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于都交警三个机制构建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防控网

2014-05-22   作者:胡云涛   |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为有效遏制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确保广大农村群众出行安全,于都大队认真结合辖区实际,建立健全三个机制,重点加强农村无牌无证车辆上路行驶、超速、超员、超载行驶以及农用车、报废车、摩托车非法载客管控力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为有效遏制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确保广大农村群众出行安全,于都大队认真结合辖区实际,建立健全“三个机制”,重点加强农村无牌无证车辆上路行驶、超速、超员、超载行驶以及农用车、报废车、摩托车非法载客管控力度,着力构建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防控网,从根本上夯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基础。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综合治理机制。于都是120多万的人口大县,农村地域广、公路里程长、交通违法分布散,根据这种情况,大队按照“政府主导、乡镇主抓、部门配合、群众参与、村组延升”的工作思路,积极与各乡镇派出所、农机站、交通、安监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行动,采取定点检查和流动巡逻的勤务机制,在县乡公路出入口、村口、重点道路和集市地设立执勤点,加大路面管控力度,严查严处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客车超员、无牌无证机动车上路、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以及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面净化农村道路交通环境,进一步深化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管理机制。同时,建立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安全形势分析研究制度、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宣传教育、信息报告及应急救援制度,督促各乡镇、各村组建立和完善辖区机动车、驾驶人、道路台帐,做到辖区机动车和驾驶人的情况清、底数明。并以交警大队为龙头,派出所为依托,农村基层组织为阵地的农村道路交通“三级”管理网络,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体系,确保交通管理各项措施的高效运行。

    二、建立车驾管上门服务机制。针对农村机动车管理工作量大、面广、任务繁重的情况,转变执法服务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组建流动车管所,每月1次深入农村开展上门服务,为群众办理牌证,降低行政性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公开收费标准和项目,并在基层交警中队开通车辆年检、驾驶证办理业务,放宽摩托车入户、检验和摩托车驾驶证办理关,凡经与全国盗抢机动车信息库比对,只要是没有盗抢嫌疑的,无论车辆时间长短、新旧,无论是否在以前转手了几次,只要当地派出所出具了车辆拥有人的真实身份证明材料,均可进行入户办理。此外,还充分考虑到农村文化、科技素质普遍不高的特点,大队转换考试模式,继续推行纸质考试模式。并以乡镇为单位,在驾驶证的办理上采取预约上门考试的方式,减轻考生长途奔波的辛劳。最大限度地简化办事程序,降低行政性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减少收费项目,为农民提供方便,打消农村驾驶员的顾虑,提高农村群众办理牌证的积极性,提高机动车纳管率,解决农村道路交通中车辆无牌、驾车人无证的突出问题,帮助农民依法参与交通。

    三、建立交通安全宣传长效机制。充分利用驾驶员所在村组和单位的管理职能,强化驾驶员法制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一是积极会同运输、农机监理等部门深入农村,配合协会、村组和单位,针对农村特点,选择群众农闲集中点为宣传阵地,结合农村季节变化,农民出行和作息特点,细化宣传内容,适时组织农村驾驶员进行交通法规宣传教育和安全常识教育,对驾驶员的培训教育做到经常化。二是实施“文明交通安全村、学校、企业”创建计划,大力加强对农村群众的宣传教育。在公路沿线选择有典型、代表性的村社学校和企业,建立制度,制定标准,采取到村入户,进企驻校,送交通安全法规上门、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群众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三是充分依托新闻媒介和履行交通管理职能相关部门的安全培训等手段,传播交通法规、安全知识,让学生、农民树立交通安全的理念,下工夫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增强广大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