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2023-01-14   作者:燕子   |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修订日期:2023 01 07 SDS编号:23003产品名称:液氨 版本:V1 0 0 4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液氨化学品英文名:Ammonia企业名称:湖北新鄂西化工有限公司企业地址:湖北省宜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2023/01/07                                   SDS编号:23003

产品名称:液氨                                          版本:V1.0.0.4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液氨

化学品英文名:Ammonia

企业名称:湖北新鄂西化工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湖北省宜城市雷河镇

邮编: 441405                                                                      

传真:0710-4252471

联系电话:0710-8197616,13797564158

电子邮件地址:414291981@qq.com

企业应急电话:0710-8197616

产品推荐用途及限制用途: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医药等。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气体第2类,高压气体(液化气体),皮肤腐蚀/刺激第1类、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第1类,急性毒性(经口)第4类,急性毒性(吸入)第3类, 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

 

 

 

 

警示词: 危险  

危险信息:易燃气体; 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 吸入会中毒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阅读并了

解所有预防措施。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使用防爆型电器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吸入,操作后彻底清洗。避免与强氧化剂、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接触。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事故响应:如发生火灾,可用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皮肤接触:脱去污

染的衣着,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被污染的衣物应清洗干净后再使用。

安全储存:保持容器密闭。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严禁与

强氧化剂、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食用化学品混储。

 

废弃处置:用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少量氨可用抽排等通风方式稀释。

 

 

 

 

物理化学危害: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健康危害: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

混合物

 

危险组分

浓度

CAS No.

99%

7664-41-7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受污染的衣服并立即用大量清水或2%硼酸液洗涤。如发生冻伤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分开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立即就医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暖、休息;如呼吸困难,给吸氧;如呼吸停止,要戴单向阀袖珍式面罩或使用其他合适的医用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就医;

-食   入:立即寻求医生医疗,并出示该容器或标签;不要(诱)引吐;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应穿戴完整的防护服,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冷却容器,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向、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应急处理人员穿内置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如果是液化气泄漏,还应注意防止冻伤。禁止接触、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连得通风橱内;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受限空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喷雾状水抑制蒸汽或改变蒸汽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少量泄漏时,可用用砂土、蛭石等惰性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集泄漏物,尽可能将渗漏和泄漏物收集至可密封容器(金属/塑料)中。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次氯酸漂白剂等酸类、卤素、金、银、钙、汞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谨防容器受损;本品适宜室外或单独存放,室内储存应置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避易燃物,与其他化学物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尤其是各类氧化剂、次氯酸物、碘和酸、食用化学品;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泄漏报警仪器和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设立适当的警告标志,限制无关人员进入;采取措施防止静电。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接触限值:中国PC-TWA(mg/m3):20;

PC-STEL(mg/m3):30

前苏联MAC:20mg/m3'(空气中,工作场所);0.2mg/m3(空气中,居住区);2.0mg/ml(水中,生活用水)

美国TLV--TWA:OSHA50ppm,34mg/m3;ACGIH25ppm,17mg/m3(空气中)

英国TWA:18mg/m3(空气中)

美国TLV—STEL:ACGIH35ppm,24mg/m3

德国MAK:35mg/m3(空气中)

生物限值:无资料。

监测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用硫酸吸收取样,用离子导电层析法测定。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沐浴和洗眼设备;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氨渗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沐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体

pH值(指明浓度):11.7(1%水溶液)

熔点/凝固点(℃): -77.7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33.5

相对密度(水=1):0.28(-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0.59

相对密度(水=1): 0.7(-33℃)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506.62(4.7℃)

临界压力(MPa):  11.40

临界温度(℃): 132.5

闪点 (℃): 651.22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分解温度(℃): 无资料

引燃温度(℃): 651

爆炸下限[%(V/V)]: 15

爆炸上限[%(V/V)]:28

易燃性:易燃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在正常条件下稳定。

禁配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次氯酸漂白剂、强氧化剂、金、银、钙、汞。

避免接触的条件:高温、高压、明火、热源、光照。

危险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危险分解产物:受热或燃烧产生氮氧化物、氨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350mg/kg(大鼠经口);(LC50)2000ppm(大鼠吸入,4h)。

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大鼠,20mg/m3,24小时/天,84天,或5—6小时/天,7个月,出现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血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等。

皮肤刺激或腐蚀:2%氨水污液接触皮肤15分钟后,可引起灼烧感和起水泡。

眼睛刺激或腐蚀:70ppm蒸汽刺激眼睛,如不及时用水冲洗,会部分或全部失明。

呼吸无资料或皮肤过敏:咽受到刺激,大量接触致慢性呼吸道病。

生殖细胞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性)大肠杆菌1500ppm/3小时,(细胞遗传学分析)大鼠吸入1980ug/m3/16周。

致癌性:国家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确认为致癌物。

生殖毒性: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动物反复暴露于亚致死量下引起呼吸道、肝、肾和脾的不良作用。接触浓度675ppm持续几周,引起狗和家兔眼刺激作用,兔子角膜的总表面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明显混浊。

吸入危害: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3.58mg/1/24h(彩鲑,已受精的);>3.58mg/1/24h(彩鲑,幼年的);0.068mg/1/24h(彩鲑,85天的鱼苗);0.097mg/1/24h(彩鲑,成年的);24mg/1/48h(水蚤)。

持久性和降解性: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能被臭氧氧化,反应速度与氨的浓度成正比例关系,当PH值为7-9时,OH—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潜在的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迁移性: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

-产品:先用水稀释,再加盐酸中和,然后放入废水系统。

-不洁的包装:将钢瓶返还生产商或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号):1005

联合国运输名称:无水氨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2.3;次要危险性:8

包装类别:II类包装

包装标志: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气运槽车、贮罐。

海洋污染物(是/否):否

运输注意事项:液氨,须贴“毒气”标签,严禁航空客运运输;35~50%的氨溶液,须贴“不然气体”标签,限量运输;10~35%的氨溶液,须贴“腐蚀”标签,限量运输;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耐压液化气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暴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照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化学品GHS分类结果依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实施指南(试 行)》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 30000.2-2013~GB 30000.29-2013)系列标准。

危险化学品名录》: 列入第3类有毒气体

《剧毒化学品名录》: 未列入

《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12):列入第2.3类,有毒气体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最新修订版日期:2023/01/07

修改说明:本SDS按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2008)标准编制;化学品GHS分类结果依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实施指南(试 行)》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 30000.2-2013~GB 30000.29-2013)系列标准。

缩略语说明:

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PC-STEL:指在遵守PC-TWA前提允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TLV-C:瞬时亦不得超过的限值。是专门对某些物质如刺激性气体或以急性作用为主的物质规定的。

TLV-TWA:是指每日工作8小时或每周工作40小时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在此浓度下终身工作时间反复接触对几乎全部工人都不致产生不良效应。

TLV-STEL:是在保证遵守TLV-TWA的情况下,容许工人连续接触15min的最大浓度。此浓度在每个工作日中不得超过4次,且两次接触间隔至少60min。它是TLV-TWA的一个补充。

IARC:是指国际癌症研究所

RTECS:是指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的化学物质毒性数据库

HSDB:是指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危险物质数据库

ACGIH:是指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

参考文献: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三版)

 

 

免责声明 :

湖北新鄂西有限公司在编制本安全技术说明书时,全面真实的提供了所有相关资料,但我们不能保证其绝对的广泛性和精确性,本安全技术说明书只为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使用,特殊情况下导致的伤害,湖北新鄂西有限公司不负任何责任。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