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道路客运事业不断得到壮大,客运市场也不断走向成熟。据统计,目前全县建有昌运、长运、宏达、汽运、橙源、城郊、华忠、金信、安顺、华通(出租)、新世纪信丰分公司、村村通以及公共汽车公司等13家客运企业,共配备268部客车车辆(其中跨省41辆、跨县33辆,县内189辆,机动5辆),同时还形成一支由314名客运车辆驾驶人组成的客运司机队伍。客运线路除开通有16条省际班线、2条市际线班线之外,还开通了26条县内短途客运班线,全县17个乡(镇)和工业园区基本实现客运网络的全覆盖。庞大的客运市场,畅通的出行条件,既给我县人民群众交通出行带来便利,也给全民创业提供了良好平台。
然而,我们也还清醒地认识到,信丰是个有着2878平方公里区域面积和73万人口的大县,其中农村人口就有63.4万,占了全县人口总数的86.84%。全县260个行政村和4121个基层村民小组中,虽然近些年经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五新一好”建设改造,绝大部分修通了公路,硬化了路面,交通通行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目前农村“通路不通车、通车不通客车”的三级以下低等级公路仍占很大比例,客运运力还远远适应不了形势发展和群众需求,不少农村农民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民“出行难”、“坐车难”、“坐车贵”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很好地有效的解决,他们渴盼着农村客运交通事业的发展,渴盼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外出期间能从家门口就开始坐上快捷便利的“放心车”、“优价车”和“平安车”。因此,积极地回应农民这一庞大的交通出行群体在新形势下对平安交通、和谐交通的新期待与新要求,是政府关注民生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善谋之举。
前些年,在满足农村人口客运需求上,我县“村村通”打破市场坚冰有了良好开端并进行了试营运。但是,因其管理机制、经营方式、线路设置、工作协调和价格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发展速度一直较为缓慢,营运效果也不甚理想。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山区的一些农用车、拖拉机、低速货车以及三轮摩托车,特别是残疾人驾驶的三轮摩托车则乘虚而入,于交通法律法规而不顾,大肆进行违法“地下”载客营运。“地下”客运以其车辆体积小、路面适应能力强、票价较为低廉且运行机动灵活等优势,迎合了部分农民出行的需要,获得部分山区农村交通出行人的青睐。据调查,目前我县大塘埠镇、安西、虎山、正平、万隆、小河、西牛、星村、黄泥、古陂、新田等乡(镇)圩场中,仅由残疾人驾驶的三轮摩托车进行非法“地下”载客营运的车辆竞有57辆之多!我县农用车、三轮摩托车和残疾人驾驶三轮摩托车非法载客交通违法行为,虽经数次集中整治,但常常“死灰复燃”。此外,一些边远山区农用车、拖拉机出于利益驱动,非法载客情况也时有出现,有的乡镇甚至比较严重。由此,给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带来极大困难,也给重特大交通事故埋下严重隐患。辖区近三年交通事故情况表明,在各类交通安全事故中,涉摩事故和超员、超速交通事故占了事故总数的7成以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了总数的67.5%,特别是农村农用车、二轮和三轮摩托车交通事故累累频发,这一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关切。
建立全覆盖的客运交通与平安交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对接长珠闽、融入珠三角、面向港澳台、建设新信丰”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扎实有效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追赶与新跨越的形势需要。因此,尽快健全和完善农村客运交通网络,架构和形成适应于我县广大农村交通特点的布局合理、管理科学、机制完善、运行有序、安全畅通、价格实惠、方便快捷和服务良好的农村客运体系,是当前构建农村平安、和谐交通的当务之急。为此,要做大做强我县农村客运交通这块“蛋糕”,要实现全县农村“平安客运”的全覆盖,我们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发思路和做好工作:
一是按照现代“大交通”理念和科学发展要求,统筹规划好我县农村客运交通网络建设,依据《信丰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拟由县政府组织牵头,由县发改委、交通运管、公安交管、安全监管、物价部门、工商税务、公路养护、客运公司及农村乡镇政府等,共同对我县客运网络的近期发展和远期规划进行一次科学论证,对全县客运网络的延深程度、线路布局、车次安排、营运模式、管理方式、票价定位、资金投入及停候车场站建设等,开展一次深层次的理论研讨,并提出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
二是依托“平安畅通县区”建设要求,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契机,全面推进和完善农村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为客运安全提供必要条件。在我县农村交通中,乡、村级公路长达1263.9公里,占了全县道路总里程的69.37%,由于历史原因,这些道路在设计规格、路面质量和承载能力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依山、傍水、临崖、陡坡、急弯等险情路段,安全设施建设和标志标牌设置严重滞后,部分三级以下(含三级)低等级公路夜间不能通行客车,严重影响着客运交通安全,也给重特大交通事故埋下了后患。为此,各级人民政府应借助全县“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和新农村建设之机,实行道路改造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和同步发展,切实改善农村山区公路的通行条件,尤其在公路沿线学校周边、圩场周边和居住人群密集的自然村庄周边,加大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力度,完善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和停候车场站建设,为客运进村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三是加大农村客运交通建设资金投入,促进农村客运交通的联营、联网等社会化管理。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在农村客运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上,实行由县、乡、村各级财政分段融资和民间融资办法,并拟由政府建立专项管理资金;在交通运输载体的筹措上,实行股份制经营,并允许和欢迎当地残疾人入股和参与经营管理;在管理机制上实行由交通部门行政主管、“村村通”公司业务主抓、各客运股东实行联营联责和网络化协调经营。考虑到农村客运很大程度上属于公益性事业,而且在其实际操作中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诸如客源不均、利润空间狭小、运输成本走高等,建议每年由政府财政对农村客运各利益悠关方实行适当的经济补偿政策。
四是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深度延深,公安交警部门要加大对客运企业业主和驾驶人群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农户的“五进”工作。对农民群体广泛开展不坐违章车、不坐农用车、不坐超载车、不坐三轮摩托车、不坐残疾人驾驶的三轮摩托车等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按照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经历的农村人员的生理、心理特点,重点进行好如何正确行车及道路交通安全防护和交通事故应急的应知、应会教育。与此同时,要组织各方力量全面建立和架构“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客运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不断提升农村客运交通参与人的素质,为实现全县“平安客运”的全履盖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和安全平台。
五是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加大农村客运交通安全管理力度,按照“教”“治”结合、“疏”“堵”并重的方针,有利、有序和有效地开展好农村客运市场秩序整治。公安交警部门作为一支道路交通执法的主力军,一方面,要充分应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联动、综合治理”机制,在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坚决果断取缔农用车、三轮摩托车非法载客交通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黑车”地下载客营运交通违法行为,净化农村客运交通秩序,优化客运交通环境,另一方面,又要尽心尽责协助做好农村各客运班线的业务配置和利益协调,帮助疏通客运交通管理方与被管理方及各利益悠关方的客运资源配置和经济利益关系,对农村客运的运输线路、班次安排、时间分布、客源统筹、票价设置、场站建设等进行力所能及的协调,精心开展业务指导,坚持以“人性化”交通执法为出发点和归缩点,切实解决农村客运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使广大农村农民早日走出 “坐车难”和“坐车贵”的阴霾,让农民兄弟在“平安客运”交通中受益最大化,共同分享现代交通的平安与幸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