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原因(一)
传统安全生产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奠定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在保证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传统安全生产管理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科技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存在着滞后于生产发展的现象。只有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系统物质流、信息流的综合观点,积极、主动开展事故预防预测,研究探讨事故发生规律,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提高安全生产决策能力和促进新技术成果的应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才能适应整个现代化管理发展的要求,克服传统安全生产管理之不足。
项目内容(二)
现代科学管理方法运用于安全管理要做到有内容、有形式、有效果。现代科学管理方法主要有:安全目标管理、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分析、安全评价、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分析、ABC分析法、生物节律、安全行为科学与心理学、安全信息管理、PDCA循环、计算机辅助管理和电化安全教育等。其中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分析、目标管理必须评价。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不是孤立的个人应用,不能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摆花架子、装门面,而是要求企业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现代化管理体系,形成保障安全生产的整体效应。因此,各种科学管理方法,必须渗透到企业职能部门业务管理中去;渗透到生产车间日常管理中去;渗透到职工自我管理、企业自我约束中去。同时要将传统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与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运作,保证安全生产。
评价方法(三)
评价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要贯彻有效性原则,做到有形式、有内容、有效果。
有形式。即方法是先进的、科学的、可行的。不限定推荐范围。
有内容。即以现代科学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结合本企业实际,与各职能部门业务、车间日常生产或职工生产操作结合起来。
有效果。科学管理方法渗透到企业职能部门业务管理中去,渗透到生产车间日常管理中去,渗透到职工自我管理和企业自我约束中去,形成整体效应,推动企业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减少工伤事故,改善安全卫生状况。
各种方法查证要点见表1-2-1《现代科学管理评价查证表》。
序号 |
评价项目 |
查 证 测 定 要 点 | |||||
文本资料 |
抽查考试 |
现场(执行)记录 |
是 |
否 |
说明 | ||
1 |
安全检查表 |
1)查阅各类常用检查表:项目正确、有检查时间、检查人 |
查车间、班组有关人员定期使用或日常使用情况 |
1)车间班组普遍使用安全检查表,对危险点监控有效,使用面不低于50%,重点危险点必用。 2)抽查一工人以检查表为蓝本对照检查,判断检查效果。 |
|
|
|
2 |
事故树分析 |
1)逻辑分析和事件符号无原则错误。 2)能联系本行业多发性事故或重大事故。 3)职能部门必用方法。 |
1)安技人员能了解事故图的逻辑关系,并能定性分析。 2)应用点操作者对事故树基本事件有所了解。 |
1)出现中间事件能给予制止。 2)对结构重要度较大的事件能有效控制。 3)具有一定预测能力。 |
|
|
|
3 |
目标管理 |
目标明确,有目标分解、实施、检查、控制、评价等内容。 |
1)全厂职工明确安全生产总目标。 2)查有关人员如何进行目标控制。 |
1)各项指标达到目标。 2)目标分解有效。 3)目标分解落实。 |
|
|
|
表1-2-1 现代科学管理评价查证表
现代科学管理评价查证表
序号 |
评价项目 |
查 证 测 定 要 点 | |||||
文本资料 |
抽查考试 |
现场(执行)记录 |
是 |
否 |
说明 | ||
4 |
预先危险性分析 |
1) 能正确分析系统内 危险因素。 2) 准确判断形成事故 原因及危险等级。 3) 采取措施正确。 |
1)是否成为常用方法。 2)有效估计和排除开发 系统因有危险。 |
1)避免不必要设计变更。 2)经较经济的保障系统安全 性。 |
|
|
|
5 |
PDCA循环 |
1) 制定规划、实施整 改、检查结果、分析提高等四环节应无原则错误。 2) 数理统计分析应正 确。 |
1)查有关人员如何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目标制定对策。 |
1)能不断改进安全生产工 作。 2)实施整改有效。 |
|
|
|
6 |
安全行为科学与心理学 |
1)分析资料能符合行为科学和心理学基本规律。 2)具有相当数量分析资料。 |
1)查资料所提供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理解。 |
1)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有效果。 |
|
|
|
7 |
计算机辅助管理 |
1)应用计算机进行事故统计分析,事故树分析,安全性评价等。 2)应用于危险部位的控制。 |
1)查有关人员对计算机应用的看法。 2)了解危险部位有关的基础资料。 |
1)提高安全工作效果。 2)提高危险部位的安全性。 |
|
|
|
续
序号 |
评价项目 |
查 证 测 定 要 点 | |||||
文本资料 |
抽查考试 |
现场(执行)记录 |
是 |
否 |
说明 | ||
8 |
故障类型分析 |
1) 能查明故障类型和 对系统影响。 2)排除故障措施正确。 |
1)是否已成为职能部门或车间学用方法。 |
1)用于工程安全保障跟踪管理,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2)消除故障措施有效。 |
|
|
|
9 |
电化教育 |
电化教育制度、教学计划花名册、教材等。 |
了解有关人员、查电化教育制度。 |
能提高安全教育效果。 |
|
|
|
10 |
事故树分析 |
1) 应用本厂事故实 例,归纳逻辑正确。 2) 成为安技部门人员 应会业务知识。 |
1)安技人员、应用点生产管理人员能从多种可能结果中找出关键事件,并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2)工人了解如何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 |
1)应用点措施有效。
上一篇:工厂安全性评价:机构、人员 下一篇:安全性评价的要素和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