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深化国企改革 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10-21   来源:安全文化网    作者:王帅   |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深化提升国有企业改革水平不仅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有效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国资国企新篇章的关键一招。

持续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乎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高低。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骨干支撑作用,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一是强化示范引领。国有企业要在创新链中把舵领航,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统筹利用国内国外创新资源要素,‌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在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升级上彰显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二是健全激励机制。秉持“让价值创造者分享价值”的理念,采用项目跟投、超额利润分享、科研成果收益分享等举措,以鲜明导向加大对于科技骨干人员的激励力度,对创新性偏差、探索性失误建立容错试错机制,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优化创新生态。‌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国有企业持续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通过课题项目对接、企校双师培养、共建联合创新中心等方式,发挥高校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深厚底蕴和企业在产业化应用方面的丰富经验,促进科技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并快速落地转化。

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国有企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力军,必须守牢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抢先布局产业新赛道与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协同发力,加快形成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千方百计”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仅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国有企业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制造、未来信息等未来产业,灵活运用并购重组、上市融资、产业协同、联合攻关等方式快速进入,抢占先发优势。针对部分产业成长必经的“战略亏损期”,以审慎包容的态度稳步推进风险投资,着眼长远发展“耐心资本”,为产业壮大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国有企业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围绕传统行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共性难题,率先搭建集团级数字技术赋能平台,探索开发更多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AI+”应用,加速输出一批行业内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共建数字化转型协同生态系统,为建设制造强国、数字中国贡献更大力量。

推动重组整合实现要素畅通流动。国企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是能否打破长期固化的利益格局,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国资国企要奋力下好重组整合的“先手棋”,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一是聚焦使命任务,进行战略性重组。紧扣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这个总要求,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遵循国企改革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现资产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确保重大领域产业链完整和供应链安全。二是突出主责主业,推进专业化整合。按照“一业一企、一企一业”的原则,坚持一项主业突出集中在一家企业,一家企业心无旁骛地专攻一项主业,对内部资源“应整尽整”“应合尽合”,避免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清理低效无效资产。要勇于跨越传统观念的桎梏,破除既得利益的束缚,对所有需要划转的资产进行分类梳理,针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进行清理处置,释放被占用的资源要素,达到“瘦身强体”的效果。

形神兼备深化市场化机制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市场化改革“形神兼备”的关键在于着力推动相关制度机制从“有没有”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让国有企业真正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行,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活力动力。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下,发挥国有企业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厘清优化“两会一层”,进一步明晰党委会与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确保决策科学民主、执行高效有力。二是建立健全市场化用工机制。采取符合人性规律和市场规律的价值创造激励举措,推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刚性兑现,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现代企业用工制度,做到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三是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目标的指引下,清理和废除妨碍国民经济循环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发展无止境,改革不停步。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应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注重国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一以贯之地以更大力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实现国资国企面貌的根本性改变,为我国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积极贡献。(王帅)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