备役民兵的骨干作用,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各负其责、互为补充,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和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