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想要形容一个人反复不定、经常变化的时候,我们或许会使用 “朝三暮四”这个成语;当我们认为一个人非常愚蠢的时候,我们或许会评价他为 “愚不可及”;而当我们觉得一个人的表现只是勉强令人满意的时候,我们或许会用“差强人意”来形容。在当代人看来,这些成语在这样的语境下使用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可如果我们追根溯源,回到在文献中第一次见到它们的情境,就会发现——其实我们误解了这些成语。
就拿上文提到的这三个成语来说,首先, “朝三暮四”这个词最早的出处是 《庄子·齐物论》,原文是: “狙公赋筼,曰: ‘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 ‘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养猴子的人给猴子筼 (一种橡实),对猴子说早上给它们三个晚上给它们四个,猴子感到很生气,于是这个人改口说早上给它们四个晚上给他们三个,猴子于是转怒为喜,实际上“朝三暮四”和 “朝四暮三”对养猴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猴子却因为这种细微的差别而生气或者高兴,所以庄子认为圣人之道在于调和是非,正与反、曲与直、天道与人道,一切世间万物对圣人而言都是一样的,是两者皆可的,并不需要加以区分。因此, “朝三暮四”在这里是用以说明圣人明白“齐物”的道理,而猴子却执着于微小的差别并因之搅动自己的情绪。有趣的是, “朝三暮四”在原文的语境下强调的是 “同一”,是掌握大道因而能够调和对立,而后人却用这个词来表示 “变化”。
与 “朝三暮四”一样, “愚不可及”这个词在后世的含义与最初相比,也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这个词出自 《论语·公冶长》,原文是: “子曰: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武子是卫国大夫,孔子说他在国家太平的时候,就显现出聪明,而当国家混乱的时候,就变得愚笨,他的这种聪明是别人也可以做到的,可他的愚笨别人却很难做到。这里的 “愚”是“装愚”,而不是 “真愚”,这里的“愚不可及”很明显是褒义,而现在则是完全的贬义。
和前面两个意义完全变化的成语不同, “差强人意”这个成语是程度上的改变。它出自 《后汉书·吴汉传》,吴汉是东汉开国将军,在一次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其他将领都与作战顺利的时候不同,失去了往日的威风,而只有吴汉仍然保持斗志,并且激励众将士,率领士兵整顿器械,为下一次战斗做准备,光武帝刘秀因此感慨到: “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意思是说只有吴汉还能够振奋士气,他一个人就可以抵挡一个国家的军队。所以 “差强人意”在这里应当是程度很强的褒义词,而后来则用来形容大体上或勉强令人满意,褒扬的程度就减弱了很多。
除了上述列举的三个成语,还有诸如 “大放厥词”的原义是极力铺陈辞藻,是韩愈对柳宗元文采的赞扬,现在则指大发议论并且含贬义;而 “不求甚解”的原义是陶渊明表示自己读书只求理解精神主旨,不追究某个字、词或句的深入理解,现在则是用来批评一个人不深入学习研究,和 “囫囵吞枣”的意义类似; “断章取义”的原义是截取 《诗经》中的某一章节来增强自己论述的权威性,就像今人引用名人名言一样,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很常见的论述方法,现在则用来批评只摘取文章中的部分内容而不顾全篇的主旨大意。
像这样被误解的成语还有不少,例如 “空穴来风” “空中楼阁” “明目张胆” “天花乱坠”等等,大家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去查阅一番,了解一下这些成语最初的含义。
其实随着时代的变迁,词语的意义出现变化是很正常的现象,毕竟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一种实用性的知识,社会环境的改变必然会导致语言的变化,不只成语,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字、词都与其最初的意义不同,但本文中所列举的这些成语被误解也有部分原因是人们习惯性地望文生义,所以我们不妨抱着一种求真的精神,探寻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这些成语的本义,以及它们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王帅)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下一篇:送走四季春节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