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火灾中为何毒死者多于烧死者

2003-12-19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在火灾现场,我们经常会见到既没有烧伤又无压伤而死亡的人员,究其原因,据火灾后对尸体血样验检,发现许多人真正的死亡原因是受烟气中毒窒息,而非烧死。据统计,在现代世界火灾死亡人员中,因烟气中毒死亡人数比直接烧伤致死者要多出许多。在高层建筑火灾中,有80%的人是被烟熏死的。因此可以说,火场上的浓烟比烈火更可怕,这绝非危言耸听。

    录像一:1993年2月14日13时15分左右,唐山市林西百货大楼因违章电焊溅落的火花引燃海绵床垫造成火灾。大火致死80人,伤53人。据调查分析,造成这起火灾伤亡惨重的重要因素是违章装修。百货大楼采用木龙骨和宝丽板贴面装修,楼内墙壁、顶棚和楼梯间都罩上一层木壳子,营业厅又存放大量易燃商品,起火后造成立体燃烧,急剧蔓延,仅十几分钟即由一层烧到三层。大火首先从50余张海绵床垫、40余捆化纤地毯猛烈烧起,产生大量有毒烟雾,门窗又处于封闭状态、楼梯间变成了烟火通道。由于一楼出口很快被烟火封住,二楼的人往上跑,三楼的人往下逃,拥挤在大楼西侧2至3楼的楼梯间和平台处,很快被毒烟呛晕、窒息。灾后仅此处就发现尸体50多具。

    录像二:1993年11月19日13时25分,广东省深圳市葵涌镇致丽玩具厂发生火灾,死亡87人,伤51人。所幸的是消防队员赶到火场后,冒着生命危险斩断二楼和三楼窗户上的防盗钢网,使困在火海中的200多名打工妹得以死里逃生,避免了合资厂300多人的全军覆没。这次火灾烧毁厂房16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约808万元。火灾系仓库内电线短路打火产生的熔珠引燃堆放2米高的海绵、化纤布料所致。事后发现,在西楼梯下被焊死的卷帘门后堆满了被烟熏窒息而死的打工妹。

    录像三:1994年11月27日13时28分左右,阜新市艺苑歌舞厅因一青年工人划火柴点着报纸吸烟,将未熄灭的报纸塞进沙发破口内,引燃沙发内的聚氨脂泡沫和附在墙面上的易燃化纤装饰布,并蔓延成灾,造成233人死亡。该化纤装饰布属“棉丙胶织布”。燃烧速度快,燃烧时产生大量有毒烟雾,加上该舞厅严重超员,起火时,又无人组织疏散,人们纷纷涌向入场口,互相拥挤中踩压,造成大量人员窒息死亡。事后,辽宁省公安厅对6具尸体血样进行检验,6人血中均含有一氧化碳。由此表明,现场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

    录像四:1995年12月8日9时40分左右,堪称广州著名桑拿浴室的“广涛阁芬兰浴”骤然失火,共有18人在火中葬身。

    从录像画面中可以看到,消防战士肩扛怀抱、手拾肩背的一位位死者身上看不到有被烧伤的痕迹,不少穿着烟红色短袖工作服的姑娘衣着仍然整齐。据广州军区总医院急诊科主任说。当晚他和他的同事抢救的4名女子也无烧伤的痕迹,死者有的是鼻孔发黑或有血迹。有的嘴唇或面部还很红润。由此可见,18位妙龄女皆因吸进大量一氧化碳及其它毒气而窒息死亡……

    从以上火灾录像中可以看出,火场燃烧中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其它有毒气体和烟雾,使人不能正常呼吸。缺氧、熏呛,一氧化碳和其它有毒气体的毒害很快使人窒息而亡。据专家介绍,一般情况下,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1%时,人吸气数次后就丧失知觉,经1—2分钟就可能中毒死亡。即使含量只有0.5%,人体吸入后20—30分钟亦有生命危险,甚至在火灾现场吸入一氧化碳而昏倒的人被救醒后,往往还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火场燃烧中大量产生的二氧化碳,虽然其本身并无毒性(严格说来有轻度毒性),但它在火场中会降低空气中氧的含量,同样也会给人生命造成威胁。在普通大火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2%时,人就感到呼吸困难,达到5%以上时,人便会窒息死亡。

    在现代建筑装饰材料中,大量使用聚氯乙烯物质。当聚氯乙烯在温度达到200℃—300℃时即有一半会分解放出氯化氢,而氯化氢在50ppm时就有剧烈的刺激性,在短时间内便能致人于死地。这是由于氯化氢通过刺激眼、上呼吸道粘膜而使上呼吸道破坏,形成机械窒息。如果燃烧的是泡沫塑料及化纤织物的原料、中间品、自燃(催化剂)和引发剂,还会产生光气、氯气、氰化氢等剧毒气体,吸入人体内会发生中毒、窒息等后果。

    另外,火场燃烧时会产生高温,人在温度超过体温的环境中,因出汗过多,会出现脱水、疲劳和心跳加快等现象。当空气温度达到149℃时,由于人体吸收的热量超过身体表面散发的热量,体积超过正常状态,使血压下降,毛细血管破坏,以致血液不能循环,特别是会导致脑神经中枢破坏而死亡。

    因此,火场上人被烈火包围时,应想尽一切办法防止烟气的侵袭。发生火灾时,烟气的流动速度远远快于大火的蔓延速度。有的房间虽然离着火部位还很远,但烟气已经袭来。这时,人无法疏散,应及时关闭门窗,以阻止或减少烟气的侵入。

    在有烟气的环境下,尽量不要大声呼叫,以免吸入更多的烟气。如能用浸湿的毛巾、手帕捂住口鼻,就能大大减少烟气的吸入。此外,也可寻找适当的位置暂时避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