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

2009-12-20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登革热

  登革热,是指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经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症状:高热,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疼痛,极度疲乏,部分病人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应急要点:

  1.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就诊。

  2.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等应急处置工作。

  3.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到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

  专家提示:

  登革热的潜伏期通常为3-15天。

  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扫蚊子孳生场所。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被细菌性或化学性毒物污染的食物,或误食本身有毒的食物,引起急性中毒性疾病。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主要症状:剧烈呕吐、腹泻,伴有中上腹部疼痛,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甚至休克。

  应急要点: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喝大量洁净水以稀释毒素,用筷子或手指向喉咙深处刺激咽后壁、舌根进行催吐,并及时就医。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大便,带去医院检查,有助于诊断。

  2.出现抽搐、痉挛症状时,马上将病人移至周围没有危险物品的地方,并取来筷子,用手帕缠好塞入病人口中,以防止咬破舌头。

  3.症状无缓解迹象,甚至出现失水明显,四肢寒冷,腹痛腹泻加重,面色苍白,大汗,意识模糊,说胡话或抽搐,以至休克,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4.了解与病人一同进餐的人有无异常,并告知医生和一同进餐者。

  5.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专家提示:

  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不吃变质、腐烂、过期食品。

  不要采摘、捡拾、购买、加工和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产品以及不认识的野生菌类、野菜和野果。

  加工、贮存食物时要做到生、熟分开。食物必须煮熟煮透,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隔夜的食品在食用前必须加热煮透后方可食用。

  要做好自备水的防护,保证水质卫生安全;不要饮用未经煮沸的生活饮用水。

  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农药、杀虫剂、杀鼠剂和消毒剂等不要存放在食品加工经营场所,避免被误食、误用。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指由流感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发病快,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重则发烧在38℃以上,浑身酸痛、头痛明显,轻则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鼻涕等。老年人、儿童、孕妇和体弱多病者患流感后,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人死亡。

  应急要点:

  1.有流感症状时,要注意休息,多喝水,开窗通风。

  2.发生流感时,尽量避免外出活动;不要去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必须出门时,应戴口罩。

  3.流感病人应与家人分餐、分室居住。

  4.流感病人的擤鼻涕纸和吐痰纸要包好,扔进加盖的垃圾桶,或直接扔进抽水马桶用水冲走。

  5.重病人应在医院隔离治疗。

  专家提示:

  无论何种原因,如身体持续发热,都应尽早就医。

  流感早期服用感冒冲剂或板蓝根冲剂,可以减轻症状。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即使在冬季,每天也要开窗通风3次以上,每次至少10分钟-15分钟。空调设备应定期清洗空气过滤网。

  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时一定要捂住口鼻。

  必要时定期注射流感疫苗。

  狂犬病

  狂犬病,是指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被带有狂犬病毒的狗、猫咬(抓)伤后,会引起狂犬病。一旦发病无法救治,病死率达100%.主要症状:发烧、头痛、恐水、怕风、四肢抽搐、喉肌痉挛、牙关紧闭等。

  应急要点:

  1.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首先要挤出污血,用3%-5%的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冲洗伤口至少要20分钟;最后涂擦浓度75%的酒精或者2%~5%的碘酒。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切记不要包扎伤口。

  2.伤者应立刻到医疗门诊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第1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24小时内;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再各注射一次。

  3.如果一处或多处皮肤形成穿透性咬伤,伤口被犬的唾液污染,在注射狂犬病疫苗的同时,必须注射抗狂犬病血清。

  4.攻击人的动物暂时单独隔离,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专家提示:

  狗、猫等动物饲养人有义务按照规定为饲养物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

  发现狗、猫等动物出现精神沉郁、喜卧暗处、唾液增多、后身躯体软弱、行走摇晃、攻击人畜、恐水等症状,要立即报告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人被犬攻击并咬伤,应立即向当地公安、卫生部门报告。

  禽流感

  禽类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是指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根据其致病力不同,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

  (人患病)主要症状: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部分病人可有恶心、腹泻、腹痛、稀水样变等消化道症状,体温多持续在39℃以上。一旦引起病毒性肺炎,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

  应急要点:

  1.尽量避免接触异常死亡的禽类。处理死亡家禽时,应穿防护衣,戴手套和口罩,事后马上消毒或用肥皂洗手。

  2.接触禽类后,如出现发烧、头痛、发冷、哆嗦、浑身疼痛无力、喉咙痛、咳嗽等症状,且48小时内不退烧者,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3.饲养家禽时,做好个人防护及环境消毒工作。必要时,禽类饲养人员可接种禽流感疫苗。

  4.发生禽流感疫情时,应采取强制性的防疫措施。

  专家提示:

  发生家禽或候鸟不明原因死亡时,应及时向当地农业部门报告。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消毒,勤换衣,特别是接触禽类后更要及时洗手。

  避免接触病(死)鸡、鸭等禽类,避免与禽流感患者接触。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或水果,有助于增强抗病力。

  农药中毒

  农药中毒,是指农药进入人体后超过最大忍受量,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使生理失调,病理改变等。

  主要症状:呼吸障碍、心博骤停、休克、昏迷、痉挛、激动、烦躁不安、疼痛、肺水肿、脑水肿等。

  应急要点:

  1.尽快让中毒者离开现场,根据中毒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中毒严重者采取急救措施后带上农药包装物或标签尽快就近送医院治疗。

  2.如果中毒者呼吸停止,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直到中毒者能自主呼吸为止。对农药熏蒸剂中毒者只能给氧,禁止人工呼吸。

  3.农药沾染皮肤的,应脱去被农药污染的衣服,用清水及肥皂(不要用热水)充分洗涤被污染的部位。洗涤后用洁净的布或毛巾擦干,穿上干净衣服并注意保暖。受敌百虫污染的,不能用肥皂,以免敌百虫遇碱后转化为毒性更高的敌敌畏。

  4.眼睛被溅入药液或撒进药粉的,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时把眼睑撑开,一般要冲洗15分钟以上。清洗后,用干净的布或毛巾遮住眼睛休息。

  5.吸入农药,身体感到不适时,应立即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安全场所,脱去被农药污染的衣物等,解开上衣钮扣和松开腰带,使呼吸畅通。用干净水漱口和肥皂水洗手、洗脸,注意身体保暖。

  6.吞服农药引起中毒的,吞服量较大时,一般应立即催吐或洗胃,而不要先用药物治疗。如吞服农药量度少或难于催吐,一般采用无机盐类泻药。

  专家提示:

  在农药生产车间等人员聚集地方发生毒气中毒事故,救助者应戴好防毒面罩后才能进入现场。

  施洒农药时,人应站在上风方向。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指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甲型、戊型肝炎一般通过饮食传播,毛蚶、泥蚶、牡蛎、螃蟹等均可成为甲肝病毒携带物。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还可能发展为肝癌或肝硬化。

  主要症状:身体疲乏、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部分病人可能出现黄疸。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无任何肝炎症状。

  应急要点:

  1.肝炎病人自发病之日起必须进行3周的隔离。

  2.从事食品加工和销售、水源管理、托幼保教工作的肝炎病人,应暂时调离工作岗位。

  3.肝炎病人用过的餐具要消毒,在开水中煮15分钟以上。

  4.不要与肝炎病人共用生活用品,对其使用过或接触过的公共物品和生活物品要消毒。

  5.与肝炎病人共用同一个厕所,要用消毒液或漂白粉对便池消毒。

  6.不要与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人及病毒携带者共用剃刀、牙具;不要与乙肝病人发生性关系,如发生性关系时,要使用避孕套。

  专家提示:

  养成用流动的水勤洗手的好习惯。

  生熟食物要分开放置和储存,避免熟食受到污染。

  食用毛蚶、牡蛎、螃蟹等水产品,须加工至熟透再吃。

  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

  不喝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