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夏至时节,天气变化多端,如同娃娃的脸,阴晴不定,说变就变。一场场突如其来的雷阵雨,带着闪电频繁出现。雨过天晴,天空时常出现彩虹。“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时雨时晴的天气,加剧了闷热,令人备受煎熬。为了避暑纳凉,人们敞开窗户,期望夏风带来一丝微凉。
小时候,没有电风扇,也没有空调,人们不得不在院子里打地铺。男人大都光着膀子,穿着短裤,横七竖八地躺在凉席上乘凉。女人借着夜色,坐在大树下,手摇蒲扇,纳凉聊天。孩子们似乎不知道闷热,在街道上跑来跑去,玩捉迷藏。玩累了,孩子才回家,躺在自家的凉席上,遥望满天繁星,聆听此起彼伏的蛙鸣,渐渐进入梦乡。
经过短暂的休息,人们又开始忙碌了。麦茬地里,玉米幼苗相继破土而出,那一抹绿意成为田野里别样的风景。丛生的野草也冒出地面,严重影响玉米幼苗生长。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意思是,如果夏至节气不给农作物锄草,那么草害就会比较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不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提醒人们,此时抓紧锄地、松土,除草是夏至时节粮食增产的重要措施。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小时候,每次和父母去地里锄草,我百思不得其解,总是抱怨为什么不趁着天凉锄草,非要在艳阳高照的时候进行。长大后,我才明白,天凉锄地,野草会死而复活,只有最热的时候锄地,太阳才能把锄下来的野草晒死。
锄地是一项苦活累活。烈日炎炎,酷暑难当,人们顶着高温在劳作,锄头在麦茬地里“砰砰”作响。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流过脸颊,跌落在土里。锄地貌似简单,却是一种技术活。前腿要弓,后腿要蹬,紧紧握住锄把,不急不慢,才能挖得深,锄得干净,更能保存体力,持续锄地。由于我不得要领,握不好锄头,老是晃来晃去。不多久,双手就被锄把磨起了水泡,不小心弄破了,钻心地疼。每当我想偷懒的时候,父亲总是开导我,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
忙完这个阶段的农活,人们基本就闲下来了。母亲从粮仓里装了两袋新麦子,用水淘洗干净,晒干后磨成面粉,蒸馒头,蒸面皮,摊煎饼,擀面条,变着花样,犒劳家人。尤其吃面条的时候,每个人端着一大碗燃面,蹲在院子里的树荫下,用筷子把面条挑起来,再搅拌几下,吃得特别香。那幸福而温馨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种蕴含着付出与回报的生活哲学,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