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现场防扬尘措施
(1)施工垃圾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2)粉尘作业场所人员必须配戴防尘口罩。
(3)临时施工道路,主要道路和大门口要硬地化,包含地基夯实,路面铺垫焦渣、细石,并随时洒水,减少道路扬尘。
(4)水泥或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严密遮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尘。
(5)生石灰的熟化和灰土施工要适当配合洒水,杜绝扬尘。
(6)在城市内施工,扬尘较大时,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施工场地应采取洒水降尘。
2、噪音
导致噪音性耳聋的原因是未对现场的发电机、空气压缩机等工具、钢结构加工制作、安装作业时发出的噪音进行有效控制。
噪音的防治应采用如下几个措施:
(1)加强个人劳动防护,在作业环境噪音高的地方作业人员应严格戴防护耳塞。
(2)加强教育,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音扰民的自觉意识。
(3)凡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音作业的,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7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的,应报有关管理部门备案同意后方可施工。
(4)会产生强噪音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作业,应尽量放在工厂、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音。
(5)尽量选用低噪音的施工机械。
(6)避免作业人员长时间与高噪音近距离接触。
(7)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监测,安全管理部门将不定期检查工地现场的噪音限值,凡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项目部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查。
(8)当听力出现减退情况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并根据情况确定是否调离噪音污染源。
3、高温中暑的防治措施
高温作业场所,应切实落实各种防暑降温措施
(1)合理安排作息制度,避开中午酷热天气下作业。
(2)改革工艺流程,提高机械化、自动化作业程度。
(3)增加投入,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如宿舍安装风扇,空调等。
(4)保证热天或作业环境高温区供应足够的清凉饮料。
(5)加强职工教育,让全体职工掌握防中暑知识及发生中暑后应采取的措施。
4、电光性眼炎防治措施
(1)按规定佩戴防护面罩。
(2)穿着透光性能差的长袖衣服。
(3)作业后及时用清水冲洗眼睛及外露皮肤。
(4)对于职业病禁忌者,不安排从事电焊作业。
(5)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出现电光眼或电光性皮炎及时到医院治疗。
5、长期处于高温阳光照射下作业,可引起照射性皮肤病。
防治措施如下:
(1)合理调整劳动时间,尽量缩短阳光的照射作业时间,有可能的增设遮阳棚施工。
(2)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直接的强外光照射因素。
(3)做好皮肤清洁,出现皮炎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