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密闭空间的安全作业方法

2010-08-20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摘要:本文简单概括和介绍了《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88)及香港《工厂及工业经营(密闭空间)规例》,并提出了密闭空间安全作业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密闭空间缺氧环境安全作业方法

  1概述

  长期以来,由于密闭空间的危险、复杂作业环境,导致密闭空间内伤亡事故频发,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近10年来全国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14089例,死亡1605例,以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为主的窒息性气体中毒尤为突出,其中一氧化碳中毒3952例,死亡585例,硫化氢中毒1266例,死亡466例,两者占总中毒例数的37.04%,占总死亡例数的65.48%,其中50%以上的重大职业中毒事件都发生在密闭空间作业场所内。

  基于密闭空间事故发生频繁、后果严重、影响恶劣等特点,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美国联邦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很早就颁布了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密闭空间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标准《需要许可的密闭空间》和有关的呼吸防护标准,英国也于1997年颁布了《密闭空间条例》;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颁发了职业安全与健康条例,对密闭空间作业的有关事项作了规定。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密闭空间作业场所的标准还不是很完善,1988年国家劳动人事部批准颁布了《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88),此标准主要规定了缺氧环境下作业的一些要求和防范措施,并没有规定人员的职责和惩罚方式,内容也不很全面。而我国香港地区则在1973年制定了《工厂及工业经营(密闭空间)规例》,并分别于1981年、1989年和1998年给予了修订,内容相对健全了许多。

  2《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主要内容

  2.1定义

  此规程首先对缺氧环境进行了定义,指出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18%的状态即为缺氧环境,并把缺氧作业分为缺氧危险作业、一般缺氧作业和特殊缺氧作业。缺氧作业环境也划分为三类:

  密闭设备:指船舱、贮罐、反应塔、冷藏车、沉箱及锅炉等。

  地下有限空间:指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矿井、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等。

  地上有限空间:指贮藏室、酒糟地、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封闭车间或试验室等。

  注:氧气浓度已改为低于19.5%的状态为缺氧环境

  2.2一般缺氧作业要求及安全防护措施

  一般缺氧作业指得是在普通作业场所中单纯缺氧的作业,该规程规定,在进入一般缺氧环境作业前,必须准确测定氧气浓度,否则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在作业进行期间必须对作业环境中氧气浓度的变化定时监测或连续监测,确保氧气含量在18%以上,同时禁止用纯氧气进行通风,富氧环境同样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主要安全防护措施则包括:

  对于不能或不易采用通风换气措施的密闭空间,工作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气器、氧气呼吸器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对于存在可能发生坠落的环境,必须使用合格安全带。

  在存在缺氧危险环境作业时,必须安排监护人员,并事先确定好联络信号。

  在缺氧环境作业时,必须配备呼吸器、梯子、绳缆等抢救器具。

  在缺氧环境开始作业前,必须对所有呼吸保护器具、抢救器具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能有效使用。

  2.3特殊作业要求与安全防护措施

  特殊作业指在可能存在缺氧的环境中,同时存在或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在特殊场所中的作业。特殊作业条件下除了必须满足一般缺氧作业要求和防范措施,还包括:

  作业前必须测定有害气体浓度,空气质量达标后方可作业。

  若因进行钻探、挖掘作业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或甲烷等有害气体逸出时,必须事先确定处理方法。

  若在密闭空间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对作业场所进行通风换气,或使用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当作业人员在特殊场所(如冷库、冷藏室等)内部作业时,如无通信、报警装置,严禁关闭门或盖。

  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或者装好盲板,并派专人看守,同时设立醒目标志。

  3.《工厂及工业经营(密闭空间)规例》主要内容

  3.1定义

  此规例定义的密闭空间指任何被围封的地方,而基于其被围封的性质,会产生可合理预见的指明危险,在不局限于这个一般性的原则下,“密闭空间”包括任何会产生该等危险的密室、贮槽、下桶、坑槽、井、污水渠、隧道、喉管、烟道、锅炉、压力受器、舱口、沉箱、竖井或筒仓。

  “指明危险”指:

  因发生火警或爆炸而引致任何正在工作的人严重损伤的危险;

  因体温上升而引致任何正在工作的人丧失知觉的危险;

  因气体、烟气、蒸气或空气贫氧而引致任何正在工作的人丧失知觉或窒息的危险;

  因任何液体水平升高引致任何正在工作的人遇溺的危险;或

  因自由流动的固体而引致任何正在工作的人窒息的危险;或指因陷入自由流动的固体而引致任何正在工作的人无力达至可呼吸空气的环境的危险。

  3.2雇主或承建商的责任

  此规例明确了雇主或承建商对于密闭空间作业所承担的责任,包括:

  对密闭空间做出危险评估及建议

  遵从危险评估报告并发出证明书

  对密闭空间作业中可能产生的危害做好安全预防措施

  配备个人防护及救助设备

  做好紧急情况应急程序

  为工人提供数据及指导

  3.3工人的责任

  遵循雇主或承建商实施的紧急程序

  遵从雇主或承建商提供的指导及意见和参加他们提供的训练

  充分和适当地使用任何安全设备及紧急设施,并须将该等安全设备及紧急设施的任何故障或欠妥之处,立即向雇主或承建商报告

  4密闭空间安全作业方法

  密闭空间作业环境恶劣,极易发生各种伤亡事故,其主要危害有:

  作业过程中发生火灾或爆炸

  有毒有害气体或空气贫氧导致丧失知觉或窒息;

  密闭环境温度升高导致体温上升而丧失知觉;

  发生液体或固体泄露,液体或固体水平升高导致淹溺或掩埋。

  但是如果按照正确的方法去操作,是可以避免事故发生,顺利完成作业的。以下是我多年来总结出来的一套密闭空间作业方法和流程,供大家参考。

  1.在进入密闭空间内作业前,必须进行请有资质的人士进行工作危险性分析,并进行危险能源隔离,办理进入密闭空间作业许可证,经领导审批同意;

  2.密闭空间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注明作业时间和内容,不得在无监护人和规定时间外作业;

  3.未经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和未经分析合格的,严禁进入或探入设备。

  4.作业监护人资质与职责

  作业监护人必须有较强的责任性,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出现异常问题能正确处理,有应付突发事故发生的应变能力,懂急救知识,会使用急救器具,并经生产部技术培训组教育培训,考试合格;?

  作业监护人在作业人员进入设备作业前,负责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措施落实不好和不完善时,有权提出停止进入设备作业;

  作业监护人员应清楚进入设备作业人数,和作业人员确定联络信号,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作业监护人要携带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检查进入设备作业内容是否与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内容相符,并负责保管至作业结束;

  监护人作业期间严禁离开作业现场。

  5.进入密闭空间作业人员的职责?

  必须持批准的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方可作业,无批准的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不得作业;

  进入密闭作业的任务、地点、时间与作业许可证内容不相符不得作业;

  作业监护人不在场不得作业;?

  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着装和器具不符规定不得作业;?

  应严格控制进入密闭空间作业的人员数量和连续作业时间。

  6.安全防范措施?

  指定专人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内容应包括所从事作业的安全知识、作业中可能遇到意外时的处理及救护方法等;?

  对所进入的设备要切实做好工艺处理,所有与设备相连的管线、阀门必须加盲板断开,并对该设备进行吹扫、置换、蒸煮和通风降温,直至分析合格。不准以关闭阀门代替安装盲板,盲板应挂牌标示,挂锁,并画出盲板图;?

  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必须在停机后切断电源,在开关上挂醒目警示牌,并进行锁定;?

  在进入设备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附近可能影响到内部作业人员的其他作业和活动。

  7.在进行危险源评估取样时,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不得代取样。设备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应保证设备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含氧量合格(指标为小于爆炸极限下限10%;含氧量指标18%-23%为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指标。作业期间应每隔四小时取样复查一次,(分析结果报出后,样品至少保留4小时)如有1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8.应确保设备内温度在常温左右。

  9.进入密闭空间内作业,必须遵守用火、临时用电、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不能代替上述各种作业许可证,所涉及的其它作业要按有关规定办理作业许可证;

  10.设备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11.进入密闭空间内作业的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在金属设备内及特别潮湿场所作业,其安全行灯电压应为12V以下,且绝缘良好。进入有限空间内使用的电器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和隔离变压器;

  12.进入密闭空间内作业的人员、工具、材料要进行登记,作业前后应由作业监护人清点,防止遗留在设备内;

  13.有限空间外的现场要配备—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呼吸器和灭火器材等相关应急救援设备。

  14.作业人员进入设备前,应首先拟定紧急状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设备内作业人员每次作业时间不宜过长,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严禁年老体弱和患有禁忌症者进入设备内作业;

  15.为保证设备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可再采取强制通风方法(不允许通氧气);自然通风满足不了需要,作业人员须佩带呼吸器具,配戴时一定要仔细检查其气密性,吸气口应置于空气新鲜的上风口,并有专人监护,严禁在有毒有害区域脱下面罩;?

  16.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设备,并至少应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

  5.结束语-密闭空间的个体防护装备

  针对密闭空间(或有限空间)的作业环境,所需要配备的个体防护装备是比较复杂和齐全的,根据作业环境的不同,和所遇到的突发状况不同,所配备的个体防护装备也有很大的差别,按照种类的区分有以下几大项:

  1.检测设备

  2.警示设备

  3.防护设备及设施

  4.通风设备

  5.通讯设备

  6.紧急救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