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有哪些环保内容?中国在强化减排的同时,适应气候变化的具体行动情况如何?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倾听之旅”期间踏访的太阳宫热电厂受到媒体的关注。近期国际气候与能源讨论的时间表是什么?本周媒体在这些方面做出了相关报道。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统筹环保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研究部署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至此,国家确定的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物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全部出台。
当天,新华社、人民网、CCTV、中经网、搜狐网、新浪网、中新网、凤凰网、北方网、浙江在线等媒体对此条消息进行了报道。据人民网报道,振兴规划中,有不少环保内容。
钢铁产业振兴规划提出,严格控制钢铁总量,淘汰落后产能,不得再上单纯扩大产能的钢铁项目。
汽车产业振兴规划鼓励使用新能源车和小排量车。今后3年中央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
振兴石化产业方面,2月中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必须在稳定石化产品市场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广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发展循环经济。
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于2月25日获得批准。据新华网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有色金属再生利用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适应气候变化农业项目苏北试点
国内首次开展的适应气候变化农业项目近日在江苏省新沂市和宿豫区试点。据新华日报报道,江苏省对这个为期4年的项目投资800万美元,包括全球环境基金赠款70万美元。
据报道,试点地区将重点在水资源管理和农业综合开发方面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对策,开展包括集雨工程、农作物新品种及新技术研究与推广,提高农民、农业技术人员及项目管理人员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加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促进相关适应性措施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
其他媒体也进行了有关适应气候变化的报道。中国经济时报推出的题为“脆弱的粮食生产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报道引用了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的话:“现在如不采取措施,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可能会因温度升高、旱涝加剧、水短缺等减少5%~10%,三大主要作物产量均以减产为主。”
同样,人民网引用了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观点:“我们的世界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我们必须适应,必须对主要基础设施进行重新规划,使其适应更多的极端天气事件和海平面的上升。”工程师协会建议将“气候防护”扩展应用到每一个建筑上。例如,在一些城镇和都市中,街道布局的规划和调整应当符合盛行风的方向并最大限度地通风和降温。许多地处沿海地区的发电站可能不得不重新选址。铁路也一样,因为之前它们往往修建在河谷当中用以保持较低的梯度。
能源梯级利用受到关注
此次希拉里的中国之旅将是开启中美两国这一重要对话(指气候与能源的讨论)的重要里程碑。接下来,借助两国首脑互访、4月份20国会议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会晤、7月份的八国峰会、9月份联合国高级别会议以及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等机会,气候与能源的讨论还将一站一站地持续下去。报道认为,今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大会将是2009年的一个顶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太阳宫热电厂的热电冷联供、能源梯级利用模式,因希拉里的来访而进入公众视线。新华网报道,作为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场馆及其周边地区的供热单位,太阳宫热电厂拥有国际上第一套9F级燃气热电冷联供机组,这是世界上单套燃机供热量最大的联合循环机组,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从而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希拉里在设备厂房观看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供货的9F燃气轮机时表示:“这正是美方希望看到的双方在环保领域的友好合作。”据中广网报道,希拉里表示,太阳宫电厂的成功建设对改善全球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此外,本周媒体在其他方面进行了环境报道:中国青年报、新华网、新京报、CCTV、光明日报等媒体热议江苏省盐城市的水污染事件;CCTV推出题为“伦敦时装周:奢侈与节俭和谐共存”的报道;中国化工报说,环保治理力度加大,下游企业陆续开工,水处理剂企业迎来复苏良机;中新社报道,上海未来3年投800多亿元治理与保护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