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东方女神的传说

2023-08-22   来源:安全文化网    作者:王帅   |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作为传统节日,七夕未能列入法定假日,但它深入人心,其因全在织女的美好。织女身份高贵,原应入豪门嫁给风流倜傥公子哥的,可她偏偏冲破阻隔,下嫁牛郎,安于住草庐养柞蚕,享织耕之乐。千年以降,这世间男女,谁不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作为传统节日,七夕未能列入法定假日,但它深入人心,其因全在织女的美好。

织女身份高贵,原应入豪门嫁给风流倜傥公子哥的,可她偏偏冲破阻隔,下嫁牛郎,安于住草庐养柞蚕,享织耕之乐。千年以降,这世间男女,谁不羡织女手巧?谁不敬织女坚贞?

出身天庭的织女,怎会爱上牛郎结就凡缘?

“织女”一词,最早出《诗经》:“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在这里,作为星辰之名,织女和牵牛,于朦胧之中,已相互恋慕,爱的种子,悄然萌芽。

到了两汉,《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对织女作出细腻描摹:“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纤纤”,说织女手指纤细,“素”,喻织女手臂素白。“擢”,描织女手姿娴熟。“札札”“弄”,喻机梭如飞。六个叠词连续使用,丁零当啷,如闻其声,情溢字间。勾勒出一个美丽、哀怨、伤感的女子形象,诗中虽无“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的正面描述,却尽显织女勤劳之美。

汉魏六朝诗歌,七夕诗近百首,所塑织女形象华贵高洁,有些不接地气了。例如苏彦的《七月七日咏织女》:“琼佩垂藻蕤,雾裾结云裳。”王鉴的《七夕观织女》:“隐隐驱千乘,阗阗越星河。”陆机的《拟迢迢牵牛星》:“华容一何冶,挥手如振素。”这一阶段,织女的特征虽呈多元表现:相思之痛、相会之欢、相爱之挚、分离之苦,但毋庸置疑,一条主线贯穿:织女温婉如初,爱似磐石,任凭王母强拆,毫不彷徨。

烽火烟云,征程漫漫,人世间难以掌控的沧桑中,织女成了忧思离伤的代言人。

古之婚姻,礼教桎梏,农家男儿最大愿望是娶回贤良妻室你织我耕夫妻恩爱。文士笔下的织女,她的华贵、慵懒、贪欢,并不符合农家男儿的标准。织女的心灵手巧,织女的忠贞不渝,才是包括农家男儿在内的更广大男性群体倾心的缘由。

岁月流转中,隔河而居的双星,激发出人们无穷的想象力。在民间,千千万万的“故事篓子”,对这个故事雕琢打磨,融入“盗衣结缘、老牛开口、天河横亘、担子追妻、鹊桥相会”等机巧,情节一波三折,织女成了擅织锦缎的天仙,成了冲破艰险、决裂天庭、下嫁人间的典范。直到这时,织女的形象才真正丰满。织女才变成饮食男女心中的仙缘女神,变成纯真爱情的载体。

“织女”一词,颠倒过来,为“女织”。汉贾谊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唐孟郊曰:“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男耕女织,婚姻单元,衣食组合。农耕时代,娶个妻子,如果她能够养蚕织丝,裁剪缝绣,可不就是前世修的福啊;若她拿不得飞梭,上不了织机,不擅纺织,不会针黹,这家庭岂不是要受冻馁之苦?所以,织,乃古代女子之大业,乃男子情感之寄托。织女,乃女子崇拜之偶像,男子心仪之代表。飞梭与织机,成了离愁暗恨、思念心切的情感道具。织女,成了伤感与哀怨、浪漫与美丽的结合体,成了赐授技艺、编织幸福的女神。

美丽而又多情的织女,是农耕文明的产物。

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看似荒诞实神奇,寄托着人类情感的大满足。由此,织女男女皆颂、男女皆慕,七夕落地生根,汉唐以来变作习俗,由宫廷到民间演成节日。到了宋代,东京汴梁七夕节时,大街上,竟至于繁盛得车马塞道。男女老少,都可从千古绝唱中,弹拨出心灵的共鸣点啊。

爱情节也好,情人节也罢。曲曲折折,心香一瓣,缥缈到瑶台之上。一朵七夕之花,千年不败。

织女,中国范儿古典味儿的女神!(王帅)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