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安全评价工作对安全监管部门全面了解经营单位的安全状况,提高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在许多安全评价报告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评价依据引用不规范
各类法律、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是开展评价工作的依据,但是一些评价单位在评价过程中,引用依据严重不足,甚至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这样的基本法规和文件都未纳入评价依据;还有些报告采用了废止标准,例如,《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已代替了GBJ-84旧标准,仍有评价报告列出了废止的GBJ-84旧标准,并按其进行评价。还有些评价单位对标准掌握不全,主要标准未引用。评价依据的不规范,显然是无法保证评价质量的。
二、评价报告没有针对性
许多报告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评价人员责任心不强,模仿、套用和粘贴现象严重,以至于发生张冠李戴的情形;检查表只是笼统地写上“符合要求”或“不符合要求”,而没有将存在的具体问题列出;危化品经营单位周边的防护距离及内部设施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有关标准,但在许多报告中未将安全距离的具体内容体现出来,为企业和安全监管部门提供的依据不足;在报告的编制过程中,报告前面已辩识出的危险有害因素,在后面的措施建议中却没有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前后没有呼应,企业拿到报告也不知如何来预防及处理,没有真正达到为企业服务的目的。
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不全面
有些评价报告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中,对于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危害没有进行辨识和论述,对有关危化品危害性的辨识分析零散、不系统、不全面。对物质的危害分析应参考安全技术说明书描述,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对物质分析的全面准确性,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危险化学品的登记注册工作。同时,仅仅按照技术说明书的内容完成危害物质的危害性分析还不能满足危害辨识的要求,应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评价对象的现场实际,具体辨识分析危险有害物质的分布、存在状态、温度、压力等条件,才能为进一步分析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四、评价程序和内容与《导则》不一致
《导则》较全面地为安全评价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规定了评价报告的程序和基本内容,但在评审报告过程中发现,有些评价报告未按《导则》的要求编制,主要表现在以下3点:
1. 附件不全面
有些评价报告未按规范性附录要求,评价组成员名单后未附评价人员的资格证号,或没有项目负责人姓名和项目组成员的亲笔签名;有些报告的附件中没有评价单位和被评价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制件,或是复制件不清晰,看不清楚被评价单位的经营范围等相关资料;还有些报告重要附件未附。这些问题反映了有关经营单位和评价单位的基础证明文件不全,看似评价工作深度有缺陷,实际上是缺少评价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不具备合格的评价或被评价资格。
2. 安全检查表判据不符合《导则》规定
《导则》提供了“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并按重要度分出A、B项,但有些评价报告仅将检查内容列出,未按导则要求分出A、B项,最后的判定就缺乏依据。笔者认为,《导则》是专家经验的结晶,“不超过20%的B项和5个B项绝对值”的双重判据是有科学道理的,应该严格按《导则》要求做评价报告。
3. 整改情况复查缺项
《导则》中明确要求业主单位应针对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认真整改,整改后必须由评价机构认定。整改情况复查是反映评价效果的重要环节,但有些评价报告未按《导则》要求做,而将整改情况复查这一重要内容省略,或整改情况也仅让业主传来整改情况传真件,就视同该单位已整改完毕,根本不去现场复查,便做出基本符合安全条件的结论。这样的报告违背了实事求是、公正客观的基本原则,其结论不仅不可信,而且会出现误导,导致严重的负面影响。
建议和对策
针对以上在评审报告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5点建议和对策:
一是评价机构应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程度,认真学习有关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规、标准,加强对信息的收集和掌握。应建立相应的信息网络,采取各种形式与外界交流,以便尽快获得最新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信息。
二是各评价机构要高度重视评价报告的质量,应加强对评价人员的培训。除了组织评价人员进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学习以外,尤其要注意加强对各类评价导则和评价方法的学习,不断提高评价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另外,由于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中涉及到诸多化工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人员能较快进入角色,故评价机构应注意引进化工专业技术人员,以有效地提高本单位评价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是要深刻领会危险化学品的评价工作的实质,明确评价目的。要准确掌握评价导则,正确地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四是要严谨、认真,重在落实。在现场检查前,应做到心中有数,哪些是现场检查的重要项,哪些是次要项,各项都不能遗漏。现场检查要重点检查落实情况,提出的问题必须明确是否整改。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
五是建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有关人员对《导则》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导则》只需提出总体要求,宜粗不宜细,过细则适用范围较窄。如果需制定较细的《导则》,则应按加油站油库、零售单位、贮存单位、商贸公司等分类制定检查表。
上一篇:安全评价对加油站的作用
下一篇:企业需要全面的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