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用途很多,可用于餐具、电力、建筑、装饰等方面。建筑陶瓷有瓷砖、浴盆等。建筑用陶瓷行业在其所属的不同部门,工人主要面对的职业危害有粉尘、腰肌劳损、颈椎疼痛、热辐射等,多发生在焙烧、打磨、搬运等部门(其它类别的陶瓷生产行业也可借鉴)。
⒈粉尘危害以及预防
粉尘既污染环境,又严重危害作业工人的健康。它通过呼吸系统、眼睛、皮肤等侵入人体。粉尘的危害表现如下:
●粉尘侵入呼吸系统后,会引发尘肺、肺粉尘沉着症、有机粉尘所致的肺部病变、呼吸系统肿瘤和局部剌激作用等病症;
●如果粉尘侵入眼睛,便可引起结膜炎、角膜混浊、眼睑水肿和急性角膜炎等症状;
●粉尘侵入皮肤后,可堵塞皮脂腺、汗腺,造成皮肤干燥,易受感染,引起毛囊炎、粉刺、皮炎等。
目前,尘肺病尚无方法治疗,因此预防尤其重要,必须加强对粉尘作业的劳动防护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防尘:
①技术革新改革工艺设备和工艺操作方法、采用新技术,以彻底消除粉尘。在工艺改革中,首先应采取措施使生产过程不产生粉尘危害,其次则是考虑在产生粉尘以后,如何通过治理消除或减少其危害。
②湿法防尘这是一项简便、经济、有效的防尘措施。粉尘遇水后很容易吸收、凝聚、增重,可大大减少粉尘的产生及扩散,改善作业环境的空气质量。
③密闭尘源将尘源有效地封闭起来,与通风除尘技术措施配合使用,防止粉尘外逸。
④通风除尘用通风的方法控制尘源,并将含尘气体抽出,经除尘器净化后排入大气,使作业区空气含尘浓度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并使尾气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这是目前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效果最佳的一种技术措施。
⑤个人防护这是辅助性的措施。在采取上述措施后,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同时运用各种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尘面具、防尘头盔等),进一步防止粉尘吸入。
作为生产商,还应设立由专人负责的防尘负责部门,制定防尘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对新从事粉尘作业的员工,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对在职的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不宜从事接尘工作的职工,要及时调离。对已确诊为尘肺病的职工,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安排合理的治疗或疗养,患者的社会保险待遇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⒉腰肌劳损、、颈椎疼痛等
类似的疾病可因工作引起,但目前未被列为法定职业病。在打磨、搬运等部门,人工搬运材料时间过长、用力过大、姿势不良、高频率、持续工作,包括举起和推拉,极易造成背部、四肢的骨胳肌肉拉伤、扭伤或损伤。身体和精神过度疲劳可能导致第二次更严重的事故。为了预防,在工程控制方面,可尽量使用机车代替人力,实行过程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人工方面,应采用合理的搬运姿势,还要多休息,减少劳动时间。对已发现病症的工人,要尽早治疗。
⒊高温
焙烧工常见的危害有:粉尘危害、高温危害等。
高温作业是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北京地区为30℃)2℃或2℃以上的作业(含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地区的露天作业,不含矿井下作业)。
高温环境的热作用可降低人们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减弱,热平衡易遭受破坏,而导致中暑。
高温刺激和作业所致的疲劳均可使大脑皮层机能降低和适应能力减退,劳动者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准确性与协调性差,反应迟钝,作业能力下降,易发生工伤事故。高温作业对神经、心理和脑力劳动能力均有明显影响。人体受热时,首先会感到不舒适,其后会发生体温逐渐升高,并产生困倦感、厌烦情绪、不想动、无力与嗜睡等症状,进而使作业能力下降、错误率增加。当体温升至38℃以上时,对神经心理活动的影响更加明显。有相关国外报导指出,在遭受急性热作用的人群中,有的曾出现突然的、引人注目的情绪失控,如自我无法控制的哭泣或无缘无故的突然大怒等。
☆高温作业下的劳动保护措施☆
A.采取良好的隔热措施,通风降温措施;应当采用结实、耐热,透气性好的织物制作工作服,并根据不同作业的需求,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等防护用品。
B.加强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
1、从预防的角度,要做好高温作业人员的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检,凡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高温禁忌症者,应调换岗位或给予适当的防治处理。
2、供给防暑降温清凉饮料、降温品和补充营养:要选用盐汽水、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作为高温饮料,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可准备毛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以及仁丹等防暑降温用品。此外,要制订合理的膳食制度,膳食中要补充蛋白质和热量,维生素A、B1、B2、C和钙等。
上一篇:铸造行业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
下一篇:为什么职业病形势越来越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