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这个片断、讲述真实,来感谢在危难之时、舍己助人的那些人们。 ——记者手记
逃
赵兴云说:她昨晚做梦了,梦见她们又盖了一间新的厂房,玻璃锃亮锃亮的。面对眼前支离破碎的厂房,她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嘴里不时的重复着“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2005年11月15日下午2点,“11.13”爆炸事故过去近40多小时后,回到吉丰公司看厂子的赵兴云,向记者讲述着她的历险经过——
“那天(11月13日)下午,我在罐上刷油漆,经理叫我下来,去干别的活。等我刚下来,就听咕咚一声,我刚要问咋的了?又听到咕咚一声,地被震得剧烈颤抖,当时我一下就懵了,屋子一下全黑了,全是烟,上面的东西噼里啪啦地往下掉。我一下被气流冲倒了,这时丁师傅喊了一句——快跑,我爬起来就向外跑。”赵兴云这个吉丰农药有限公司的职工,在不幸事故中是最幸运的人,虽然她没受太重的伤,但是在讲述当天的经过时仍心有余悸。
“等我跑出来,看到王保义媳妇用工作服裹着脑袋,满脸是血,吓的嘴里还喊——擦玻璃、擦玻璃。几分钟前,她还在屋外擦玻璃,我们俩还在打招呼!幸亏她正在擦玻璃,不然她就完了,因为那个屋子屋顶全掉下来了。我们公司很多人跑到了大街上,正好拦了一辆路过的蓝色汽车,我们一些跑出来的人都上了这辆车。但由于车子小,又坐不下这么多人,我和李师傅说,我们受伤轻,就让汽车先走,我们再等。这时,李师傅说腰疼,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腰,他说好像有东西砸了他腰一下。我回头一看,才发现他的衣服上有一个口子,已经有血渗了出来,我下意识地掀开他的衣服一看,我的妈呀,他的衬衣上全是血,背上有三个大口子,有两个向外翻着。我拧了一下他的衬衣,血成溜地往下淌。我怕再爆炸,急忙拽着李师傅就跑。他平时腿就不好,我俩就拼命地向前跑。当时,路上的车很少,很难拦到车。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一辆新闻采访车,把车拦了下来。后来,采访车上的记者把我们送到了120那里。”
对两天前发生的一切,赵兴云觉得只有在电影里才能看到。
爱 午后的阳光,洒在吉林市吉丰农药有限公司的院子里。院子静静的,只是偶尔从不远处的双苯厂,传来工人们干活时的吆喝声。
吉丰农药公司的院子,说是院子已经不准确了,因为院墙已经大半倒塌,车间厂房只剩下四面墙,屋顶和窗户被强大的气流冲走了。院子里一片狼籍,碎玻璃满地都是,爆炸瞬间崩过来的铁片也随处可见。
吉丰公司与双苯厂只有一墙之隔,距离爆炸车间不超过100米,是这次爆炸事故中受波及最大单位之一。该公司是一家生产农药的私营公司,工人以40岁、50岁的下岗人员为主。
爆炸当时,吉丰公司有30多人在上班,在记者采访时有10多人还在住院。
董洪文的大动脉被切断了,躺在医院里。他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当时他和甄师傅两人被困在厂房里。后来,他奇迹般爬了出来;是如何爬出来的,他自己也不知道。求生的本能,让他拣回了一条命。
甄师傅在工厂里人缘很好,但家境不好。2004年妻子去世之后,他带着16岁的女儿和80多的老岳母一起生活。爆炸后,甄师傅的腿和胳膊被砸断了、无法移动,被困在了工厂里面,在自己工作的地方趴了几个小时,耳边不时地传来爆炸声。
这次事故中,在这个以“四零五零”为主的公司里,在危难来临之际体现了人间真情,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显得格外鲜亮。刘忠师傅在事故中只是头顶受轻伤,事后也是自觉回来看护残缺的工厂。事故发生时,他顺利地跑了出来,但他又跑回去了,去救甄师傅。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跟他每天一起干活,我知道他的位置在哪里”。可当他跑到厂门口时,又爆炸了,大地被震得不停地颤抖,一个大火球向他迎面扑来,他急忙又调头向外跑。
过了一段时间后,情况稍微稳定一些。为了救回屋里的工友,刘忠和他们公司张经理又第二次开车回去了,可当他到门口时,院子里已经全是烟,什么都看不见。“院子里全是毒气,我们根本进去了。”直到下午5点多,吉丰公司张经理第四次回去时带着消防队员,才把奄奄一息的甄师傅抢了出来。
事故发生后,吉林市民在悲情中写就了一段人间真情。吉丰公司的王保义也是自己先跑出来的,他又跑回去找自己的妻子;妻子没找到,却先后背出两个工友。大难临头,很多出租车师傅也主动参与抢险,免费运送正在转移的人们;很多宾馆,免费给转移的人提供食宿;一些热心的市民打电话到电台、电视台,说自己家可以义务接纳需要住宿的人;一个馒头铺的小老板,打电话到电台说免费提供馒头,可以随时到他那里领。
爱,在一个非常时期、在一个城市无声地传递着。
恐 王远哲是双苯厂当天当班的工人,也是这个班成功逃生的几个人之一。他让家人举着吊瓶来到医务室,向医生问讯有关自己的病情。他说自己感觉不舒服,担心将来能否留下后遗症。对于当天的事情,他不愿意再提,现在他只关心自己是否中毒。医生说他将来不会有问题。对此解释,他将信将疑。
在吉化职工医院的走廊里,人很多、很忙碌。当班医生说,他们已经2天没回家了。事发当天,医院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到岗,来往于现场和医院之间。为了能及时抢救伤员,吉林石化公司规定,所有伤员来到医院,就先救人,有关费用日后再说。
在王远哲离开医务室没多久,一个消防兵来了,同样是问及有关他战友的病情;将来战士们是否有后遗症,是他们最大的担心。在这次救灾过程中,消防战士表现勇敢,冲在前面连续战斗,为抢险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整个抢险过程中,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共出动11个中队、57辆各种消防车辆和287名消防官兵,同时吉化公司消防支队也全员出动,进行救援。在记者采访时还有8名消防队员在住院观察。
医生用化学及医学原理,向这位消防兵解释了中毒的原理,说消防队员将来不会有问题,那位消防兵还是将信将疑的离开了。不一会,那个消防兵又回到了医务室,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位军官,对战士们的将来十分担忧。这位军官说,11月20日有的战士就将退伍,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兵,将来带着病回到自己的家乡。
在当天的地方报纸上,记者看到吉林石化公司环保处副处长李志民和吉化总医院副院长张凤林在接受采访时说,苯在燃烧前有较强的毒性,但在燃烧、爆炸后就在瞬间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在11月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吉林石化公司负责人说,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的实时监测结果表明,没有造成大气有毒污染。
灾难过后,人们的恐惧心理并未消除,毕竟伴有化学气体的浓烟,曾在这里滚滚地升起。对于报纸上有关空气中没有毒气的报道,附近一些居民还是有些担心。在事发的两三天后,前来医院咨询的居民,三三俩俩、陆续不断。恐惧在短时间内,在他们脑海中还没有散去。
出租车司机孙师傅,不愿意送记者到双苯厂。出事那天,他正好在距离出事不远的清源桥上拉活,他被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吓坏了。但在记者的再三恳求下,他还是去了。
痛
11月17日,由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牵头的调查组经过认真勘察,查明了“11.13” 双苯厂连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调查组专家组经分析一致认为:该事故直接原因是由于当班操作工停车时,疏忽大意,未将应关闭的阀门及时关闭,误操作导致进料系统温度超高,长时间后引起爆裂,随之空气被抽入负压操作的T101塔,引起T101塔、T102塔发生爆炸,随后致使与T101、T102塔相连的两台硝基苯储罐及附属设备相继爆炸,随着爆炸现场火势增强,引发装置区内的两台硝酸储罐爆炸,并导致与该车间相邻的55号灌区内的一台硝基苯储罐、两台苯储罐发生燃烧。
事故发生后,吉林省和吉林市的两级领导都迅速赶到了现场,组织抢险。吉林石化公司迅速启动消防应急预案,切断各装置间物料供应,使事故得到了控制,防止了一厂引爆多厂的可能。11月14日,吉林石化公司组织召开了公司视频会议,公司负责人对事故的发生向职工表示了深深的自责。
2005年的11月,美丽东北江城——吉林,又一次被重创。工作在新开业的长春路百货商厦(原中百商厦)的钱大姐说:“你说吉林,这两年咋的了?怎么总出事呢!”。在2004年2月15日发生的“中百商厦”的哀鸣还没散去多久,又一次不幸降临到了这座城市。
在双苯厂的大门口,记者看到一幅很醒目的宣传画:一个天真的小女孩眼睛看着一个盘子,盘子里有一个苹果和三把勺子,在画的上面写着一行字“爸爸妈妈,我在等着你平安下班”。
等 住在热电厂对面的王大爷,正在自家的阳台上安装玻璃。11月13日,他和家人“逃”到江南的亲属家暂住,这是他活了60多岁第一次“逃难”。11月15日,由于得知环境、空气指标正常,所以他急忙回到家里收拾屋子。王大爷说,在当地领导的帮助下,他们小区的供热、供水、供电都恢复了正常。他是吉化最早的一批职工,他说吉化到现在好像还没发生过这样大的事故。
11月15日,北华大学化工学院又开始上课了。在11月13日爆炸当天,这所学院有近7000名学生被紧急转移,在停课一天多后,他们重返校园,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当记者和一位同学聊天时,这位同学说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不担心了,可他说当时被吓坏了。
在这次事故中,吉丰公司一位23岁的少女毁容,一位40多的女工成了三瓣嘴。刘忠不知道日后她们将怎样面对新的生活。想到了别人的日后生活,他又想到自己的将来。工厂在事故中被毁了,短时间内很难恢复,他不知道这一个冬天将怎么过?冬天的东北,是找工作的淡季,而像他这样的“四零五零”就更难了。
赵兴云为晚上值班的4名男同事买了蜡烛和手电筒。她说他们都是自愿来护厂的,这4个人也都不同程度地受了伤,这个工厂曾经寄托了他们很多希望。就在事发的上午,他们公司还签了一笔大的定单,工厂经过大家的4年努力,马上就要见效益了,这个工厂是很多人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可是突然的变故打乱他们的一切。
天色渐晚,赵兴云推上自行车将要回家了。临走时,家里打来电话让她买点干豆腐,她答应说马上去。上了自行车,和大家打了招呼,她急急忙忙地走了,她还要为家里准备晚餐。(文中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