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奥运后推动环保从细节开始

2008-08-27   来源:新民晚报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际,有评论指出:期待北京奥运成为中国掀起新一轮社会、经济、环保、文化各层面改革深化的契机,就此更多的希望存在于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
   
  也许昨天,许多人对这样一条新闻一扫而过:今年10月1日起,南昌市将施行《南昌市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的地方性立法。《条例》将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排污控制方面做出详细明确的规定。
   
  环境法律、法规处罚力度不足,造成的违法低成本让一些企业肆意排污有恃无恐。近年来“环保风暴”并未获得公众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是环保总局的单骑突进,并没有带来环境执法体系的整体“强化”。工业园往往是一个城市或地区集纳化的产业基地,目前我国还处于世界产业分工的下游,在内地许多地区,引进的“三来一补”企业容易带来资源及能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环保低投入甚至零投入的恶性循环,而地方环保部门在现行的环境执法体系中,往往会对地方经济的庞大阻力,显得势单力薄。《南昌市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实施,显然是要从保障环保执法的强度着手,强调当地政府对环保执法的重视程度的重要性。
   
  期待首部地方性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出台,能带动执法体系的整体强化。如对那些屡教不改的排污企业,采取限时断水断电、吊销营业执照、拆除销毁排污设备的行政执法手段,断绝其容身之处;立法部门一方面应继续使环保相关法律不断完善,一方面司法部门要依法办案,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刑事追究和处罚力度,将所有环境破坏肇事者绳之以法,向全社会发出明确无误的警示信号:破坏环境就是犯罪,破坏环境者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南昌市将施行的环保措施,表明了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上的取舍变化。不过,单单依靠地方政府的自觉,恐怕难以实现环境执法软约束的全面突破。这就需加快全国统一的环境执法体系建设,由中央出台更为细化的调控和考核政策,纠正地方政府因“GDP狂热”而漠视环境保护的制度性弊端,赋予环保和司法部门更权威、更独立的执法与管理权限,防止受到各种制约。
   
  南昌市的做法是一个良好开端,中国环境保护需要企业与地方政府的自律,更需要来自民众监督、中央整治、环保部门刚性执法的他律。期待地方试水带动环境执法刚性化,从细节开始,推动中国环保事业的良性发展,也不负北京奥运后民众对社会进步、政府变革的殷切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