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回放:他们瞬间的生死大逃亡
2月19日10时,46岁矿工高永仁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到烧伤科病房,他对妻子王亚兰说:“真高兴能够活下来!”高永仁是辽宁阜新“2·14”特大矿难30名幸存者之一。
2月14日,高永仁所在的孙家湾矿海州立井发生特大瓦斯爆炸。刹那间,他突然觉得身边有个大火球闪了过来,他想喊,但没有回音;他想跑,但脚动弹不了。最终,使尽力气向前爬行的他遇到了救护队员。
同样幸运的还有曹立新,他是机修员。事故发生时,他正在井下1000多米处检修吊车。刚开始,他听到一声闷响,还以为是掘井队在放炮,但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一股热浪从巷道深处涌来,他的脸上火辣辣的。他慌忙迎着风口向不远处的一条小巷道跑去———只有从小巷道跑到与井口直通的大巷道,才有活的希望。
就在他即将钻进小巷道逃生的一刹那,他看到距自己约百米远的反方向巷道内,有两个矿工正在向发生爆炸的矿井深处逃去,“这样逃下去他们必死无疑”。曹立新转身冲过去,从后面拉住他们往回跑。他领着这两名矿工奔进了小巷道,再逃进大巷道后,3人相继跌倒了。“不能在这里等死,快往井外爬呀!”20多分钟后,他们终于呼吸到了井口的新鲜空气。
同时,地面上看守电话的任大姐也听到一声闷响,但她没有太多的担心,因为在矿区轻微的地震经常发生。半小时后,有不少人跑来打电话,有的人报平安,而有的人大哭。不久,大批武警迅速地控制了这一地区。当天在井下作业的工人总人数为574人,事故发生时330人升井,244人被困井下。
当记者走进退休矿工季显亭家时,悲痛气氛令人窒息。季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在矿上工作。出事那天,大儿子季福元像往常一样6时多就离开家门,但再也没有回来。二儿子季福山因4时上班而躲过一劫。
季福山哽咽着告诉记者:“因为常年下井,哥哥得了严重的风湿病,而嫂子身体又不好。本来日子就很艰难,这回他们更是雪上加霜。”
遇难矿工一般都是家庭中惟一支柱,他们在井下每月1000多元的收入,就是一家三口或四口的全部生活来源。遇难矿工中,很多人原来是地面工人,下井只为多些收入。现在,灾难让矿工却步。季福山妻子告诉记者:“可不敢让他再下井了!”
矿工30年未闻矿震引发矿难的说法
关于矿难原因最早的说法来自新华社的报道中。报道说,矿难发生时,阜新市地震局监测到了矿震,震级为2.5级。专家解释,如果发生矿震,瓦斯有可能会突然大量涌出。但记者通过调查,未能证实这一说法,有关部门也三缄其口。阜新市委一位宣传干部转达上级部门的报道要求时说,不要报道未经核实的传言。随后几天,再也没人提及矿震的事。曾是通风科负责人的陈恕尧在矿上干了30年,但他从未听说过“矿震引发矿难”的说法。事故发生时,陈恕尧的第一感觉是“违章操作”。
孙家湾煤矿有两个矿井,一个是斜井,已经基本停产。发生事故的是海州立井,原属阜新矿业集团五龙矿,3年前划归孙家湾矿。该井为高瓦斯矿井,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28.99立方米/分,矿井自然发火期3个月,煤尘爆炸指数40.83%。
陈恕尧介绍,防止瓦斯爆炸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通风良好,以防止瓦斯积聚,瓦斯不超限就不会爆炸;即使瓦斯超限,无明火也不会爆炸,因此,井下严禁吸烟,设备也要百分之百防爆;再就看是否有氧气。
“只要是事故,就肯定是人为的!”陈恕尧回忆起十几年前经历的一起煤尘爆炸事故时说,矿工在放炮时没有按章打眼,以至出现明火,引起了煤尘爆炸,夺去了16个矿工的生命。
安全意识麻痹导致“祸从身边起”
阜新位于辽宁西北部,煤炭开采已经超过100年,历史资料中没有出现大型矿难的记载。
在煤矿工作了近30年的矿工老王说:“我从下井就闻过瓦斯,从这么多年看,其实它不是躲不了的魔鬼,就看怎么琢磨出更好的招儿。”在号称“煤电之城”的阜新,受访者对瓦斯都不陌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原名阜新矿业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教师告诉记者:“瓦斯引发事故,说它是天灾,更不如说是人祸。出现瓦斯事故看似偶然,但井下瓦斯不积聚、不出现明火火源不会发生意外。因此,避免瓦斯事故的办法也简单,一是尽量降低井下瓦斯的浓度,通过管道对井下瓦斯进行抽放,确保井下有足够的风量,防止瓦斯聚集;二是要加强用电管理,避免井下出现明火……可越是简单的事,越是容易出问题,因为人们心理上的麻痹、侥幸和对隐患的漠视是最致命的。”他认为,包括负有直接责任的领导和井下的矿工都可能有这种危险的心态,导致“祸从身边起”。
这位教师说,与煤矿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规章也不能说不健全,在煤炭生产中,国家有500多条规章制度,如果煤矿严格执行制度,是可以避免事故发生的。发生事故的煤矿大多存在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指令的非法生产的现象,大多管理混乱、技术条件薄弱、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情况严重。
根据《国有煤矿瓦斯治理规定》,煤矿严禁瓦斯超限作业,必须建立运行可靠的监测监控系统。高瓦斯矿井以及有高瓦斯区域的低瓦斯矿井,必须装备运行可靠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配备经安全培训合格的专职人员24小时值班。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使用电钻;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爆破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严禁爆破。
该矿在2004年曾被列入停产整改名单中
记者了解到,阜新矿难出事的海州立井经探测的瓦斯涌出量每分钟近29立方米,是一个随时都可能发生瓦斯事故的高危矿井。原来产量不高,除4年前发生过死伤各一人的事故外,没有其他的灾难降临。
但3年前,该矿划归到孙家湾矿之后,矿井经过改造去年达到了150万吨的年产量,创历史新高。但在2004年1月份全省煤矿安全检查中,该矿被列入停产整改名单。至于何时通过整改重新开工的,记者没有了解到。
记者只在当地媒体上查询得知,两年前阜新矿业集团在海州立井等危险矿井投入了4.8亿元,其中有6000多万元补偿在安全欠账上,对通风、瓦斯监测等安全设备进行了改造、升级。报道称,这是历史上最大的安全投资,在此之前至少有近两亿元的安全欠账。
该矿对外公布的初步原因是“突发矿震”,导致监测仪“突然没有显示”。一些工人说,事发前的确发生了明显的矿震,矿上有专门的矿震监测科,其先进的设备是矿上花了很多钱才引进的,应该能监测到这起矿震。是没有引起重视,还是仪器质量有问题?还有矿工对通风系统是否正常提出了疑问,大家认为完全有可能是事发前出现了大面积的短风,导致大量瓦斯从地下煤层中涌出,才引发了爆炸事故。
在井下作业受伤的矿工王建回忆,爆炸发生前,矿区内已经全部停电,而且能闻到一些瓦斯的味道,但相关负责人并没有通知大家撤离。过了不久,爆炸就发生了。
一位幸存者说,他们的安全程序没问题。下井前,矿上准时开了安全培训会。在这个距离爆炸发生仅49分钟的安全培训会上,煤矿管理人员严格传达了如何注意安全等事项。之后,整个矿区均进行了约30分钟的安全大检查,包括瓦斯浓度、通风设备等至关重要的环节。一切无误后,矿上管理人员才准备让这些换班的矿工们下井。那么矿难是意外事故,还是明知有危险指挥不当?他们说,这些疑问都要等调查结果出来,不能乱猜。出了这么大的事故,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
矿工老王介绍说,按老的采煤流程,一个月通常只采挖几千吨煤,现在一个月最多可以采挖10万多吨。以前没有那么多安全保障,就是靠经验,宁可采得少,也别出事。现在煤炭卖得好,矿里争取时间要效益,就得加班加点满负荷。矿工为了不被扣出勤奖,也就都来了,下井就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人,就想多挣点儿钱。
记者得知,矿区里,一家三口仅靠矿工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生活的不在少数,甚至有些合同工家在外地也不能回去与父母团圆。有职工3100人的孙家湾煤矿在新春假日只休息了一天,2月14日,白班总下井人数就达574人。市政府一位官员说,听说矿里要提高产量,想了一些办法尽量让矿工节日坚持下井。若不是换班先出去330人,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事故发生后,救险人员发现,许多遇难者都是因为窒息和中毒致死。在认领遇难者尸体时,一些家属只要擦擦死者脸上的黑灰,能认出是自己的亲人,“什么也没缺”,就放心了。
采访中,工人们普遍认为,天天下井都戴自救器太麻烦了,有矿里的安全措施就够了。有人透露,一年中的一半多时间,他们除了安全帽外,防护措施只有戴口罩,防一下煤灰。当地媒体一位熟悉矿工生活的记者感慨说,每次采访我都很难受,矿工们的生存要求太低了,安全意识也太差了,死人在矿区虽然是常有的事,可他们已经习以为常、听天由命了!可怕的不是瓦斯,而是他们自己!
上一篇:矿难,又是矿难(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