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欧洲杯足球赛总决赛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其中,欧洲最著名的两支球队——利物浦队和尤文图斯队的一场交战万众瞩目。
这天傍晚,比赛还没开始,体育场里已人满为患,现场至少有6万人来观看比赛。
按照惯例,身穿黑白相间服装的尤文图斯队球迷坐在看台的一侧,另一侧则被分成3个区:X区和Y区坐着利物浦队的球迷,Z区留给“中立者”。
比赛快开始了,场内已坐得满满当当,只有Z区还有些空位子。刚刚进场的一群利物浦队球迷看到了,纷纷向那边走去。
场内的大部分球迷正沉浸在赛前的兴奋当中,他们喝着啤酒,一边闲聊,一边看着比赛日程表。忽然,有人喊着:“看,那边出了什么事?”大家转头一看,Z区一群人正在推推搡搡,扭作一团。一转眼的功夫,Z区的一道栅栏被撞到了,几百人蜂拥而入。
那边的斗殴刺激了兴奋的利物浦球迷,抢座位的争斗已经演变成了大规模的骚乱,他们开始扔东西,扔水泥块和棍棒,并向着Z区一步一步逼进,简直就像一场战争。
争斗的范围越来越大,警察也无能为力。横冲直撞的利物浦球迷突破了Y区和Z区之间的隔离带,将惊恐万状的Z区观众逼进了一个死角,那里有一面摇摇欲坠的墙体。
一些惊慌失措的意大利球迷逃到了球场上,其他人被挤到墙边。他们惟一的出路就是翻过墙去,但这面墙已经无法承受这么多身体的压力。
很快,墙就被挤倒了。人们纷纷往外涌,一排排坐椅被推翻,倒地的人正拼命地挣扎,有些球迷被压在倒塌的墙下,发出一片尖叫。场面一片混乱,惨不忍睹。
紧急救援的通知传送到全市的各大医院,红十字会也紧急出动,带来了应急的医疗设施。
与此同时,警方和足球官员们共同商讨是否停赛的问题,最后作出决定:比赛还要进行,但是推迟一个半小时,先抢救伤员。这个大胆的决议随后被证明是非常英明的,因为执行任务的警方受到威胁,如果取消比赛,将会发生“流血冲突”。
这场争斗导致38人死亡,几百人受伤,其中大部分是意大利球迷。
这一事件在全欧洲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提出质疑。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首先,错误从赛前就开始了,这场球赛的门票没有通过正当的渠道销售出去,使球赛的主办方无法掌握票的去向。这就使得警方在实行制止突发事件的计划时,由于对观众情况了解不清,拟定的对不同国家球迷进行管理和隔离的计划失去了作用,现场控制网陷入瘫痪。
事件发生后,警方调查发现,在布鲁塞尔的意大利人,通过各种渠道,包括黑市的、合法的,买走了几千张Z区的门票,西西里一家旅行社更是将Z区的票卖到了官方价格的一百倍,使得实际门票数量超过了Z区座位数。
更严重的问题是,没票也能混进场去。事实上,不少人是绕开安检的地方溜入场内的,这就造成计算入场人数的不准确。
其次,球场隔离设施失效。这个球场是20世纪30年代建成的老体育场,在这里经常举办国际赛事,但由于缺乏维护,使得它的安全状况不良,许多地方已经摇摇欲坠了。看台是用混凝土建造的,如果用脚踢一下,就会掉下碎片来。隔离带是用铁丝网做成的栅栏墙,看上去就像鸡笼子。很明显,这种栅栏不过是摆摆样子罢了。
第三,警力的不足同样致命。负责隔开Y区和Z区的警官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他们并不知道这里到底需要什么。
事发时尽管现场有不少的警察,场外也有很多警察,但场内和场外的警察居然没有联系。这边发生事故,那边还在不断有人进场。
售票的混乱状态打乱了原有的警力部署,他们被利物浦球迷迄今为止的良好记录所蒙蔽。所以,当人群失去控制时,他们立刻上前制止,但已经无能为力了。
这一切导致了人倒墙塌的悲惨一幕。
比利时官方报道说,球赛主办者过于追求利润。警方也受到多方责难。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向比利时和意大利政府表示了英国人民的震惊和愤怒。比利时内阁在随后的大选中为此次事件而垮台。
实际上,就在几个月前,英国布拉德福德市的海塞尔足球场上也曾发生了一起重大火灾。负责调查该事件的法官波普威尔先生对海塞尔事件的分析是英国式的,其结论勉强为各方所认同:如果那些足球流氓不那么流氓的话,就不会有死伤的危险了。
时隔4年,发生在设菲尔德希尔斯博罗体育场上的又一场足球灾难,表明法官先生的结论是错误的。
设菲尔德的希尔斯博罗体育场经常举办大型的英式足球比赛。1989年,利物浦队将与诺丁汉森林队在此交战,由此又一次引发了一场悲剧。
赛场上,利物浦球迷被安排在莱平斯通道的尽头,那里的看台有一万个座位,他们坐落在4个“围栏”之中。西侧看台周围的通道设有7个十字旋转门,通向两个外层的围栏。问题出在中间的三号和四号围栏,观众是从相同的7个旋转门经过地下通道来到看台上的。
那天下午,对于95名球迷来说,莱平斯通道是他们的不归路。
大多数人都是在进场时受到强烈的挤压致死的,另有400名观众受伤,被送往医院。这一事件给他们造成的精神创伤很难愈合,有人至今仍在为争取赔偿而奔走。
他们的不幸引起了全国上下对运动安全状况恶劣的强烈抗议,同时也促使有关方面对英国各大主要球场进行重新设计。
《泰勒报道》详细记录了希尔斯博罗事件,它以文学式的描述展示了它的恐怖,读后让人感到毛骨悚然。在事故现场,受害者脸色发青,呕吐不止,目瞪口呆,情绪失控。
希尔斯博罗作为一座老体育场,在建成后的几十年里,在有限的空间内一次次地被开发,使得危险也随之而来。人们不断地给这里添加座位,将越来越多的人挤在有限的空间里。
1989 年4月15日,是个温暖的晴天,比赛门票早已销售一空。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利物浦队的球迷挤在莱平斯通道的十字旋转门外。
十字旋转门在一小时内通过的人数最多为750人。希尔斯博罗体育场通往莱平斯通道尽头的十字旋转门就像《泰勒报道》中描述的那样,只能适用于一万人的看台,一万人还能轻松应付。让所有的人都从这里进入看台,需要更长的时间。
比赛开始前,赛场外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警察局长警告说,如果现在还不打开大门,让人群通过旋转门入场,将会出现人员伤亡。
他3次用无线电请求打开大门,直到2点52分才获得批准。立刻,约有两千人涌向大门。前方很快出现新的危机,人们没有从4个围栏分散开来,相反,他们全部直接涌进了地下通道。
莱平斯通道尽头有4个分区,应该需要4条入场通道。而在希尔斯博罗只有一条通道。这种单一规划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同的分区有不同的门,这意味着你可以计数,你知道有多少人要进去,你可以测算出有多少人要经过哪个特殊的区域。当然,还应该有其他方面的改进措施,但这种分散开来,逐一消化的蛋糕分离术是非常关键的。
从理论上讲,看台能容纳一万名观众,但入口和标识却将大部分人吸引到了同一个通道。十字旋转门只记录了入场总人数,却并没有说明他们应该怎样分流入场。
按理说,场内和场外之间应该随时联系,引导进入场内的观众分散开来,而不是让他们自己找路,这是非常重要的。
结果,球迷被身后排山倒海般的人群挤压致死。人们想挤坏那些障碍物,但没能成功。四周的围栏使受害者变成了囚徒,无法逃到球场上去。
希尔斯博罗事件的棘手之处在于它的突发性。外面是如此的阳光明媚,每个人都沉浸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灾难突然降临了。短短的几分钟内,就有95人死在球场上,而在球场另一端的人却一无所知。一切发生得太快了。这次事件告诉人们,要让这么多人同时入场并安全地走到看台上去、准时观看比赛,需要的是时间。
洛德·泰勒的报道对足球俱乐部、当地政府以及警方的批评都十分尖锐,它披露了许多令人惊讶的事实。指出球场的安全设施已经过时,迫切需要更新。警方的表现和他们拒不接受指责的态度受到了批判,负责现场保卫的达昆菲尔德局长也为此引咎辞职。
希尔斯博罗和海塞尔事件结束了英国大型体育馆露天阶梯看台的历史。泰勒的报道发表之后,英国政府通过表决,要求所有俱乐部一律使用全座位的体育场。
灾难并没有就此结束。1996年1月,在危地马拉城,83名球迷在进入体育场观看世界杯足球赛时,惨遭践踏、挤压,窒息而死。涌入有限的空间再一次成为灾难的罪魁祸首。
在美国,这种不愉快的经历比其他地方要少得多,观看体育比赛更像是一种家庭娱乐。美国球迷早早地来到现场,在场地附近野餐。他们依次进场,不会有那种像牛一样被赶到一起的感觉。
评论家认为,尽管欧洲最新的体育场都建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但它们已接近美国标准。英国曼彻斯特北部新的体育馆的设计特别注重出入口的畅通,并用天线杆来引导观众。
从很远的地方,你就能看见从地平线上冒出来的又高又细的天线杆,就像窗饰一般。票面的图案上就有,它会告诉你入口在哪里,这样,你对你将要进入的建筑就已经有了方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