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好的垃圾到了垃圾站又被重新混起,这样的问题在不少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存在,这也导致了垃圾分类“叫好不叫座”的现实。近日,就实际生活中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政府参事、垃圾对策专家王维平。
记者: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搞垃圾分类,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有人称之为“环保秀”,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王维平: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很多地方确实搞得有些尴尬,甚至仅仅是“环保秀”。如在北京市一个小区的调查中,我询问了50位居民,大家都说“垃圾分类好”;当我一一翻看小区的470多个垃圾桶后,发现98%的桶内垃圾没按规定倒,废纸、剩饭、塑料袋等全都搁在一块儿,这样的垃圾分类起作用吗?
问题不仅于此。我们没有进行分类运输,垃圾车一来,分好类的垃圾又一股脑儿地混着装上一个车拉走。即使能够分类运输,分类垃圾又往哪儿运?我们有对有用垃圾进行分别加工、分别利用的资源再制造工厂吗?我们有对无用垃圾进行分别焚烧、填埋处理的完备设施吗?没有!
在我国,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加以解决,垃圾分类只能是叫好不叫座,分了也白分。
记者:实际上,垃圾分类不是摆上几个垃圾桶,拿出几张分类标签,“一贴就灵”那么简单,需要我们把顶层设计做好,把一系列管理工作抓实。
王维平:是的,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垃圾的分别回收、分别加工利用、分别处理等诸多环节,需要政府、公众和企业密切配合,需要全面、综合地考虑问题,在制度建设、工作重心、管理方法、社会行为等方面下功夫。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注重某些环节、某些方面,自然会事倍功半。
目前我们的管理重心是有偏差的,可以说是一种末端管理,而末端处理的压力极大。例如大量的投资,都用于购买垃圾车、垃圾桶,建垃圾处理厂等。实际上,城市垃圾逐年快速增多,最终会让我们烧不胜烧、埋不胜埋。加强前端管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这才是最根本的办法。
我们的管理对象也是有偏差的。例如,我们的工作都围绕着环卫作业转,实际效果并不好。我们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到社区,以社区为平台,将垃圾的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加工、分类处理等环节一一落实好,这样才抓到了点子上,也才能抓出成效。
记者:即使完善了垃圾分类的各种硬件设施和制度建设,如果公众不按规定分类扔垃圾,实际效果仍会大打折扣。
王维平:对,垃圾分类是一个慢工活儿,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公众的引导、教育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以发达国家为例,日本开展垃圾分类15年,如今仍有17%的人不按规矩办;德国实行垃圾分类8年,现在仍有20%的人我行我素……
就我国情况来说,我们应该提倡的是环境素养,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环境伦理,让人们的行为不违背自然规律;二是环境认知,让人们真正认识环境的本来面目;三是环境技能,让人们掌握保护环境的技巧、办法;四是环境行为,让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真正行动起来。因此,采用公众能够接受的科学方式,促其知行合一,这是引导、宣传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