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卫生是识别和评价生产中的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研究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科学。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健康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工业卫生管理不仅承担着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职责,而且起着保护国家劳动力资源,维持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一、生产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中的有害因素可分为以下3大类。
1.化学性因素
(1)刺激性气体,如氯气、光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气等;
(2)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等;
(3)金属,如汞、铅、铬等;
(4)有机化合物,如苯、硝基苯、苯胺、有机氟化物、有机磷农药等;
(5)生产性粉尘。
2.物理性因素
(1)噪声与振动;
(2)高温或低温;
(3)爆炸和着火;
(4)化学腐蚀;
(5)身体负荷过重。
3.精神心理因素
近年来,精神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化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很高,如控制室的视屏监控系统、自动包装机等岗位,工人在操作时须注意力集中,加之倒班作业,如果工人不注意休息和自我心理调节,时间一长可引起神经或器官失调,导致神经衰弱、胃肠溃疡、紧张性高血压等疾病。这些疾病虽然不属于职业病,但在某种意义上,与职业环境不无关系。
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作用
1.有害因素的作用部位
(1)局部作用
有害物质的局部作用可直接造成皮炎或黏膜的损害。如酸、碱、黄磷对皮肤的灼伤;氟化物、铬等对皮肤及鼻黏膜的腐蚀;某些物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等。
(2)全身作用
有害物质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人体后,能引起人体生理功能或组织系统的改变,引起一系列症状。
有些化学物质,如铬、黄磷、酸和碱等,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兼而有之。
2.有害因素的作用方式
(1)急性作用
在短时间内(一般不超过一个工作日或24h),接触一定浓度的有害物质,能迅速发生病理变化,并出现明显的自觉症状或体征。急性作用具有潜伏期短、发病急、变化快等特点,如果急救及时、恰当,往往可痊愈,一般不留后遗症。
临床上为了便于治疗和判定急性中毒的预后,常将其分为轻、中、重三度。急性中毒除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外,常伴有某些综合症,这也是急性中毒死亡的重要原因。常见的综合症有:窒息状态、呼吸道炎症、中毒性肺水肿、中毒性脑水肿、中毒后复合伤等。
(2)慢性作用
工人在生产环境中,长期接触生产性有害因素,机体逐渐引起病理生理变化或机能改变,称为慢性作用或慢性中毒。
(3)尘肺
尘肺是吸入粉尘后,肺脏发生纤维化改变。一些生产性粉尘浓度较大的岗位应引起特别注意。
三、职业病的诊断标准和预防措施
1.职业病诊断标准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与职业有害因素有直接因果关系,职业病一般不会只出现个别病人,常在接触人群中有一定的发病率。职业病诊断标准是国家卫生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施行工业卫生管理和监察的重要法规性文件。制订职业病诊断标准可以促进工业卫生职业病学科的深入发展,推动职业病临床检验和生物监测方法的更新,有助于正确鉴定职业病人的劳动能力及职业病人的妥善安置。所以,制订职业病诊断标准对发展我国预防医学和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有益的工作。
1987年11月国家卫生部、劳动人事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颁布(87)卫防字第60号文通知,规定了国家法定的职业病名单,有9大类99种疾病,列于表8—5。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由专门机构按照有关程序进行。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享受国家规定的相应待遇。
表8—5 国家法定的职业病名单
2.职业病预防措施
职业性危害因素、职业性暴露(接触)和作业人员的健康危害是职业病发病的三个基本条件。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到有害因素,不一定发生职业性损害,只有和劳动者的个体因素及作用条件联系起来,才会造成职业性病损。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前面所介绍的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劳动者个体因素指的是劳动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遗传因素、营养条件、生活方式、卫生习惯等;作用条件主要有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强度等。
预防职业性损害,必须针对职业病发病的三个基本条件,采取综合措施,坚持以预防为主的“三级预防”原则。
(1)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即从工艺和设备选择、区域规划、平面布置、工程施工、设备加工、生产操作、企业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控制各种有害因素,净化劳动环境,使生产过程和作业程序达到安全卫生的要求。同时还要确定就业禁忌症,筛选出易感者,防止职业病和各种事故的发生。
(2)二级预防,阻断预防。当一级预防仍不能有效防止职业性损害时,应采取加强通风、隔振、降噪、个体防护等接触阻断措施,降低有害因素的作用强度。开展作业环境定点监测和职工个体健康监护,早期发现对职工健康和安全的威胁,控制和制止职业性损害的发生。
(3)三级预防,诊治预防。对已经发生职业性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脱离接触,正确诊断、妥善治疗,防止恶化、加速康复。
预防工作应力争实现一级预防的目标,做到本质安全化。但实际上由于工艺、设备、技术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多数情况下很难实现完善的一级预防。所以,二级预防就成为预防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把一级、二级、三级预防有机结合,才能为职业性损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可靠保证。
四、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健康监护是指对职业卫生和职工健康状况的调查、监视和监督,以期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健康监护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工业卫生质量,达到保障职工健康、促进生产安全的目的。
1.监测和接触评价
为消除职业危害,在健康监护中必须重视监测和接触评价工作。监测主要分为区域定点监测、个体监测和生物监测三类。
(1)区域定点监测
区域定点监测的采样点必须在作业人员经常停留的作业地点和活动场所,并在呼吸带高度处。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其数量要大于作业岗位数。具体要求参考第五章第十二节“尘、毒气体样品的采集”。
(2)个体监测
通过个体化采样的方法采集个体周围小范围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毒物),以了解个体的实际接触量。一般测定每个工作日的接触剂量。但采样人数不可过少,应根据作业人数具体确定。如作业人数在20人或20人以下者,采样人数应不少于总人数的50%/作业人数在21~100人时,采样人数应为总人数的25%再加上10;作业人数在100人以上时,采样人数应为总人数的5%再加上25。
(3)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是通过检查机体生物材料了解毒物及其代谢产物在生物材料中的局部浓度和累积生物效应。凡吸收后进人血液并通过血液转运,分布于机体组织,经尿、唾液、汗腺、乳汁、月经等排泄的毒物,可采取血液、尿液、唾液等生物样品,分析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毛发作为生物材料多用于环境受重金属污染时的生物监测。呼出气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蒸气或气体吸入时的生物监测样品。因为这些蒸气或气体吸人后,有一部分以原型由呼出气排出,因此,测定呼出气中毒物的含量能直接了解体内的毒物量。
效应型生物监测的目的是确定临界器官(毒物浓度已达引起功能改变水平的器官)或组织中发生的改变,作为早期毒性反应的指标。通常作为剂量—效应关系的研究应用,如确定某项效应指标的生物阈限值,然后再用于健康监护。
2.医学检查
医学检查是职业病临床上常用的基本的物理检查方法。经过医学检查可以发现职业人群中一些敏感个体的健康改变,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以免个体遭受有毒有害环境的永久性损害。医学检查的基本内容包括个体健康调查、健康检查、病伤及死亡登记和健康评定四个方面。
(1)个体健康调查
个体健康调查是通过标准化的调查表进行。调查的主要项目有职业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病残史、用药史、中毒史、病症主诉、行为改变、生育史等项。
(2)健康检查
通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发现职工个体体征及物理、化学性指标的改变,并记录在标准化的身体检查表上,存档供分析用。
(3)病伤及死亡登记
病伤及死亡登记的范围除职业病和工伤外,还应包括伤残和常见病如病毒性肝炎、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等。原因不明的高血压、低热、白细胞减少症等也应登记。恶性肿瘤应列为登记的重点。病伤及死亡登记中疾病诊断的名称,应尽可能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名称和编号。
(4)健康评定
健康评定要按监护周期进行评定。个体健康评定一般在每次体检以后进行。评定的结论应体现出该职工是否受到职业因素的危害;健康影响的程度;是否是职业病患者或被列入观察对象;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是否需要缩短监护周期等。
群体健康评定主要是群体病伤和死亡资料的汇总分析,包括健康质量指标分析、因果分析、接触—反应关系分析等。统计分析的方法要以群体全部的健康监护资料为依据,运用职业流行病学和医学数理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较为科学、反映实际的结论。
上一篇: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
下一篇:粉尘危害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