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28日零点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以来,因水势上涨过快,正在施工的三峡消落带治理惟一工程性项目——重庆开县水位调节坝工程受到影响,被迫全线停工,施工时间也将因此至少增加一年。
截至11月1日,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进入35天,三峡坝前水位突破了166米节点水位,大大超过大坝围堰止水高度。在高水位蓄水后,消落带治理工程进场交通路段、砂石骨料场、施工营地及施工场地被淹,建筑材料和人员无法进场,工程施工被迫停止。
根据开县水利局提供的材料,在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受库水的顶托,流速显著减缓,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稀释扩散能力将明显下降,水体置换能力大大降低,大部分污染物将滞留在开县库区内,形成明显的岸边污染带。
明年5至10月,大面积的裸露地面陆生植物和近岸水生植物将快速生长,蓄水淹没后将有大量植物腐烂,形成严重的内源污染。在限流水位期,正是夏秋季节,沼泽带在烈日的烘烤、曝晒下,蚊蝇滋生,臭气熏天,随时有诱发传染病、瘟疫的可能。
开县地处三峡水库尾水回水区,在三峡水库按照坝前水位从145米至175米蓄水正常运行后,将在开县形成面积为45平方公里、落差达30米的消落区,其面积约占整个三峡库区消落区面积的11.8%,是三峡库区面积最大且集中的消落区。而开县消落区集中环绕在移民新县城和沿河八个重要场镇,人口居住密集,其治理状况将直接影响周边50万人的生命安全。加之开县消落区位于整个流域的中上游,污染源可能将对下游乃至整个库区造成严重的影响,其消落带生态环境治理尤为敏感。
此次开县水位调节坝的推迟竣工直接导致消落带治理工程推迟时间。
据重庆市政府知情官员介绍,开县水位调节坝工程的申请也屡经波折,在13年前重庆专家雷哼顺就提出了建设调节坝意见,直到五年前才正式开始启动调研,最终在2007年8月开工建设,但此时三峡水库蓄水已兵临城下,为此开县昼夜赶工。
工程项目法人重庆澎溪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开县水位调节坝项目自2007年8月9日开工以来,已完成一期防渗墙、二期围堰、围堰防渗等工程,工程原本进展顺利。但是,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导致工程原右岸土石坝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进场交通、施工场地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投资也将相应增加。
由于水下施工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充满风险,在三峡水库水位高位运行后,工程方计划运用三峡水库调度方式,即每年汛期6 月至9 月,水库维持防洪限制水位145米运行;每年汛后10月开始蓄水,库水位逐步升高至175米运行,选择在每年5月至9月施工。因此停工后只能在2009年和2010年的三峡水位降至大坝围堰止水高度160米以下后恢复施工,工程计划2010年12月全面完工,推迟一年完成。目前,长江委设计院正在就此开展专题研究。
重庆市政府知情官员告诉《财经》记者,目前摆在重庆面前的还有施工费用不足的问题,调节坝工程建设的规划预算超过2亿元,但国家批复的工程总投资为19890万元。而由于三峡工程的提前试验性蓄水,设计变更,以及物价上涨等原因,工程超过概算约12470万元,其中,因为设计变更、物价上涨等因素超概7940万元,三峡今年汛末提前试验性蓄水导致工程时间变长难度增大,也将增加投资4530万元,如果年内超预算款到不了位,明年施工将难以进行。
截至11月2日中午,开县调节坝坝前水位已达到163.30米,施工围堰、混凝土拌合楼和沙石料场也淹没于水中。由于水位的增加,导致水压变化,开县水利局留下人员在此继续观察。
下一篇:“问题奶”污染水源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