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刘明表示,当地政府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洱海综合治理保护步伐,确保洱海在2010年恢复Ⅱ类水质。
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洱海是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泊,湖面面积253平方公里,蓄水量28亿立方米,是大理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地和大理风景名胜区及苍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被大理人民誉为“母亲湖”。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各类污染物大量排放,导致洱海水质下降、富营养化升级。1996年和2003年,洱海两次发生大面积蓝藻暴发,水质一度降到了Ⅳ类。
据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局长李文标介绍,从2003年开始,大理州、大理市两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关闭了一批排污治理无望的企业,取消洱海湖区内所有的机动挖砂船、机动捕渔船和网箱养鱼,并且全面实施了洱海生态修复、环湖治污和截污、流域农业农村湖源污染治理、流域水土保持等“六大工程”。从2004年以来,洱海连续5年实施了全湖半年休渔,实行全湖全年水面保洁。
目前,洱海沿湖每个村都有统一的垃圾堆放点,每天都有垃圾车来清运垃圾。共有966名洱海滩地协管员、河道管理员和农村垃圾收集员在洱海边工作,专职负责清理流入洱海河道的垃圾和污水。同时,沿湖地区还实施了退房还湖、退田还湖、退渔还湖工程。有关部门已经在洱海滩地上种植了170多万株植物,恢复湿地面积1040万平方米。
据大理州环境监测站监测,今年1-9月份(除5月为Ⅲ类外),洱海水质有8个月达到Ⅱ类标准,各项指标较2003年均有明显好转,水质恶化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生态系统正在逐步恢复,洱海已成为全国城市近郊保护最好的湖泊之一。“洱海这颗滇西高原上的’明珠’,终于开始重新绽放光彩。”李文标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
云南省大理州政府表示,在未来几年内当地将投入27亿元资金对洱海进行全面的科学保护和污染综合防治,确保洱海水质稳步好转。其中重点在大理市北部洱海上游的4个乡镇建设3400亩生态湿地;完成洱海周边地区的污水处理和截污工程建设;在沿湖11个乡镇实行洱海滩地及水面保洁承包责任制;建立洱海保护管理渔政、水政、环保、公安等综合执法巡逻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倡导生态文明,让流域内的群众都积极参与到保护“母亲湖”行动中来;同时对保护洱海牺牲了经济利益的群众进行补偿。
大理州委书记刘明说,“大理群众自古以来有句俗话,’洱海清,大理兴’,只有把洱海治理好了,经济和社会效益才会随之而来,大理旅游业才能实现二次创业。我们要留给子孙后代一个清澈美丽的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