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东莞环保企业达252家 5年后环保产值超500亿

2010-04-22   来源:南方日报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东莞的环保产业企业已经达到252家,在迅速形成产业规模的同时,却面临产业规模偏小、结构失衡、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昨日,广东省政协专题调研组莅莞,对东莞市的环保产业进行了解,东莞市环保局、发改局、科技局、经信局等部门坦陈现状,建议加快制定扶持政策,加快科技创新,将东莞建设成为珠江三角洲有影响的“环保科技产业基地”。

  去年投1.09亿元支持环保产业

  2006年以来,东莞市政府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并利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契机,大幅度增加环保投入,使东莞环保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目前,东莞市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物质基础。

  根据调查分析,到2010年初,东莞市备案环保产业企业有252家,环保产业主要集中在水、垃圾、大气、医疗废物等污染治理项目基础设施投入,并迅速形成产业规模。如东莞市投入100亿元建34项污水处理厂与35项配套截污管网工程,以BOT建设形式投1亿多元建设医疗废物处理中心,投入3.5亿元建设黄江污泥处理厂。

  在环保产业扶持方面,东莞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2009年,东莞市在科技配套、粤港招标等科技专项中,共资助项目577项,资助金额为4.39亿元,其中涉及节能环保产业的项目就有112项,资助金额为1.09亿元。

  产业总体规模偏小

  然而,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东莞市环保产业总体规模偏小,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污染防治的技术、设备、服务绝大部分来自国内其他地区或国外,本地各类环保企业总体规模小,且发展速度远远低于环保市场的增长速度,无法满足东莞市防治环境污染的基本需求。绝大多数环保企业的技术开发力量主要依托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环境保护产品生产近乎空白”,环保局副局长莫练初说,从结构上看,东莞的环保产业主要集中在环境服务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两大类,而环境保护产品和洁净产品生产企业数量较少的情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内部比例失衡十分明显,如在资源综合利用业中,除造纸业的废旧物资回收和合理利用取得较大发展外,其他资源利用率都较低。

  莫练初说,尽管东莞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在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缺乏统筹引导,产业标准体系尚未建立,本地大部分企业主要依靠低层次竞争谋生存,部分不具备法定资质的企业进入市场,不正当竞争现象比较普遍。

  目前,东莞市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委托华南理工大学承担《东莞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5)》编制工作才正式开始,产业相对被动和滞后。

  重点发展环境服务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业

  尽管面临种种“先天不足”,有关部门依然对环保产业充满信心。发改局副局长姚铸锐表示,东莞会把环保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来发展,目前已经做好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专项规划,接下来将会有比较大的发展。

  根据东莞市近年来环保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东莞的目标是建设成为珠江三角洲有影响的“环保科技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全市环保产业逐步形成环保产品生产体系,环境服务体系及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将环保产业产值提高到500亿元以上,环保产业在同期GDP的比例达6%以上。

  为了满足环保产业对技术的迫切需求,环保部门提出,希望能整合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外聘专家组、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学会等相关资源,组建专业的环保技术服务专业机构——东莞环境保护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一方面可以为本地环保基础设施和污染治理工程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本地企业提供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技术的信息收集、改进推广等服务。

  在重点发展领域方面,环保部门提出,结合国内国际环境和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东莞环保产业应侧重放在环境服务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业两大方面。具体来说,就是环境服务业方面重点发展工程总承包服务、污染治理、技术管理和信息服务等骨干企业和咨询服务产业。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重点引进和发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与技术。

  环保部门也建议,可以建立环保产业诚信档案,将产品质量、企业行为纳入诚信档案,对其进行管理。