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经过60年的治理开发与保护,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优良生态得到有效维系,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
一是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实现了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水利部部长陈雷在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说,长江水利委员会加强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成功实施“长治”工程,水土流失面积实现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
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说,长江委开展了以“长治”工程为龙头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5000多条小流域得到治理,建成基本农田1079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9万平方公里。目前,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已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62万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53万平方公里。
二是长江中下游实现由人水争地到人水和谐的历史性转变。蔡其华说,对长江中下游圩垸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恢复水面面积2900平方公里,实现了千百年来从围湖造田向主动还江河湖泊空间的历史性转变,流域水资源及水生态与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与修复。
三是长江水质实现从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历史性转变。
60年来,长江委不断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基本建成了覆盖长江流域主要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体的水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立了以水功能区管理为基础的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体系,饮用水源地保护、入河排污口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长江水质总体良好。长江委水资源保护局局长洪一平说,2008年,长江流域优于三类水质标准的河长占总河长的比例升至69.1%。
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江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脉。同时,长江又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实施能源战略的主要基地、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和改善我国北方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支撑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战略地位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