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一个社区普通居民户,家庭能耗导致的碳排放量占到家庭排放总量的64%,也就是2/3,这主要包括用水、用电、天然气、煤气等。另外生活垃圾导致的碳排放约占24%,交通能耗约占12%。”
这是“2008年社区1000家庭碳排放调查”负责人、环保部宣教中心教育室副主任曾红鹰向《中国能源报》记者介绍的一项刚出炉的调查结论。2008年5月到2009年5月环保部宣教中心联合美国环保协会等几家机构在南京抽选了 1200个家庭进行碳排放调查和宣传教育。
家庭用电导致的碳排放量最大
“我们在南京的试点调查结论中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曾红鹰介绍说:“家庭能耗导致的碳排放中的最大一块是家庭用电,占到74.8%,其次是天然气,占到20%左右。这个发现很重要,说明要控制家庭碳排放,最重要的是控制用电。现在电器种类太多,也会导致碳排放增加。节电型的电器对未来的家庭二氧化碳减排非常重要。无论从家电制造商的角度来说,还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都很重要,当然也涉及到电器使用技巧、生活习惯的改变。”
此外,采用交通工具的方式对家庭碳排放的影响最为剧烈。交通出行中,占排放量最大的是小汽车,占到家庭交通能耗导致的碳排放的77.32%。排放量最低的是步行和骑自行车,其次是搭乘公共汽车,然后是小轿车。后一种类型要比前一种类型平均每年依次增加4000多公斤的碳排放。
“增加一辆小汽车带来的年均排放量相当于增加一口人。降低小汽车的碳排放量可能是打造低碳经济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另外还提示我们要多开发公共交通,考虑如何开发清洁燃料的交通工具。”曾红鹰说。
而住宅面积跟碳排放相关性也很强。一般住宅面积每增加一平米,一年会增加几十公斤的碳排放。
个人行为对家庭碳排放影响大
曾红鹰拿着刚出炉的“2008年社区1000家庭碳排放调查项目”报告书告诉记者,这一项目报告会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正式发布。
项目在南京主要选取了三个社区,“居民以前只是认识到要节水节电,通过调查才知道,原来家庭生活还跟碳排放有关系,我觉得通过这个活动把二氧化碳具体化了,使居民能够深入地理解。我们选取的志愿者都是本社区的,跟邻居们交流起来比较深入,而且每周都要做一次入户调查,肯定对居民消费行为等都有影响,也增加了调查的可信度。”曾红鹰说。
调查发现,个人行为的改变对于降低家庭碳排放也很重要。例如,通过宣传教育,试点居民垃圾分类平均增加了25%;安装分时电表提高了29.8%,步行和骑自行车增加了8.98%;减少用电量4.75%;减少用水7%;减少乘车的占27.65%;少买闲置食品的占35%;少浪费物品23.6%。接受调查的1200户居民中99%以上认识到家庭碳排放对气候变暖的影响。项目结论发现,调查的第一个月和最后一个月同期相比,每个家庭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