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介绍,截至目前,宁夏今年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73平方公里。
宁夏曾经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全自治区水土流失面积为3.68万平方公里,因水土流失年均输入黄河泥沙约1亿吨。近年来,宁夏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带动、社会和群众广泛参与等手段,采取政策优惠、资金扶持、技术指导、法律保障等措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取得重大成效。
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方彦介绍,宁夏今年共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区12个,综合治理小流域16条,开工建设淤地坝84座、建成70多座。其中原州区河川沟、彭阳县小河、隆德县温堡3条流域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
据了解,宁夏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南部黄土丘陵区,坚持以大支流为骨干,以县域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草、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建立了以彭阳县为代表的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和以西吉县为代表的库坝池窖联合利用模式。
在中部干旱带,坚持封山禁牧,生态修复为主,大力实施草原补播改良,农田节水灌溉,建立了以盐池县为代表的坝系工程建设与封禁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在北部引黄灌溉区,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重点抓好重工业产业带及经济热点地区的预防监督。
截止到2008年底,宁夏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9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初步治理程度接近40%,每年减少输入黄河泥沙4000万吨,有效地改善了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