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如何吃得安全、健康

2009-02-20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最近频发食品安全事件,市民越来越关注餐桌安全。其实市民选购安全食品及科学饮食是有诀窍的。

  谨遵“四防”保证入口安全 

  首先,防“小”。购买食品时,不要到小作坊、小摊贩上购买。80%以上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都是出自于不规范的小企业、小作坊,他们的食品生产加工门槛低,设备简陋条件差,特别是一些现制现做的,最好少购买。建议选购时,要选正规企业的知名品牌,防止非法经营的小摊小贩;     

  其次,防“异”。生产加工者为了满足消费者心理,往往追求颜色、形状等外观上的“卖相”好。异常红的鸭蛋可能添加苏丹红,过分白的食品可能被漂白过,特别瘦的肉可能添加瘦肉精,异样黄的黄鱼可能被染过,十分鲜艳的蜜饯等零食可能色素添加超标,过分大的草莓可能被催熟,过分粗壮的无根豆芽可能加过化学品……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注意防范异常的不自然的食品,不要过分追求颜色好看,样子硕大;     

  第三,防“散”。散装食品最容易有问题。加入甲醇的散装假白酒致残致死人命案历年来是我国食品安全的最严重事件之一。据本市每年食品质量抽检,其中高温季节散装熟食合格率最低。超市里有些散装食品因为不包装,看不到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厂家等食品标识,容易发生质量安全问题;     

  最后,还要防“低”。与住房、交通等相比,目前吃还算是比较便宜的。我国大部分正规食品生产企业利润已较低,经销商、批发商根据消费者心理,来引导、掌握市场。如果看到过分低于正常价格的食品,其中可能就有猫腻。比如:可能原料质量有问题,如用死家禽加工制作熟禽等。     

  专家传授诀窍: 

  (1)“水汆”蔬菜可减低农药残留除了把握好安全选购第一关外,加工制作也要注意方法。蔬菜清洗后,要浸泡半小时,然后在加工时用开水汆一下,可把部分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在水中溶解,接着再浇点油或拌点油,既好吃,又安全。     

  (2)吃蔬菜水果要避开危险期鸡毛菜、甜白菜、生菜等叶菜类蔬菜夏天要少吃,夏天农药残留最多。 

  (3)鸡蛋先清洁再放冰箱鸡蛋表面上往往有很多沙门氏菌,直接放冰箱容易与其他食物交叉污染。建议一次鸡蛋要少买、尽快吃完,可先清洁擦干,再放冰箱,注意保质期。 

  每周10种蔬菜很少吃油炸食品 

  很多人盲目担心被检出的含量很低的苏丹红、孔雀石绿,其实常吃多油、爆炒食品等导致肥胖、超重而引起的各种心血管疾病其危害更大。 

  只要是我自己上菜场买菜,我总是多选些素菜,家里人也不喜欢吃大鱼大肉。我一周一般总要选购10种以上绿色蔬菜,荤菜吃得很少。我非常喜欢吃毛豆,不仅口感好,而且还因为毛豆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大豆异黄酮等,而且还能降血脂,可以说有“营养+保健”双重作用。     

  我平时很少吃动物内脏。因为毒物代谢的部位往往总是在动物内脏里,通常内脏器官里重金属残留比较多,容易受到污染,建议要少吃。 

  但如果自己烹饪,比如:加工绿色蔬菜,我通常不会直接下油锅爆炒,相反总是先水汆一下,然后用橄榄油拌一拌,因此我家的油瓶半年也用不完。 

  烹饪时,我还非常注意荤素搭配。比如:煮小排汤,我总要在里面加点土豆和番茄;煮鱼汤,我总要在里面放点芹菜或萝卜,一荤一素搭配起来。其实,孩子的饮食习惯也是家长从小培养的。如果从婴幼儿时期,就很少给他吃甜食品、碳酸饮料、油炸食品等,将来长大了,也就吃不惯这类食品。     

  隔夜菜最好不要吃,特别是隔夜饭。有的人喜欢烧好一锅子米饭放冰箱里,每天吃一点。其实,有时候米饭里的淀粉在冰箱里已经发霉、发酵了,只是从感观上还看不出。 

  专家传授诀窍: 

  (1)冰箱冷藏柜要调到4度以下在5度至10度之间,还有一部分细菌会繁殖;但4度以下,细菌就很少繁殖了。 

  (2)早饭蛋白质、淀粉不可少人体供应的血糖是靠淀粉维持的,只有淀粉不断分解,才能长时间维持血糖。 

  我每天早饭总要吃1至2个白煮蛋,再加白粥或馒头。如果有时间,再吃点水果。 

  (3)晚上临睡前4小时最好不吃东西。 

  选大品牌、大超市管住自己的嘴 

  市民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这点更为重要。因此,要在饮食上“洁身自好”,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的大理念,平时要到大超市、大卖场选购知名品牌。 

  不吃短时间养殖的黄鳝、鳗鱼等 

  不吃短时间里养殖出来的食物,其中可能添加激素等。比如:很大、很粗的黄鳝、很肥的鳗鱼等,我都不吃。反季节的水果蔬菜等,也要少吃。    饮食不能吃得过分精细,建议在米饭里加点燕麦、乔麦等粗加工的粮食。吃得粗一点、杂一点。每人每天蔬菜最好吃到400克左右,每天米饭不少于半斤;如果活动量较大,可每天吃8两。生或半生的小龙虾、醉蟹等,可能带寄生虫、寄生虫卵未杀死,要少吃,以防食源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