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五十,越发怀旧起来,老屋、古道、古树等等,看着就顺眼,尤其是对旧书的痴迷。
蒙城县老城老邮局门囗一带,有四五家废书废报收购点。有空的时候,总喜欢去转一转。遇到大街小巷收废书废报的,他们挑着箩筐,或推着自行车,发现有纸张泛黄的老书就心花怒放,三步并着两步奔过去,蹲下来翻捡。他们不知道书的价值,8角一斤买来,卖几本书就挣几十上百元,很乐意。稍高一点的是废品收购点,老板把那些有价值的书重新翻出来售卖,或请旧书店的人来,每斤三五块钱,甚至一本多少钱。我选书的时候,老板在一旁微微地笑着。
“多少钱?”选好之后,问价。
“都是老朋友,你看着给吧。”我的报价往往接近甚至高于老板的预期。大致是20世纪70年代,杂志每本4元,80年代杂志3元,旧书每本3到5元,大型图书10至15元,珍贵典籍例外。如果到孔夫子网上去买,价格高,加上快递费,更高。如果买新书,则是孔夫子网10至15倍价格。
时间长了,书房里到处是书,妻子不乐意了,数落道:“人家不要的破烂你就往家里搬,脏兮兮的。哪天惹火了我悄悄的丢到垃圾箱。”我愤怒,震惊,痛惜,书就是我的命,命就是我的书,如果失去书,不阅读,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压住火气,慢悠悠地说:“人家生个儿子姑娘,他们喜欢读书买书,睡着了都要笑醒;嫁个男人喜欢买书读书,同样睡着了都会笑醒。你倒好,反对丈夫买书读书,传出去也不怕人笑掉大牙。我们买书读书,坚持学习总比喝酒打牌好。再说我就是靠读书才有今天的,我爱好很单一,就是买书读书。”不久,买到一蛇皮口袋旧书。又是旧书,况且数量那样多!鉴于妻子在家里的强势地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吵,我偷偷地放在走廊的角落,等妻子外出之后才拿回书房分类。不料她心细,看见了。
“是哪个把垃圾放在走廊上?”她问。
“是……我买的旧书……”我只好如实回答,声音低而有颤音,料想头顶立刻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不赶紧拿进来,打扫卫生的当垃圾拿走了,你去找哪个!”见她语气如此平和,我受宠若惊,遇到特赦似的,赶紧把书搬进屋。以后买书,妻子不再说什么,我心照不宣小心翼翼地继续旧书摊淘宝。
旧书进屋,首先是书的身份变更。用纸巾将书的灰尘檫干净,破损的地方用透明胶补好,有折页的地方弄平整,在书的内衬写明购书时间、地点、价格,最后盖上私章。他人弃之如敝履,我视之如宝贝,给这些书明确新的户口是必要的。之后到孔夫子网上去查报价,有些书是我买价的10倍20倍,便有一种拾得金元宝的狂喜,这种愉快要持续好几天。
简要分类放在书架上,我的书房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木质书架又便于防潮。每隔一段时间我就翻阅一下。假如书有情感,它们老老少少,高高低低地站在那里,一定是舒适的,愉快的,笑眯眯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一间房子没有书,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我的房子是有灵魂的。
从前我读书,喜欢写写划划。兴义师专吴厚炎先生去世后,我整理他的藏书,十分吃惊。他的书没有划痕,没有折页,只有一些小纸片插在书里,为查阅提供方面。另外我听说孔夫子网上交易旧书,有划痕就要退货。为了自己百年之后,这些旧书还可以再次流入旧书市场,就将写写划划的习惯改了。
书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午休前可以读几页,晚上睡觉前可以读几页,起床前可以读几页,上卫生间也可以读几页,书起到催眠的作用,不读就无法入睡哩!这种读书形式适合那些散文集、古诗词、短篇小说等等,随意,闲适,平静,不费力。这种“敲碎银子”的读书方法,持之以恒,仍然可以读不少书。我花了近两个月时间翻完厚炎先生夫人赠予我的86册《文史知识》,收获不小。
2023年初春的一天,经过一个旧书摊。卖书的老陈笑眯眯地说“我这里有点好东西专等你来”,老爷爷也学会煽情了。我一看是一叠十几年前的《收藏》杂志,铜版纸印刷,书法绘画陶瓷钱币邮票、工艺品等等,内容丰富,印制精美,其中有陕西专号,有齐白石吴冠中张大千等人的专栏。我满心欢喜,翻翻看看,养眼养心。
“你慢慢卖,这书太重,不好拿。”我有意荡一下,转身要走。
“给个价嘛。外人吗?我送货上门。”他将球踢到我这一边了。最后两百元成交。66本光浏览就花了个多月。搞收藏的朋友说,3元一本管得,网上价是5元左右,一年12期完整的要管100多元。
一个星期天,我散步回家正要做饭,突然接到收废书废报的老刘的电话,说城区一所著名中学图书室的老书,要不要。又是老书!我立刻停止做饭,拿着一个大布袋赶过去。一看全是七八十年代的老书,有文学名著、历史著作、科普读物,不少书市面上已经绝版。我不停地捡,两口袋137斤,5元一斤,共花去670元。一匹马尽情地啃食嫩乎乎的青草,这匹马啃的是第一道,这马有多欢快,我就有多欢快。
之后又通知几个书友,他们选好后要降价,5元一斤不干。他们说,那些腰子肝子都被老王摘走了,剩些肠子肚子,价格总要降点。老刘只好降到每斤4元。通过几轮筛选,有价值就所剩无几了。
遇到名著,比如红楼梦,比如唐诗宋词,比如鲁迅的作品,管它家里有没有,也不怕重复,席卷一空,让名著蒙尘受难,不忍心啊!这些书虽然老旧,但内涵依旧丰富,气质依旧优雅。拿回去它们能占多大地点,又不要你喂水喂饭。何况那些富有时代特色的封面、装帧、插图、排版,是那样值得品味。这些旧书几十年后遇到我,这是一种缘分。别人救助流浪的小狗小猫小鸟,我救助名著,难道不也是是一种善行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不假。读书多了,写作的速度就快了,质量也提高了。两三千字的散文从动笔、修改、定稿到投稿,前几年要10多天,现在三五天即可。
几个朋友聊天,天南海北,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眉飞色舞,青春焕发,丈夫拥书万卷,何必称孤道寡。到党校上课,到乡镇去搞政策宣讲,信手拈来,妙趣横生,这些应该谢谢那些老书。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我也要学习高尔基,经常扑在这些老“面包”上,吸收营养。
保护老书,珍惜老书,那是一种文化传承,是一种对过去时代的怀想,也是对当初买书读书人最好的纪念。家里有浓郁的书香对我是一种熏陶,对晚辈是一种示范和激励。(王帅)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