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盐城水危机为后发达地区敲响环保警钟

2009-02-23   来源:新华社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由于自来水水源受到污染,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亭湖区、新区、开发区等地大范围断水,至少20万居民受影响。这并不是盐城第一次遭遇类似的公共危机:2006年7月28日,盐城市所属射阳县临海化工厂发生爆炸,造成22人死亡;2007年3月11日,一艘装有稀盐酸的运输船在盐宝河盐都区龙冈镇军营村河段碰撞沉没,部分稀盐酸泄漏,该河段正处于自来水厂取水口上游……一次次危机为后发达的盐城地区敲响了环保警钟。

  提到环境污染,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然而发生在苏北盐城市的一系列事件却告诉我们,一些欠发达、后发达地区的环境危机一点也不“逊色”于发达地区,它强烈地警示人们:如果不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发生在发达地区的环境悲剧,就将并已经在后发达地区重演。

  放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发生这样的情况并不特别令人吃惊。一份来自江苏省外经贸厅的统计显示,一年多来,苏南五市向苏北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700多个,项目总投资额281.1亿元,苏北实际引资额143亿元。令人忧虑的是,经济落后的苏北能否严把产业升级关口?从盐城来看,去年12月18日,盐城市政府通过了《建设盐城“清水走廊”三年行动方案》,基本内容是用3年时间确保蟒蛇河、通榆河、射阳河境内三条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二类、三类标准。其中的蟒蛇河就是这次受污染水厂水源地新洋港河的别称。

  尽管如此,也不能说明此次自来水污染事件纯属偶然,地方政府全无责任。实际上,按照盐都区2008年5月出台的饮用水源整治方案,在2008年年底前,就应该取缔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蟒蛇河、新洋港沿岸所有工业排污口,关闭搬迁全区境内所有规定关闭搬迁的化工企业。事实证明,这个方案没有得到有效地贯彻落实。

  造成有方案无实施的原因很多,客观困难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乃是违背科学发展的要求。记者在2003年的一篇旧报道中看到这样的提法:盐都将“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发展一批‘小规模、大群体’的特色企业群”,其中之一就是化工企业。

  每一个面对发展冲动的地方政府几乎都要面对同样抉择:是把践行科学发展的思想停留在难以贯彻执行的方案中,赌危险永远不会演化成危机,还是言行一致,不再重复发达地区已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老路?事实告诉我们:只要达到一定规模,概率再小的事件都会变成现实。盐城发生的危机,应该使正在努力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后发达地区幡然猛醒、引为鉴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