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传说谷雨的来历是为了纪念仓颉造字。据《淮南子》记载,轩辕黄帝时,史官仓颉通过观察鸟兽的足迹而受到启发,创造了文字。此举感动了上苍,白日竟然下粟如雨。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人们为纪念他,在其墓门上镌刻一副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并在每年的谷雨,举行仓颉庙会等活动。
谷雨有两层含义,即播谷降雨和雨生百谷,前者侧重于谷,后者侧重于雨,互为补充。播谷降雨意为谷雨雨量充沛,墒情好,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适合播种。如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下秧,大致无妨”“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谷雨节到莫怠慢,抓紧栽种苇藕芡”。雨生百谷意思是谷雨时节,大田里正在生长的作物得到雨水滋润,充满勃勃生机,茁壮成长。《群芳谱》说:“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节气后,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此时正是越冬作物冬小麦的抽穗扬花期,春播作物玉米、棉花的幼苗期,这些作物都需要充足的雨水来哺育其发育生长。在长江以北地区,有农谚说“谷雨麦怀胎”“谷雨麦挺直”“谷雨麦挑旗”。冬小麦开始孕穗、抽穗,正是小麦上粮食的时候,所以谚语说“谷雨有雨,缸中有米”;在长江以南地区,有谚语说“谷雨有雨,期期有雨”,此时的降雨量明显增多,早稻快速生长,油菜花结角,大地一片葱绿,景色美不胜收。宋代诗人范成大有诗曰:“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田园生活气息。
俗话说:“清明要明,谷雨要淋。”意思是清明是晴天,谷雨是雨天,是风调雨顺的好年头。春季六个节气中有两个带“雨”字的,雨水和谷雨,但是谷雨之“雨”与雨水之“雨”不可同日而语,同是一个字却有了很大的变化,雨水是由寒冷的冬天转暖后的初春雨,气温低,水雾细绵绵,随春风飘落,有时落地后过夜还会冻成冰。从雨水到谷雨历时两个月,已至暮春,气温稳定了下来,很少出现忽冷忽热的现象了,空气湿润,雨量丰沛,极适宜农作物的播种及生长。
古人将谷雨节气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进入谷雨后,因降雨增多,河湖水塘里的浮萍长势迅速,绿意盎然。二候鸣鸠拂其羽。鸣鸠即布谷鸟,布谷鸟抖动着羽毛,放声歌唱,似在提醒人们不要耽误农时,及时耕种,所以布谷鸟又名“催耕鸟”。杜甫有诗云:“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宋人蔡襄也有诗云:“布谷声中雨满篱,催耕不独野人知。荷锄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叱犊时。”三候戴胜降于桑。谷雨后桑树枝繁叶茂,戴胜鸟飞临桑树的枝头,鸣叫之声虽不甚悦耳,可漂亮羽毛却惹人注目。唐代诗人张何的《织鸟》诗曰:“季春三月里,戴胜下桑来。映日华冠动,迎风绣羽开。”谷雨还有品茶、吃春(食香椿)、走谷雨、赏牡丹等习俗。(王帅)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