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由环保部发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我国的污染状况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我国污染就可能达到峰值。
张力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污染与经济发展在学术界被认为是有一个曲线的关系,“根据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子看,人均8000美元的时候,污染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由于中国走的是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所以中国有可能在人均3000美元的时候,污染将出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
据了解,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7年12月31日。两年多来,共调查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大类普查对象592.56万个,获得各类污染源填报基本数据11亿个。如果用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来衡量这些污染源的比重,那么我国的污染总量里,农业占三分之一强,工业占三分之一弱,生活则占三分之一。
张力军表示,目前,我国农业源的污染问题相对较严重,“由于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农业用品普遍使用,水环境遭受污染;此外,农业污染里比较突出的是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
另外,工业污染也不容忽视。公报称,我国工业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少数行业和局部地区,污染结构性问题突出。
公报还称,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位于全国前列。其中,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30%,对城市空气污染影响很大。
张力军表示,作为我国首次污染源普查,此次公报不仅查实了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掌握了农业源污染物排放状况,同时摸清了污染源的流域、区域和行业特征以及治理情况。
下一篇:河南全面实行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