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环保局释疑蓝天从何而来

2008-08-14   来源:法制晚报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根据市环保监测中心统计显示,8月以来,本市空气质量均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标准,也就是达到“蓝天”标准。而上旬后期,北京曾出现一段高温高湿的闷热天气,大气能见度差,“蓝天”从何而来?

  今天上午,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杜少中做客交通广播时表示,在8月上旬不利的气象条件下,本市启动内部应急预案,控制污染排放,确保空气质量达标。

  杜少中副局长表示,首先,“蓝天”指的不是天空的颜色是蓝的,而是空气质量达到标准。即使在阴天,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就仍然是“蓝天”。

  其次,北京的“蓝天”都是按照国际先进标准进行精确、科学的监测得出的。高温高湿的天气下,人体舒适度较差,但污染物排放没有超标,空气质量仍能达标。

  对此,北京市气象局也证实,天气条件例如能见度并不与空气质量直接相关。本市8月空气质量达标主要靠污染减排措施。

  据杜少中副局长介绍,污染控制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奥运前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预案,目前已经都实施完成。

  二是奥运期间临时减排措施,包括机动车限行、部分企业停产限产、工地停止土方施工等,经过专项检查,各临时减排措施都已落实。

  三是当出现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时,将采取应急预案。截至目前,环保部门已经采取过内部应急措施。

  例如8月7日当晚,由于连日静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环保部门启动了内部应急预案,检查各个污染减排落实情况,包括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因此使得开幕式当天的空气质量达标了。“近期确实出现了不利的气象条件,如果没有实施以上污染减排治理措施,还按照过去的排放,8月以来的空气质量肯定会超标。”杜少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